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顶防水隔热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9649651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09 11:17
本申请涉及一种屋顶防水隔热结构,其包括屋顶基层,屋顶基层包括平顶层及围边,屋顶基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制成,平顶层的顶端设置有细水泥层,细水泥层的表面涂有防水涂料,防水涂料的顶端设置有下层隔热砖,下层隔热砖远离细水泥层的一端开设有若干连接槽,下层隔热砖远离细水泥层的一侧设置有上层隔热砖,上层隔热砖的底端皆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能够嵌设于连接槽内,上层隔热砖的顶端设置有防水层,防水层采用多块防水膜拼接构成,防水膜与防水膜的连接处通过热熔的方式粘接,围边的相邻竖直侧壁的边缘皆开设有导水孔,导水孔内壁的底端高于防水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屋顶防水隔热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设施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屋顶防水隔热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实生活中的楼房的顶部通常采用平顶,而平顶建筑渗水是非常普遍的现象,而在施工完成后解决屋顶渗水又是一项麻烦且很难根治的作业

部分采用尖顶的楼房虽然防水效果相比较平顶建筑得到了有效提高,但建造成本也随之而增加,故我国楼房的楼顶大多数仍然采用平顶设计

而平顶建筑的楼顶一旦渗水,还会导致隔热层遭到雨水的浸泡,使得顶层的隔热性变差,十分影响住户的居住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提供一种具有良好的防水隔热性能的平顶屋顶,本申请提供一种屋顶防水隔热结构

[0004]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屋顶防水隔热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屋顶防水隔热结构,包括屋顶基层,所述屋顶基层包括平顶层及围边,所述屋顶基层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制成,所述平顶层的顶端设置有细水泥层,所述细水泥层的表面涂有防水涂料,所述防水涂料的顶端设置有下层隔热砖,所述下层隔热砖远离细水泥层的一端开设有若干连接槽,所述下层隔热砖远离细水泥层的一侧设置有上层隔热砖,所述上层隔热砖的底端皆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能够嵌设于连接槽内,所述上层隔热砖的顶端设置有防水层,所述防水层采用多块防水膜拼接构成,所述防水膜与防水膜的连接处通过热熔的方式粘接,所述围边的相邻竖直侧壁的边缘皆开设有导水孔,所述导水孔内壁的底端高于防水膜

[000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水涂料能够保护平顶层不受雨水的侵蚀,上层隔热砖与下层隔热砖之间能够构成一层架空结构,能够将热量隔绝在上下层隔热砖之间,有效减小热量传递至建筑内部,提高屋顶的隔热性能,防水膜与防水膜的连接处通过热熔的方式粘接,使得粘结处更加紧密可靠,导水孔能够及时将屋顶的积水排出

[0006]可选的,所述防水膜远离上层隔热砖的端面设置有柔性灰浆层,所述柔性灰浆层中防水乳液与砂浆的配比是
5:4。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柔性灰浆层具有良好的弹性,能够防止柔性灰浆层开裂,有利于提高屋顶的防水效果

[0008]可选的,所述柔性灰浆层的顶端沿其边缘开设有四个引水槽,所述引水槽从柔性灰浆层的中轴线朝向边缘倾斜设置,所述饮水槽连通导水孔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倾斜设置的引水槽能够更加高效的将柔性灰浆层表面的雨水导入导水孔进行排放

[0010]可选的,所述围边的竖直侧壁上皆开设有两个泄洪孔,所述泄洪孔贯穿围边的两端,且所述泄洪孔内壁的底端高于导水孔的顶端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遇到极端暴雨天气,雨水的液面高于泄洪孔的底端时,泄洪孔能够辅助进行排水,从而避免雨水液面持续升高危及建筑安全

[0012]可选的,所述泄洪孔远离柔性灰浆层的一端同轴设置有导水管,所述导水管通过螺栓固定设置于围边上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导水管能够将雨水导出一定距离再排放,避免雨水直接贴着围边与楼体流下

[0014]可选的,所述围边上设置有能够启闭泄洪孔的孔塞,所述孔塞包括前塞及后塞,所述前塞通过连接筒连接于后塞,所述前塞及后塞相互靠近的端面皆固定设置有连接片,所述连接筒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于两个连接片,所述孔塞上同轴设置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贯穿前塞及后塞,所述前塞远离后塞的一端设置有前挡块,所述前挡块螺纹连接于移动杆,所述后塞远离前塞的一端设置有后挡块,所述后挡块螺纹连接于移动杆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筒连接前塞与后塞,能够防止外力破坏移动杆,也能够避免杂物堵塞与前塞与后塞之间的间隙,前挡块能够在孔塞从泄洪孔拔出的过程中抵住前塞,防止前塞从连接杆上脱落,后挡块能够在孔塞进入泄洪孔的过程中抵住后塞,防止后塞于移动杆上发生位置的偏移

[0016]可选的,所述前塞与后塞皆呈圆台状,所述前塞靠近后塞一端的截面的面积与泄洪孔的截面的面积相同,所述前塞远离后塞的一端截面的面积小于靠近后塞端的截面的面积,所述后塞远离前塞的一端的截面的面积大于泄洪孔的截面的面积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孔塞进入泄洪孔的过程更加顺畅,能够防止孔塞从泄洪孔中凸出围边远离平顶层的一侧,不易使孔塞从屋顶掉落

[0018]可选的,还包括若干支架,所述支架的顶端与围边的顶端平齐,所述支架上设置有电机,所述支架上转动连接有螺杆,所述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连接于螺杆的一端,所述螺杆上螺纹连接有移动块,所述移动块通过连接杆连接于围边的同一竖直侧壁上的两个移动杆

[00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遇到极端暴雨天气,需要将孔塞从泄洪孔内拔出时,操作人员能够通过建筑内部的开关启动电机,电机能够带动螺杆转动,螺杆转动时,移动块能够沿着螺杆长度方向水平移动,又因为移动块与连接杆连接

连接杆连接于移动杆,从而能够将同一面竖直侧壁上的两个孔塞从泄洪孔内抽出,通过电机的带动,能够实现将孔塞快速的从泄洪孔内抽出,减少楼顶持续积水的时间,保障楼顶的安全可靠性,操作人员无需冒雨进行手动操作,减轻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0020]可选的,还包括若干稳定块,若干所述连接杆皆穿设于稳定块,且所述连接杆滑动连接于稳定块

[00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得孔塞重新进入泄洪孔的过程更加顺畅,不会因为连接杆抖动导致孔塞的轴线与泄洪孔发生偏移

[0022]可选的,所述支架上设置有防护罩,所述防护罩能够将电机罩设于内

[00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防护罩能够保护电机不受雨水的侵蚀,保护电机不受外力破坏,提高电机的可靠性

[0024]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
防水涂料能够保护平顶层不受雨水的侵蚀,上层隔热砖与下层隔热砖之间能够
构成一层架空结构,能够将热量隔绝在上下层隔热砖之间,有效减小热量传递至建筑内部,提高屋顶的隔热性能,防水膜与防水膜的连接处通过热熔的方式粘接,使得粘结处更加紧密可靠,导水孔能够及时将屋顶的积水排出;
2.
前塞与后塞皆呈圆台状,前塞靠近后塞一端的截面的面积与泄洪孔的截面的面积相同,前塞远离后塞的一端截面的面积小于靠近后塞端截面的面积,使得孔塞进入泄洪孔的过程更加顺畅,后塞远离前塞的一端的截面的面积大于泄洪孔截面的面积,能够防止孔塞从泄洪孔中凸出围边外;
3.
当遇到极端暴雨天气,需要将孔塞从泄洪孔内拔出时,操作人员能够通过建筑内部的开关启动电机,电机能够带动螺杆转动,螺杆转动时,移动块能够沿着螺杆长度方向水平移动,又因为移动块与连接杆连接

连接杆连接于移动杆,从而能够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屋顶防水隔热结构,包括屋顶基层
(1)
,其特征在于:所述屋顶基层
(1)
包括平顶层
(2)
及围边
(3)
,所述屋顶基层
(1)
采用钢筋混凝土浇筑制成,所述平顶层
(2)
的顶端设置有细水泥层
(21)
,所述细水泥层
(21)
的表面涂有防水涂料
(22)
,所述防水涂料
(22)
的顶端设置有下层隔热砖
(23)
,所述下层隔热砖
(23)
远离细水泥层
(21)
的一端开设有若干连接槽
(231)
,所述下层隔热砖
(23)
远离细水泥层
(21)
的一侧设置有上层隔热砖
(24)
,所述上层隔热砖
(24)
的底端皆设置有连接板
(241)
,所述连接板
(241)
能够嵌设于连接槽
(231)
内,所述上层隔热砖
(24)
的顶端设置有防水层
(25)
,所述防水层
(25)
采用多块防水膜
(251)
拼接构成,所述防水膜
(251)
与防水膜
(251)
的连接处通过热熔的方式粘接,所述围边
(3)
的相邻竖直侧壁的边缘皆开设有导水孔
(31)
,所述导水孔
(31)
内壁的底端高于防水膜
(251)。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顶防水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水膜
(251)
远离上层隔热砖
(24)
的端面设置有柔性灰浆层
(26)
,所述柔性灰浆层
(26)
中防水乳液与砂浆的配比是
5:4。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屋顶防水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灰浆层
(26)
的顶端沿其边缘开设有四个引水槽
(261)
,所述引水槽
(261)
从柔性灰浆层
(26)
的中轴线朝向边缘倾斜设置,所述饮水槽连通导水孔
(31)。4.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屋顶防水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围边
(3)
的竖直侧壁上皆开设有两个泄洪孔
(32)
,所述泄洪孔
(32)
贯穿围边
(3)
的两端,且所述泄洪孔
(32)
内壁的底端高于导水孔
(31)
的顶端
。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屋顶防水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泄洪孔
(32)
远离柔性灰浆层
(26)
的一端同轴设置有导水管
(33)
,所述导水管
(33)
通过螺栓固定设置于围边
(3)

。6.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屋顶防水隔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围边
(3)
上设置有能够启闭泄洪孔
(32)
的孔塞
(4)
,所述孔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屠满达吕董军倪群东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金顺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