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感剥漆后外观检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31207 阅读:6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3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感剥漆后外观检测设备,具体涉及电感自动化生产设备技术领域。一种电感剥漆后外观检测设备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操作台,操作台上设置有自动上料机构、传送机构、检测机构及筛分机构;检测机构包括安装在操作台上的支撑柱,支撑柱上设置有位于传送机构上方的影像抓取器;自动上料机构用于将待检测的产品送入传送机构;传送机构用于传送待测产品;筛分机构用于将检测到的NG品和OK品分别分装收纳。本技术改善了目前检测分离NG品主要采用人工进行操作,效率低下且容易操作失误,品控难以保证的问题,能够自动化且高效迅速的筛分出没有达到电感器质量标准的不良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感自动化生产设备,特别涉及一种电感剥漆后外观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1、电感器又称扼流器,具有一定的电感,只阻碍电流的变化,是能够把电能转化为磁能而存储起来的元件,结构类似于变压器,但是只有一个绕组,且电感器对直流电没有作用,只对交流电起阻碍作用。因此,电感器主要用在电路中产生电磁感应,实现电能的转换与传输,广泛应用于各种电子设备。

2、在生产加工中,制备电感器一般是采用漆包线对磁芯进行缠绕形成线圈和引脚,电感器通过引脚与外界电路进行电连接,因此电感器在出厂前需要将其两引脚端上的漆包层去除,以满足其导电要求。为了保证成品质量,电感器剥漆后需要进行外观检测,目前检测和分离不良品主要是采用人工和半自动化检测设备进行操作,效率低下,工作人员需要长时间检测,容易产生视觉疲劳难免操作失误,从而会降低产品的品控质量,影响电感器使用效果,进而影响使用电感器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保证电感器产品的品控质量,筛分出没有达到电感器质量标准的不良品,提高不良品筛分效率,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感剥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感剥漆后外观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台(2),所述操作台(2)上设置有自动上料机构、传送机构、检测机构及筛分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安装在操作台(2)上的支撑柱(50),所述支撑柱(50)上设置有位于传送机构上方的影像抓取器(53);所述自动上料机构用于将待检测的产品送入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用于传送待测产品;所述筛分机构用于将检测到的NG品和OK品分别分装收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感剥漆后外观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上料机构包括设置在操作台(2)上的振动盘(34),所述操作台(2)上设置有直轨支架(351),所述直轨支架(351)上设置有直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感剥漆后外观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操作台(2),所述操作台(2)上设置有自动上料机构、传送机构、检测机构及筛分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安装在操作台(2)上的支撑柱(50),所述支撑柱(50)上设置有位于传送机构上方的影像抓取器(53);所述自动上料机构用于将待检测的产品送入传送机构;所述传送机构用于传送待测产品;所述筛分机构用于将检测到的ng品和ok品分别分装收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感剥漆后外观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上料机构包括设置在操作台(2)上的振动盘(34),所述操作台(2)上设置有直轨支架(351),所述直轨支架(351)上设置有直振轨道(35),所述直振轨道(35)的一端连接于振动盘(34)出口处,另一端连接于传送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感剥漆后外观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台(2)上设置有位于直振轨道(35)和传送机构之间的衔接支架(361),衔接支架(361)上设置有衔接轨道(36)。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感剥漆后外观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送机构包括设置在操作台(2)上的输送支架(40),所述输送支架(40)上安装有底板(41),底板(41)两端均设置有传送辊(43),两个传送辊(43)之间设置有输送带(44),其中一个传送辊(43)端部设置有第一带轮(47),操作台(2)上设置有电机(452),电机(452)输出轴上设置有第二带轮(48),第一带轮(47)和第二带轮(48)之间设置有同步带(49)。

5.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晟李帅蔡天译
申请(专利权)人:华萃微感电子江苏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