交通工具室防音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33176 阅读:4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33
交通工具室防音构造具备划分交通工具室的划分构件(12)、在内部具有多个空隙的吸音层(14)、由不透气性材料构成的不透气层(30)以及将压缩的纤维集合体作为主体地形成的压缩纤维层(32A)。压缩纤维层(32A)和不透气层(30)的接合强度比不透气层(30)和吸音层(14)的接合强度低。由此,通过由共鸣透过现象引起的共振和由吸音层(14)的伸缩引起的共振,而在它们之间产生反共振(参照图10A),能够提高中频带的插入损耗,提高针对中频带的声音的防音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于在交通工具室中抑制来自于外侧的噪音的交通工具室防音构造


技术介绍

1、以往以来,为了避免来自于交通工具的外侧、交通工具的驱动部的噪音传递到交通工具室内,而在划分交通工具室的划分构件设有防音构造。作为这样的具有防音构造的划分构件,例如已知有下述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汽车内饰部件。该汽车内饰部件在作为划分构件的主体的面板的室内侧具备具有弹簧质量系统(弹簧mass系统)的特性的结构来作为防音构造。具体地说,作为弹簧要素的吸音层(隔绝层)、作为质量要素的不透气层(不渗透性阻挡层)、压缩纤维层(多孔质纤维层)在面板的室内侧从该面板侧起依次层叠。另外,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汽车内饰部件的目的在于,对50hz至500hz的频率比较低的噪声和超过2khz的频率高的噪声之间的中间频带进行防音。通过调整多孔质纤维层中的杨氏模量,能够在该中间频带中发挥高隔音性能。此外,在下述专利文献2中公开了这样的内容:为了优先进行吸音,而使调整了杨氏模量的多孔质纤维层的厚度比用于优先进行隔音的多孔质纤维层的厚度大。

2、现有技术文献

3、专利文献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交通工具室防音构造,其用于在交通工具室中抑制来自于外侧的噪音,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室防音构造,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交通工具室防音构造,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室防音构造,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交通工具室防音构造,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交通工具室防音构造,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1.一种交通工具室防音构造,其用于在交通工具室中抑制来自于外侧的噪音,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交通工具室防音构造,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交通工具室防音构造,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永野雅裕渡边裕司河村洋志
申请(专利权)人:丰田纺织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