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神经信号因子的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63261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32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多神经信号因子的检测装置,包括沿厚度方向层叠的第一基底和第二基底;第一基底设置有微流控通道,微流控通道用于流通待测神经信号因子以及可与待测神经信号因子特异性结合并产生特定波段荧光的荧光物质,为二者提供反应的平台;第二基底设有n个感光器件,其中n≥1;感光器件包括沿厚度方向依次层叠的第一电极层、介质层和第二电极层,其中,介质层内的电流变化响应于微流控通道所发出的荧光强度变化,第一电极层连接外部电流检测单元,第二电极层连接向感光器件输出恒定电压的电源。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克服传统电化学检测装置的电极容易受污染而影响测试稳定性和重现性的缺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神经信号因子检测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神经信号因子的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1、多巴胺、血清素、钙离子、钠离子等作为神经系统中重要的神经信号因子,对人体许多方面的生理病理过程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神经信号因子浓度变化的精准测量对研究神经系统中相关的生理病理过程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通常采用电化学传感器或突触晶体管并利用神经信号因子在这些器件上的氧化还原反应进行来检测神经信号因子的浓度,其基本原理是:利用电化学传感器或突触晶体管的工作电极与神经信号因子之间的氧化还原反应来产生电流或电位信号,这些信号可以被传感器芯片放大、检测、处理,并转化为可读的物理量或数字信号,从而实现对神经信号因子的定量或定性分析。

2、然而,由于氧化还原过程容易受到其他电活性物质的干扰,导致选择性和特异性不足,而且工作电极与神经信号因子接触,使得工作电极容易受污染,进而影响测试的稳定性和重现性。此外,电化学传感器或突触晶体管通常依赖于特定的化学反应或生物识别事件来检测目标分子,不同神经信号因子具有不同的化学结构和性质,因此需要分别设计不同的具有高度特异性的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 一种多神经信号因子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沿厚度方向层叠的第一基底(10)和第二基底(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神经信号因子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神经信号因子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神经信号因子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神经信号因子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神经信号因子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神经信号因子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多神经信号因子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包括沿厚度方向层叠的第一基底(10)和第二基底(2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神经信号因子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神经信号因子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神经信号因子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神经信号因子的检测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丽华林蕴琪邓润婷刘雨妍薛雨婷张恬杨中民
申请(专利权)人:华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