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具体为一种多正极极耳电池的全自动折极耳方法。
技术介绍
1、电池指盛有电解质溶液和金属电极以产生电流的杯、槽或其他容器或复合容器的部分空间,能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的装置。具有正极、负极之分。随着科技的进步,电池泛指能产生电能的小型装置。如太阳能电池。电池的性能参数主要有电动势、容量、比能量和电阻。利用电池作为能量来源,可以得到具有稳定电压,稳定电流,长时间稳定供电,受外界影响很小的电流,并且电池结构简单,携带方便,充放电操作简便易行,不受外界气候和温度的影响,性能稳定可靠,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发挥有很大作用,卷绕机则是电池加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2、但是上述装置在实施的过程中仍存在以下问题:
3、目前市面上的卷绕机(包含国外进口的卷绕机),均采用手动折极耳,没有全自动折极耳的装置。
4、手动折极耳可能会出现以下几种情况:一是正极耳在折弯时,折弯后的极耳无法与中心孔保持垂直而出现歪斜的情形。这种情况出现后,在激光焊焊接盖帽前,盖帽下扣的时候,歪斜的正极耳就存在概率性的通过正极绝缘片上的半月牙孔而碰到负极片,导致出现短路的安全风险。二是随意折弯正极耳,就可能折到正极片的边缘,导致正极片损伤,也可能引起相邻的负极片损伤。同时正极内、外极耳重叠度不高,导致后工序(如正极端加绝缘片)无法正常生产。
5、还有一种情况是电池生产厂家在化成分容时,正极极耳就算出现轻微歪斜,也可能不会碰到负极片。但是,当电池被多次充放电使用后,极片膨胀的程度会原来越大。此时,轻微歪斜的正
6、同时,随着储能和电动车数量的快速提升,意味着多个电芯的应用场景在不断扩大,当电池组中的一个电池出现短路异常的时候,整个电池包都是失效的。所以,解决单个电池的短路异常,意味着挽救一个电池包的失效。从而减少一些不必要的产品报废和后续消费者使用时产生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正极极耳电池的全自动折极耳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3、一种多正极极耳电池的全自动折极耳方法,包括输送检测、矫正调整和输送保护,
4、进行输送检测:
5、抓取卷芯输送至指定位置;
6、对输送中的卷芯进行定位;
7、卷芯到达指定位置后进行检测处理;
8、进行矫正调整:
9、检测后初次进行矫正;
10、对卷芯中正极外极耳进行夹持;
11、以上下位方式进行折弯;
12、进行输送保护:
13、对输送中的正极耳进行焊接;
14、对正极耳进行拍平处理;
15、抓取卷芯转移输送确保正极耳不变形。
16、优选的,所述抓取卷芯输送至指定位置,具体包括:
17、卷绕机上的输送线在步进马达的带动下进行位移,机械手从卷绕机三工位上把卷芯抓取到输送线上。
18、优选的,所述对输送中的卷芯进行定位,具体包括:
19、安装在输送线上的手指气缸在垂直于输送线的方向将卷芯进行前后定位。
20、优选的,所述卷芯到达指定位置后进行检测处理,具体包括:
21、其中一副在外围的光纤识别正极内、外极耳重叠后的对齐度偏差在2mm以上(或其他要求的尺寸)的卷芯,设备记忆做ng剔除。
22、优选的,所述检测后初次进行矫正,具体包括:
23、另外一副在内圈的光纤识别正极外极耳,配套的纠偏装置对正极外极耳进行纠偏找正,使正极外极耳的大平面与输送线平行。
24、优选的,所述对卷芯中正极外极耳进行夹持,具体包括:
25、手指气缸及治具夹持正极外极耳,让治具紧贴卷芯的正极端面和正极外极耳。
26、优选的,所述以上下位方式进行折弯,具体包括:
27、另外一套带夹爪的装置,在离正极片边缘1.5mm左右处,采用上下错位的方式将正极外极耳往下折弯成近视于90度的直角,如此精准定位后,正极片就不会出现折弯处的损伤,也不会引起相邻的负极片损伤,而且正极内、外极耳重叠度更高。
28、优选的,所述对输送中的正极耳进行焊接,具体包括:
29、卷芯在输送线上位移至超声波焊接工序,使用超声波对重叠好的正极耳进行焊接。
30、优选的,所述对正极耳进行拍平处理,具体包括:
31、使用带斜度的治具将正极耳拍平,使正极耳偏向卷芯中心孔3-5度。
32、优选的,所述抓取卷芯转移输送确保正极耳不变形,具体包括:
33、两套机械手将卷芯转移至电池输送线上的托杯里,正极耳不变形。
3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35、本专利技术确保卷芯由卷绕机输送线转移至卷芯输送线上的托杯时,正极耳不变形,满足后工序直径检测机需求,且正极耳在弯折时,在此治具的支撑下,确保正极外极耳折成近视于90度的直角,同时保证折弯的位置离正极片边缘1.5mm左右,不出现损伤正、负极片的情况,能够杜绝外正极耳歪斜,避免出现概率性的外正极耳通过正极绝缘片上的半月牙孔而碰到负极片而引起的短路,同时确保正极内、外极耳完美重叠,保证焊接区域的大小和保证正极端绝缘垫片能自动并准确嵌套在正极耳上,落入钢壳内。
36、本专利技术与制造方法相比具有以下优势:
37、常规方式:
38、a:极耳歪斜和折弯位置不精确:极耳折弯处在极片上(红色箭头示,极片局部放大以体现效果,下同),概率性的正极片(黑色)边缘出现皱褶,损伤;负极片(灰色)被波及而损伤(蓝色箭头示),掉粉,短路。
39、b:正极内、外极耳重叠后的对齐度偏差大(正极端绝缘片无法正常嵌套到正极耳上,挂在错位的极耳上);
40、c:正极耳没有被拍平;正极耳没有偏向卷芯的中心孔3~5度,在被机械手抓取送至托杯时就会出现概率性的极耳反折。
41、本专利技术:
42、a:极耳重合度好和折弯位置精准,极片没有出现损伤,极耳折弯处在离极片1.5mm左右位置(黑色为正极片,灰色为负极片)。
43、b:正极内、外极耳重叠后的对齐度偏差小(正极端绝缘片完美嵌套到正极耳上);
44、c:正极耳已被拍平;并与卷芯的中心孔形成3-5度的夹角,在被机械手抓取送至托杯时就不会出现反折的异常。
45、对以上常规方式和本专利技术的a项(极耳重合度、折弯精度,极片损伤情况)、b项(正极内、外极耳重叠后的对齐度)、c项(极耳反折)等三项各10000pcs卷芯进行外观全检(注:以下统计的极片损伤比例为拆解返修卷芯而得来的数据),数据结果见附图。
46、由数据可知本专利技术折极耳方法能杜绝正、负极极片损伤异常;杜绝正极外极耳折歪斜,从而杜绝因歪斜的极耳插入卷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正极极耳电池的全自动折极耳方法,包括输送检测、矫正调整和输送保护,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正极极耳电池的全自动折极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卷芯输送至指定位置,具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正极极耳电池的全自动折极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输送中的卷芯进行定位,具体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正极极耳电池的全自动折极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芯到达指定位置后进行检测处理,具体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正极极耳电池的全自动折极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后初次进行矫正,具体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正极极耳电池的全自动折极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卷芯中正极外极耳进行夹持,具体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正极极耳电池的全自动折极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以上下位方式进行折弯,具体包括: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正极极耳电池的全自动折极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输送中的正极耳进行焊接,具体包括:
9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正极极耳电池的全自动折极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卷芯转移输送确保正极耳不变形,具体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正极极耳电池的全自动折极耳方法,包括输送检测、矫正调整和输送保护,其特征在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正极极耳电池的全自动折极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卷芯输送至指定位置,具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正极极耳电池的全自动折极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输送中的卷芯进行定位,具体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正极极耳电池的全自动折极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芯到达指定位置后进行检测处理,具体包括: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正极极耳电池的全自动折极耳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后初次进行矫正,具体包括:
6.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峥,熊柱德,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华立源锂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