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雷达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3010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31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载雷达。其中车载雷达包括:外壳,外壳内设有连接块;窗口片,设置于外壳的一侧,窗口片朝向外壳的一侧上设有加热器件;连接件,设置于连接块内部并贯穿连接块,连接件的一端与加热器件抵接,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控制主板抵接。车载雷达中的加热器件和控制主板,通过连接件实现电连接,能够实现连接件与控制主板的直接卡接,操作简单,提高加热器件和控制主板的组装效率,进而提高车载雷达的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车载雷达,尤其涉及一种车载雷达。


技术介绍

1、通常在车体外部会安装一些车载雷达,结合车载智能控制系统,准确获取自身车辆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和角度等信息,以降低行车事故发生率。由于车载雷达通常设置在车辆外侧,在温度较低的季节和环境时,由于空气湿度较大或者车载雷达表面有残留水渍,会导致车载雷达的窗口片结冰,影响车载雷达的正常工作,因此窗口片需要设置加热功能,在车载雷达的窗口片结冰时,能够快速除冰,以便恢复车载雷达的功能。

2、目前,常采用的安装方式为:将窗口片上的加热器件与控制主板连接实现加热器件的加热,通常连接方式为焊线连接或通过fpc软排线进行连接,这两种连接方式均需要人工进行安装,安装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2、鉴于此,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车载雷达,其中车载雷达中的加热器件和控制主板,通过连接件实现电连接,能够实现连接件与控制主板的直接卡接,操作简单,提高加热器件和控制主板的组装效率,进而提高车载雷达的生产效率。

3、具体而言,包括以下的技术方案:

4、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载雷达,所述车载雷达包括:

5、外壳,所述外壳内设有连接块;

6、窗口片,设置于所述外壳的一侧,所述窗口片朝向外壳的一侧上设有加热器件;

7、连接件,设置于所述连接块内部并贯穿所述连接块,所述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加热器件抵接,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控制主板抵接。</p>

8、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包括多个弹片组件,所述弹片组件包括:

9、第一弹片,第一弹片的第一端与所述加热器件的正极或负极连接,所述第一弹片的第二端位于所述控制主板的第一侧;

10、第二弹片,第二弹片的第一端与所述加热器件的负极或正极连接,所述第二弹片的第二端位于所述控制主板的第二侧;

11、其中,所述第一弹片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弹片的第二端相对设置,所述第一弹片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弹片的第一端设置于同一平面内。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弹片包括:

13、第一伸出端,包括呈v字形连接的第一板和第二板,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的连接处与所述加热器件的正极或负极连接;

14、第一连接段,包括第一平行段和倾斜段,所述第一平行段远离所述倾斜段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板连接;

15、第二伸出端,包括第一竖直段,以及呈v字形连接的第三板和第四板,所述第一竖直段与所述倾斜段远离所述第一平行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三板和所述第四板的连接处与所述控制主板的第一侧连接。

1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弹片包括:

17、第三伸出端,包括呈v字形连接第五板和第六板,所述第五板和所述第六板的连接处与所述加热器件的负极或正极连接;

18、第二连接段,包括第二平行段和折弯连接段,所述第二平行段远离折弯连接段的一端与所述第六板连接;

19、第四伸出端,包括第二竖直段,以及呈v字形连接的第七板和第八板,所述第二竖直段远离与所述折弯连接段远离所述第二平行段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七板和所述第八板的连接处与所述控制主板的第二侧连接。

20、进一步地,所述折弯连接段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平行段、第三竖直段和第四平行段,所述第三平行段远离所述第三竖直段的一端与第二平行段连接,所述第四平行段远离所述第三竖直段的一端向所述第一弹片方向延伸。

21、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的材质为金属材质。

22、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器件包括加热电阻丝和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电阻丝和所述温度传感器分别通过所述弹片组件与所述控制主板连接。

23、进一步地,所述外壳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形成容纳空间,所述连接件和所述控制主板均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连接块设置在所述前壳体上,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的连接面为倾斜面。

24、进一步地,所述连接件通过一体注塑方式与所述前壳体固定连接。

25、进一步地,所述车载雷达设置于车身外侧。

26、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车载雷达,其中,车载雷达包括外壳,设置在外壳一侧的窗口片,以及设置于外壳内的连接件和控制主板,窗口片上设有加热器件,通过连接件直接实现加热器件和控制主板的连接,无需人工焊接导线或人工对准fpc软排线并卡紧,操作更简单,便于自动化设备直接实现连接件与加热器件和控制主板的连接,提高安装效率,进而提高了车载雷达的生产效率。

27、上述说明仅是本申请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申请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申请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雷达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片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片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连接段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平行段、第三竖直段和第四平行段,所述第三平行段远离所述第三竖直段的一端与第二平行段连接,所述第四平行段远离所述第三竖直段的一端向所述第一弹片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材质为金属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器件包括加热电阻丝和温度传感器,所述加热电阻丝和所述温度传感器分别通过所述弹片组件与所述控制主板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前壳体和后壳体,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形成容纳空间,所述连接件和所述控制主板均位于所述容纳空间内,所述连接块设置在所述前壳体上,所述前壳体和所述后壳体的连接面为倾斜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车载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通过一体注塑方式与所述前壳体固定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雷达设置于车身外侧。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载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载雷达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片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片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弯连接段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平行段、第三竖直段和第四平行段,所述第三平行段远离所述第三竖直段的一端与第二平行段连接,所述第四平行段远离所述第三竖直段的一端向所述第一弹片方向延伸。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载雷达,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材质为金属材质。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晨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亮道智能汽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