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光学镜头,尤其涉及一种光学镜头及摄像模组。
技术介绍
1、影响镜头解像力的因素来自于各元件及其装配的误差、镜片间隔元件厚度的误差、各镜片的装配配合的误差以及镜片材料折射率的误差等等。其中,各元件及其装配的误差包含各镜片单体的光学面厚度、镜片光学面矢高、光学面面型、曲率半径、镜片单面及面间偏心,镜片光学面倾斜等误差,这些误差的大小取决于模具精度与成型精度控制能力。镜片间隔元件厚度的误差取决于元件的加工精度。各镜片的装配配合的误差取决于被装配元件的尺寸公差以及镜头的装配精度。镜片材料折射率的变化所引入的误差则取决于材料的稳定性以及批次一致性。上述各个元件影响解像力的误差存在累积恶化的现象,这个累计误差会随着透镜数量的增多而不断增大。现有的解决方案为对于对各相对敏感度高的元件的尺寸进行公差控制、镜片回转进行补偿提高解像力,但是由于高像素大光圈的镜头较敏感,要求公差严苛,如:部分敏感镜头1um镜片偏心会带来12′像面倾斜,导致镜片加工及组装难度越来越大,同时由于在组装过程中反馈周期长,造成镜头组装的过程能力指数(cpk)低、波动大,导致不良率高。且如上所述,因为影响镜头解像力的因素非常多,存在于多个元件中,每个因素的控制都存在制造精度的极限,如果只是单纯提升各个元件的精度,提升能力有限,提升成本高昂,而且不能满足市场日益提高的成像品质需求。
2、总体来看,影响解像力的各个误差因素存在累积恶化的现象,这个累计误差会随着透镜数量的增多而不断增大。多片数的单体式镜头的解像力解决方案为对各相对敏感度高的元件的尺寸进行公差控
3、主动校准组装的方案能将光学系统的光学解像力作为组装调整的目标,对光学镜头的镜头部件进行多自由度的位置调整以提高解像力。主动校准工艺调整和确定镜头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然后将各个镜头部件按照所确定的相对位置固定在一起,进而制造出光学解像力达标的光学镜头或摄像模组。这种方式能够实现在镜头封装前提前获知产品光学解像力,将合格解像力的镜头进行组装,因此能够提升大批量生产的光学镜头或摄像模组的过程能力指数(cpk)。相较于传统被动式组立方案,光学镜头的主动校准方案使得对物料例如用于组装光学镜头或摄像模组的子镜头或感光组件的各个元件的精度及其装配精度的要求变宽松,进而降低光学成像镜头以及摄像模组的整体成本。因此光学镜头的主动校准方案能够在组装过程中对摄像模组的各种像差进行实时调整,降低不良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成像品质。
4、因此,随着镜头结构的复杂化和光学设计敏感导致对于镜头的组装精度要求变高,亟需一种能够便于镜头组立和最终镜头整体像差主动校正的方案,同时如果能够解决镜头组立的一些可制造性问题和改善组立后的变异问题,可以更好的提升产品的最终性能。
5、光学镜头中位于光阑后侧的镜片组为了实现出瞳的需要,光阑后侧镜片所成的像,而入瞳是光阑通过前侧镜片所成的像。光圈的大小可能是不一样的。出瞳的直径出瞳到感光芯片(cmos)的距离/光圈,在现在大芯片的趋势下,出瞳的直径也会更大,这就导致了现在光学镜头有尺寸变大的趋势,另外感光芯片尺寸越大,光阑的后侧的镜片的直径也会越多,这就导致了现在光学镜头的尺寸越来越大。
6、从光学镜头的
考虑,光学镜头结构的改变需要考虑更复杂的因素,光学镜头结构的改变往往与所在应用领域有密切联系,光学镜头改进所实现的技术效果需要考虑光学镜头的使用领域,并且考虑整体所实现的整体效果。现在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等终端越来越看重续航,电池组件作为这类终端的内置组件,始终要与摄像模组这类的内置器件互相争夺空间,减少摄像模组的尺寸能够带来例如电池的空间,能够增加续航,或者减少终端承载摄像模组的开口,因此减少摄像模组的尺寸是比较重要的改善。
7、申请人提出一种光学镜头方案,其能够提供更小尺寸的光学镜头和摄像模组,改变了以往单体式光学镜头结构,能够提供给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等终端更小的尺寸,从而提供更加紧凑的手机、平板、笔记本电脑等终端。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镜头,其包括第一镜筒,物侧透镜组和像侧透镜组,其中该物侧透镜组被安装在该第一镜筒内,该物侧透镜组或该第一镜筒具有一孔径光阑,该像侧透镜组被安装在该第一镜筒的像侧表面上,该像侧透镜组位于该孔径光阑的像侧方向上,该像侧透镜组的最大光学有效径比该物侧透镜组的最大光学有效径大10%以上,该像侧透镜组与该第一镜筒的之间的结构承靠宽度与该像侧透镜组的最大光学有效径的比值小于5%,从而减少该光学镜头的尺寸。
2、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镜头,其包括第一镜筒和物侧透镜组,该像侧透镜组进一步包括像侧第一镜片和第一隔圈,该第一隔圈被设置在该像侧第一镜片的像侧表面上,该第一隔圈具备柔性,该第一隔圈的莫式硬度在2.8-3.2,该第一隔圈表面反射率小于5%,以减少该光学镜头的杂光鬼影,并且增加该光学镜头的可靠性。
3、本申请的一个目的提供一种光学镜头,该光学镜头包括第一镜筒,物侧透镜组,像侧透镜组和连接部件,该连接部件包括第一胶水和第二胶水,该像侧透镜组通过该第一胶水组装在该第一镜筒上,该像侧第一镜片进一步包括一第一环形体和一第二环形体,沿着光轴的剖面上,该第二环形体设置在该第一环形体的外侧,该第一环形体和该第二环形体呈现梯形,该第一环形体和该第二环形体存在一个间隔宽度,该第一环形体和该第二环形体之间形成一个向该光学镜头的物侧方向开口变小的第一凹槽,该第一凹槽内设置有第二胶水,该第一隔圈通过该第二胶水粘接在该像侧第一镜片上,从而增加该光学镜头的可靠性。
4、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镜头及其摄像模组,该摄像模组包括感光芯片和马达,该马达包括马达固定部和马达可动部,被安装在该马达可动部内的光学镜头,该光学镜头包括物侧透镜组和像侧透镜组,该像侧透镜组安装在该物侧透镜组的像侧方向上,该像侧透镜组与该感光芯片的可动距离大于该马达可动部与该感光芯片之间的机械行程。
5、本申请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学镜头及其摄像模组,该摄像模组包括感光芯片,马达,该马达包括马达固定部和马达可动部,被安装在该马达可动部内的光学镜头,镜座,该马达被安装在该镜座上,该光学镜头包括物侧透镜组和像侧透镜组,该像侧透镜组安装在该物侧透镜组的像侧方向上,该像侧透镜组的像侧面顶点至该镜座上表面顶点的距离被定义为第一机构间隙距离,该马达还包括止挡件,该止挡件一体延伸在该马达可动部上,该止挡件的像侧面顶点与该镜座的上表面顶点的距离被定义为第二机构间隙距离,在该马达运动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像侧透镜组进一步包括像侧第一镜片和第一隔圈,所述第一隔圈被设置在所述像侧第一镜片的像侧表面上,所述第一隔圈具备柔性,所述第一隔圈的莫式硬度在2.8-3.2,所述第一隔圈表面反射率小于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像侧透镜组进一步包括像侧第一镜片、像侧第二镜片和第一隔圈,所述像侧第一镜片嵌套在所述像侧第二镜片上,所述第一隔圈被设置在所述像侧第一镜片的像侧表面上,所述像侧第一镜片的物侧面为凹面,所述像侧第一镜片的像侧面为凸面,所述像侧第二镜片的物侧面为凹面,所述像侧第二镜片的像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一隔圈具备柔性,所述第一隔圈的莫式硬度在2.8-3.2,所述第一隔圈的表面反射率小于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第一镜筒的最大外径比所述像侧透镜组的最大外径要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光学镜头还包括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包括第一胶水和第二胶水,所述像侧透镜组通过所述第一胶水组装在所述第一镜筒上,所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连接部件还包括第三胶水,所述第三胶水被设置在所述像侧第一镜片侧壁上和所述第一镜筒像侧表面上,所述第三胶水被设置在所述第一隔圈的像侧表面上,所述第三胶水部分被容纳在所述第二环形体和所述第一隔圈之间,所述第三胶水的透过率小于5%。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连接部件还包括第三胶水,所述第三胶水具备柔性,所述第三胶水为弹性模量在0.1gpa-0.5gpa的材料,所述第三胶水被设置在所述像侧透镜组的外侧,所述第三胶水的像侧表面低于所述第一隔圈的像侧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像侧第一镜片的光学部的直径比所述物侧透镜组中最靠近所述像侧第一镜片的镜片的光学部的直径大15%以上,所述像侧透镜组和所述物侧透镜之间为敏感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像侧第一镜片的物侧表面设置有第一挡块,所述第一挡块被设置在所述第一胶水靠近光轴的内侧,所述第一挡块被设置为所述像侧第一镜片物侧表面的向物侧方向的突起状,所述第一镜筒还具有一第一镜筒凹口和一第一镜筒倾斜部,所述第一镜筒凹口由所述第一镜筒倾斜部围绕形成,所述第一镜筒凹口对应所述第一档块设置。
10.一种使用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光学镜头的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摄像模组,其中,所述摄像模组还包括镜座,所述马达被安装在所述镜座上,所述像侧透镜组的像侧面顶点至所述镜座上表面顶点的距离被定义为第一机构间隙距离,所述马达包括止挡件,所述止挡件一体延伸在所述马达可动部上,所述止挡件的像侧面顶点与所述镜座的上表面顶点的距离被定义为第二机构间隙距离,在所述马达运动过程中,所述第一机构间隙距离始终大于所述第二机构间隙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学镜头,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像侧透镜组进一步包括像侧第一镜片和第一隔圈,所述第一隔圈被设置在所述像侧第一镜片的像侧表面上,所述第一隔圈具备柔性,所述第一隔圈的莫式硬度在2.8-3.2,所述第一隔圈表面反射率小于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像侧透镜组进一步包括像侧第一镜片、像侧第二镜片和第一隔圈,所述像侧第一镜片嵌套在所述像侧第二镜片上,所述第一隔圈被设置在所述像侧第一镜片的像侧表面上,所述像侧第一镜片的物侧面为凹面,所述像侧第一镜片的像侧面为凸面,所述像侧第二镜片的物侧面为凹面,所述像侧第二镜片的像侧面为凸面,所述第一隔圈具备柔性,所述第一隔圈的莫式硬度在2.8-3.2,所述第一隔圈的表面反射率小于5%。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第一镜筒的最大外径比所述像侧透镜组的最大外径要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光学镜头还包括连接部件,所述连接部件包括第一胶水和第二胶水,所述像侧透镜组通过所述第一胶水组装在所述第一镜筒上,所述像侧第一镜片进一步包括一第一环形体和一第二环形体,沿着所述光学镜头的光轴的剖面上,所述第二环形体被设置在所述第一环形体的外侧,所述第一环形体和所述第二环形体呈现梯形,所述第一环形体和所述第二环形体之间存在一个间隔宽度,所述第一环形体和所述第二环形体之间形成一个向所述光学镜头的物侧方向开口逐渐变小的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所述第二胶水,所述第一隔圈通过所述第二胶水粘接在所述像侧第一镜片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光学镜头,其中,所述连接部件还包括第三胶水,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国权,陈凯,王琴,李雪原,裴海鹏,柏永强,刘传棕,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