扣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3034 阅读:21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扣持结构,用于在一轨道上滑动的一板体,板体具有一开口。扣持结构包括一作动件与一扣持片,分别配置于板体上。作动件具有一拉环部、一第一延伸臂、一第二延伸臂、一第一抵接部以及一第二抵接部。扣持片具有一第一卡合臂以及一第二卡合臂,其中第一卡合臂与第一抵接部倾斜地接触,且第二卡合臂与第二抵接部倾斜地接触,以使拉环部、第一卡合臂与第二卡合臂受力而由一初始位置移动至退卡位置。此外,第一延伸臂与第二延伸臂用以产生一弹性回复力,以使扣持片由退卡位置回复至初始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扣持结构,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用于一板体上的扣持结构,此板体在一轨道上滑动。
技术介绍
目前业界常用的服务器主机多为可堆叠及串连的机架式电脑主机(Rackmo皿tcomputer)。此设计是将电脑主机中的主机板的尺寸大幅縮小,并各别配置中央处理单元、芯片组、存储器与硬盘,的后借由滑轨引导而装入于机架内,以节省空间且方便抽换。为了传输信号,服务器的主机板上设有多个连接器插槽,以方便主机板可与另一主机板(或转接板)串联,借以增加服务器的多工性,达到高运算的效能。 然而,服务器机壳通常为扁平长方体,且主机板上的连接器插槽又设于机壳后侧的狭小空间中,连接器不易安装,容易造成连接器插拔上的不便。尤其在连接器拔出的步骤中,现有技术的连接器的拔出方式相当复杂,需要使用其他辅助工具或是特殊的操作步骤才能完成拔出的动作,对操作人员来说非常不便。为了克服连接器在插拔上的不便,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专利申请案设置可在轨道上滑动的操作板体,以方便操作人员能将配置于操作板体上的连接器,沿着轨道插入于机壳后侧的连接器插槽内,并借由扣持结构将操作板体扣持于轨道上,以避免脱落或振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扣持结构,用于在一轨道上滑动的一板体,该板体具有一开口,该扣持结构包括:一作动件以及一扣持片,分别配置于该板体上,该作动件具有一拉环部、一第一延伸臂、一第二延伸臂、一第一抵接部以及一第二抵接部,而该扣持片具有一第一卡合臂以及一第二卡合臂,其中该第一卡合臂在常态下与该第一抵接部倾斜地接触,且该第二卡合臂在常态下与该第二抵接部倾斜地接触,以使该拉环部、该第一卡合臂、该第二卡合臂在常态下处于一初始位置,而当该拉环部受力由该初始位置朝该开口的一方移动时,该第一抵接部与该第二抵接部分别推抵该第一卡合臂与该第二卡合臂,且该第一延伸臂与该第二延伸臂分别弹性变形,以使该扣持片处于一退卡位置,而该扣持片处于...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扣持结构,用于在一轨道上滑动的一板体,该板体具有一开口,该扣持结构包括一作动件以及一扣持片,分别配置于该板体上,该作动件具有一拉环部、一第一延伸臂、一第二延伸臂、一第一抵接部以及一第二抵接部,而该扣持片具有一第一卡合臂以及一第二卡合臂,其中该第一卡合臂在常态下与该第一抵接部倾斜地接触,且该第二卡合臂在常态下与该第二抵接部倾斜地接触,以使该拉环部、该第一卡合臂、该第二卡合臂在常态下处于一初始位置,而当该拉环部受力由该初始位置朝该开口的一方移动时,该第一抵接部与该第二抵接部分别推抵该第一卡合臂与该第二卡合臂,且该第一延伸臂与该第二延伸臂分别弹性变形,以使该扣持片处于一退卡位置,而该扣持片处于该退卡位置时,该第一延伸臂与该第二延伸臂用以产生一弹性回复力,以使该扣持片由该退卡位置回复至该初始位置。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拉环部具有一施力孔,而该施力孔的 几何形状与该板体的该开口的几何形状相同;该拉环部处于该初始位置时,该施力孔与该 开口局部重叠,而该拉环部移动至该开口的一方时,该施力孔与该开口的重叠区域增加。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板体具有一第一破孔以及一第二破 孔,而该第一卡合臂的一部分朝该第一破孔延伸出而形成一第一卡勾,且该第二卡合臂的 一部分朝该第二破孔延伸出而形成一第二卡勾。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扣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卡勾用以扣持位于该轨道上的 一第一卡槽,而该第二卡勾用以扣持位于该轨道上的一第二卡槽。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扣持结构,其特征在于,该扣持片具有一连接部,而该第一卡合 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永清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