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径向磁通交流电机定子绕组的连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630272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所提供了一种径向磁通交流电机定子绕组的连接方法,通过将电机定子槽内的不同层绕组导体设计成两个串联可同时工作的等效定子,并对两等效定子分别设计各自所包含的并联支路数、导体布置形式,同时选用适合的导体材料、定子槽形状、出线与连线形式等,从而能够实现电子内部绕组交直流损耗分布的调控与优化,使不同的电机冷却方式都能充分发挥散热效果,因此尤其适用于大功率、宽调速、高功率密度要求的交流电机应用场景。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对于整数槽和分数槽绕组均能良好适用,因而具有更广泛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交流电机制造,具体涉及一种径向磁通交流电机定子绕组的连接方法


技术介绍

1、对于传统的径向磁通交流电机来说,其定子绕组大多采用等规格导体串联或并联连接,同一槽内的各层导体中流过的电流幅值一般相等,定子槽内不同层导体产生的直流损耗相同。随着电流频率的增加,由于电流的趋肤效应和临近效应以及电机内部交变磁场的共同作用,电机定子槽内不同导体的交流损耗差异显著,靠近槽口附近的导体的损耗显著高于槽内其他层导体。同时,对于采用多股并联的散嵌圆线绕组,槽口附近漏磁场引起的绕组并绕股线环流问题严重,槽口附近导体的交流损耗显著高于槽内其他部位。采用利兹线、换位绕组等技术虽可降低槽内导体的交流损耗与不同层导体间的损耗差异,但对电机的槽满率与直流电阻有较大影响,也可能限制交流电机的运行效率,因此在对电机的效率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存在一定局限性。

2、另一方面,由于定子靠近槽口附近导体的散热路径长,散热条件较槽底部导体更为恶劣,因此定子槽口附近的绕组是电机内部发热最为严重的部位,也是导致过热失效的最主要部位。而现有技术中所采用自然冷却、机壳水冷与电机内部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径向磁通交流电机定子绕组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等效定子每相所包含的并联支路数a1小于第二等效定子每相所包含的并联支路数a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电机所采用的不同冷却条件,将第一等效定子与第二等效定子的具体并联支路数a1与a2以及两者的比值k(k=a1/a2<1)分别基于以下规则确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电流频率相对较低的电机应用场景,第二等效定子选用电阻率相对较低的导体材料;针对电流频率相对较高的电机应用场景,第二等效定子则选用电阻率相对较...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径向磁通交流电机定子绕组的连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等效定子每相所包含的并联支路数a1小于第二等效定子每相所包含的并联支路数a2。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电机所采用的不同冷却条件,将第一等效定子与第二等效定子的具体并联支路数a1与a2以及两者的比值k(k=a1/a2<1)分别基于以下规则确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电流频率相对较低的电机应用场景,第二等效定子选用电阻率相对较低的导体材料;针对电流频率相对较高的电机应用场景,第二等效定子则选用电阻率相对较高的导体材料。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定子槽形状选用包括平行槽、阶梯槽、梨形槽、梯形槽的槽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永喜李军求张承宁张硕赵越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