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能窗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3135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32
本申请涉及节能窗领域,且公开了节能窗密封结构,包括窗框和数量为两个的连接板,所述窗框的内部固定有横杆,所述窗框的正面固定有贯穿至窗框内部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的顶部固定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外表面固定有贯穿至窗框外部的活动窗,所述窗框的内部固定有数量为两个且贯穿至窗框左右两侧的充气组件。该节能窗密封结构,将两个连接板固定在墙体上,在将窗框对准连接板放入,启动充气组件,通过充气组件将外部的气体吸入,使得充气组件能够在连接板内部进行撑起,使得窗框能够与连接板进行固定,并且通过充气组件和连接板的紧密贴合,使得节能窗的密封性提高,从而实现节能窗快速安装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节能窗,具体为节能窗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1、节能门窗是为了增大采光通风面积或表现现代建筑的性格特征的一种门窗,节能门窗会提高材料的光学性能和热工性能和密封性,改善门窗的构造来达到预计效果。

2、例如中国专利cn213175388u公开了一种便于快速定位安装的节能防火窗,包括墙体、支撑块、窗框和定位支撑机构,墙体内腔的顶部与支撑块的上表面活动连接,支撑块的底部与窗框的上表面活动连接,定位支撑机构设置在墙体内腔底部与窗框底部之间,定位支撑机构包括支撑板、挡板、第一螺纹杆、螺纹套、转把、第二螺纹杆、定位板、卡块、空心支撑柱和定位杆,该技术通过在窗框的底部与墙体内腔之间设置定位支撑机构来进行定位支撑,握持转把使螺纹套转动,使第一螺纹杆和第二螺纹杆带动定位板对窗框进行挤压,通过卡块对窗框进行限位,使窗框呈垂直状态,方便了对窗框的定位,达到快速的定位和支撑,增加了安装的效率和精度。

3、但上述方案在使用过程中依旧存在一定的问题,该方案在使用时没有考虑到节能窗与墙体之间的密封性,可能会导致室内的热量从节能窗与墙体之间缝隙处流失,使得室内的温度降低,故而提出节能窗密封结构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节能窗密封结构,具备提高节能窗与墙体之间密封效果的优点,解决了室内热量流失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节能窗密封结构,包括窗框和数量为两个的连接板,所述窗框的内部固定有横杆,所述窗框的正面固定有贯穿至窗框内部的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的顶部固定有转杆,所述转杆的外表面固定有贯穿至窗框外部的活动窗,所述窗框的内部固定有数量为两个且贯穿至窗框左右两侧的充气组件,所述充气组件用于节能窗与连接板之间的固定;

3、所述调节机构包括与窗框正面转动连接且贯穿至窗框内部的转盘,所述转盘的背面固定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的右侧啮合有从动齿轮,所述从动齿轮的右侧固定有分别与窗框的内部和转杆底部固定且用于控制活动窗进行开关的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的外表面套接有与窗框内腔固定的支撑座。

4、通过采用该技术方案,在安装节能窗时,通过连接板和窗框左右两侧的充气组件的连接,使得节能窗能够进行快速安装,并且充气组件能够与连接板进行紧密贴合,从而提高了节能窗的密封性,在正常使用节能窗时,通过转动调节机构,可对节能窗进行开关。

5、进一步,所述充气组件包括与窗框内部固定的风机,两个所述风机相背的一侧均固定有贯穿至窗框外部的连接管,两个所述连接管相背的一侧均固定有分别与窗框左右两侧固定的气囊。

6、通过采用该技术方案,通过风机将外部的气体吸入,并通过连接管的输送,可对气囊进行充气,使得气囊能够进行撑起,从而能够将窗框和连接板进行固定,并且能够提高窗框和连接板之间的密封性。

7、进一步,两个所述连接板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与气囊相适配。

8、进一步,所述风机的背面固定有贯穿至窗框背面的进气管,所述连接管上固定有电磁阀。

9、通过采用该技术方案,电磁阀能够控制连接管的开关,在需要使用连接管时,电磁阀将开启,使得连接管能够对气体进行输送,在不使用时,电磁阀关闭,将连接管关闭,可防止气囊出现漏气的情况,使得窗框与连接板之间的连接更稳定。

10、进一步,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与从动齿轮右侧固定且与窗框内腔的右侧壁转动连接的蜗杆,所述蜗杆的背面啮合有蜗轮,所述蜗轮的内部固定有与转杆底部固定的连接杆。

11、通过采用该技术方案,通过传动组件的设置,可将转盘之间的旋转转化为连接杆的旋转,通过连接杆的旋转,可带动转杆进行转动,从而使得转杆能够带动活动窗进行开关。

12、进一步,所述支撑座上开设有与蜗杆相适配的连接孔,所述蜗杆的右侧和连接杆的底部均固定有与窗框内部固定的轴承。

13、通过采用该技术方案,支撑座能够对蜗杆进行支撑,使得蜗杆能够稳定的运行,通过轴承的设置,使得蜗杆和连接杆能够进行正常的转动。

14、进一步,所述窗框背面的右侧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与活动窗相适配,所述横杆的顶部固定有与窗框固定的防护窗。

15、通过采用该技术方案,通过活动槽的设置,可对活动窗的开合角度进行限定,从而使得活动窗的运行更稳定。

16、进一步,所述活动窗的正面固定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窗框相适配,所述窗框的内顶壁开设有与转杆相适配的转槽。

17、通过采用该技术方案,通过密封圈与窗框的连接,使得活动窗和窗框之间能够紧密贴合,从而提高了节能窗的密封性。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9、1、该节能窗密封结构,将两个连接板固定在墙体上,在将窗框对准连接板放入,启动充气组件,通过充气组件将外部的气体吸入,使得充气组件能够在连接板内部进行撑起,使得窗框能够与连接板进行固定,并且通过充气组件和连接板的紧密贴合,使得节能窗的密封性提高,从而实现提高节能窗与墙体之间的密封性,减少室内热量的流失,提高了节能窗使用时的节能效果。

20、2、该节能窗密封结构,在使用时,转动转盘,通过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的啮合,使得转盘转动时,将带动从动齿轮进行转动,从而使得蜗杆进行转动,通过蜗杆与蜗轮的啮合,使得蜗轮能够带动连接杆转动,通过连接杆与转杆的连接,使得转杆能够带动活动窗进行开关,从而实现便于开关节能窗的目的,减少人员掉落的风险。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节能窗密封结构,包括窗框(1)和数量为两个的连接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1)的内部固定有横杆(2),所述窗框(1)的正面固定有贯穿至窗框(1)内部的调节机构(3),所述调节机构(3)的顶部固定有转杆(4),所述转杆(4)的外表面固定有贯穿至窗框(1)外部的活动窗(5),所述窗框(1)的内部固定有数量为两个且贯穿至窗框(1)左右两侧的充气组件,所述充气组件用于节能窗与连接板(6)之间的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窗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组件包括与窗框(1)内部固定的风机(7),两个所述风机(7)相背的一侧均固定有贯穿至窗框(1)外部的连接管(8),两个所述连接管(8)相背的一侧均固定有分别与窗框(1)左右两侧固定的气囊(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窗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板(6)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与气囊(9)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窗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7)的背面固定有贯穿至窗框(1)背面的进气管,所述连接管(8)上固定有电磁阀(1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窗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与从动齿轮(303)右侧固定且与窗框(1)内腔的右侧壁转动连接的蜗杆(304),所述蜗杆(304)的背面啮合有蜗轮(306),所述蜗轮(306)的内部固定有与转杆(4)底部固定的连接杆(30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节能窗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305)上开设有与蜗杆(304)相适配的连接孔,所述蜗杆(304)的右侧和连接杆(307)的底部均固定有与窗框(1)内部固定的轴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窗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1)背面的右侧开设有活动槽,所述活动槽与活动窗(5)相适配,所述横杆(2)的顶部固定有与窗框(1)固定的防护窗。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窗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窗(5)的正面固定有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窗框(1)相适配,所述窗框(1)的内顶壁开设有与转杆(4)相适配的转槽。

...

【技术特征摘要】

1.节能窗密封结构,包括窗框(1)和数量为两个的连接板(6),其特征在于:所述窗框(1)的内部固定有横杆(2),所述窗框(1)的正面固定有贯穿至窗框(1)内部的调节机构(3),所述调节机构(3)的顶部固定有转杆(4),所述转杆(4)的外表面固定有贯穿至窗框(1)外部的活动窗(5),所述窗框(1)的内部固定有数量为两个且贯穿至窗框(1)左右两侧的充气组件,所述充气组件用于节能窗与连接板(6)之间的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节能窗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充气组件包括与窗框(1)内部固定的风机(7),两个所述风机(7)相背的一侧均固定有贯穿至窗框(1)外部的连接管(8),两个所述连接管(8)相背的一侧均固定有分别与窗框(1)左右两侧固定的气囊(9)。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窗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板(6)相对的一侧均开设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与气囊(9)相适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节能窗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机(7)的背面固定有贯穿至窗框(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吉春俞蒋超董佳敏董浩杰吕董军沈桂芳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金顺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