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化学合成与催化,具体涉及一种晶格应变cuo电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甘油电氧化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1、氢气在可再生能源的转化中起着关键作用。电解水制氢是一种很有前景的制绿氢的方法。然而,电解水阳极上的析氧反应(oer)存在热力学电位较高的固有的缺陷(1.23vrhe),导致大量的能量消耗,阻碍了电解水制氢方法的广泛应用。甘油是生物柴油生产过程中的一种副产物,每生产1吨生物柴油就会产生100公斤甘油。目前,甘油每年的过剩量超过了100万吨。通过电氧化甘油,可获得附加值更高的化学品,如甘油酸、乙醇酸和甲酸等。此外,甘油电氧化反应(gor)具有较低的热力学电位(0.69 vrhe),是一个理想的oer替代反应。尽管如此,gor的实际氧化电位仍然显著超过了其热力学反应电位,导致效率较低。因此,降低gor的过电位对提高电解效率和降低能源消耗至关重要。
2、gor的过电位主要取决于起始氧化电位,这与所使用催化剂的氧化还原电位密切相关。在被广泛研究的催化剂中,如镍基、钴基和铜基催化剂,gor的起始氧化电位分别与ni2+/ni3+、co2+/co3+和cu2+/cu3+的氧化还原电位有关。这些氧化还原电位通常是催化材料的固有特性且相对较高(例如,ni2+/ni3+,约为1.35 vrhe)。通过掺杂或其他改性方法难以显著降低这些氧化还原电位。这对开发具有低过电位的gor催化剂提出了重大挑战。
3、我们制备了一种晶格应变cuo催化剂。与传统的cuo不同的是,在该催化剂中,可通过应变诱导的cu+/cu2+可逆氧化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一种晶格应变cuo电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在甘油电氧化中的应用,在甘油电氧化反应的阳极反应室中,加入cu盐形成甘油铜配合物。反应过程中,在泡沫镍、碳纸等电极上原位生成cuo。这种晶格应变cuo的cu+/cu2+可逆氧化还原电对可实现对甘油的间接电氧化。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3、晶格应变cuo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在碱性的甘油电氧化体系中,阳极室中加入cu盐得到含有甘油铜配合物的电解液,使用泡沫镍或碳纸等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导电基底作为电极,在给定电位下电解一定时间,得到在导电基底上负载的晶格应变cuo电催化剂。
4、进一步的,所述碱性甘油电氧化体系的ph≥13(优选≥14,更优选14),其为koh、naoh、lioh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碱性水溶液;
5、所述cu盐为cuso4、cu(no3)2、cucl2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cu盐浓度为0.01~0.05mol/l(优选0.03~0.05 mol/l,更优选0.05 mol/l);
6、碱性水溶液中甘油浓度为0.05~0.5 mol/l(优选0.05~0.2 mol/l,更优选0.1mol/l)。
7、进一步的,甘油电氧化反应在质子交换膜隔开的h型电解池中进行;采用三电极体系,工作电极与参比电极置于阳极反应室中,对电极置于阴极反应室中,参比电极采用汞/氧化汞,对电极为石墨棒;
8、阳极室中加入cu盐得到含有甘油铜配合物的电解液,阴极室的电解液为ph≥13的koh、naoh、lioh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碱性水溶液。
9、进一步的,所述晶格应变cuo电催化剂制备过程使用恒压电解过程:阳极电解液与工作电极的面积的比例为10~30 ml/cm2(优选10~20 ml/cm2,更优选12~15 ml/cm2);
10、反应后电极上晶格应变cuo负载量为0.5 mg~10 mg(优选1~9 mg,更优选3~7 mg)。
11、进一步的,所述晶格应变cuo制备过程应在1.65~1.95 vrhe(优选1.7~1.8 vrhe,更优选1.75 vrhe)的电位下进行,时间为0.5~1小时(优选0.5~0.7小时,更优选0.5小时)。
12、进一步的,所述制备方法制备获得的晶格应变cuo电催化剂。
13、进一步的,所述的晶格应变cuo电催化剂在甘油电氧化中的应用,所述晶格应变cuo电催化剂在碱性甘油电氧化体系中电氧化甘油。
14、进一步的,所述碱性甘油电氧化体系的ph≥13(优选≥14,更优选14),其为koh、naoh、lioh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碱性水溶液;
15、所述碱性水溶液中甘油浓度为0.05~0.5 mol/l(优选0.05~0.2mol/l,更优选0.1mol/l);
16、甘油的起始氧化电位(0.9 vrhe)显著低于常规cuo(1.13 vrhe)。
17、所述晶格应变cuo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如下:向甘油电氧化反应池中加入cu盐形成甘油铜可溶配合物,在甘油电氧化过程中,泡沫镍、碳纸等阳极表面可原位生成cuo(这种cuo晶格中含有大约1.7%的压应变,所以命名为晶格应变cuo)。晶格应变cuo的间接氧化机制显著降低了甘油的起始氧化电位,对降低甘油电氧化的能耗具有重要意义。
18、本专利技术原理如下:
19、利用甘油电氧化过程在泡沫镍、碳纸等导电基底上原位生成cuo具有特殊的间接电氧化甘油的性能。具体表现为,阳极的高电位将晶格应变释放,同时cuo中的cu+氧化至cu2+,生成的cu2+可以被甘油还原回到cu+,而甘油被氧化。这种间接电氧化机制是晶格应变cuo优异催化性能的来源。
20、本专利技术优点如下:
21、1.本专利技术可实现电解过程与制备过程的统一,省略了复杂的催化剂制备过程。同时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实现原位的催化剂再生,具有工业化前景和潜力。
22、2.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晶格应变cuo特殊的催化机制使其具有优异的甘油电氧化性能,显著优于常规的cuo催化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晶格应变CuO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碱性的甘油电氧化体系中,阳极室中加入Cu盐得到含有甘油铜配合物的电解液,使用泡沫镍或碳纸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导电基底作为电极,在给定电位下电解一定时间,得到在导电基底上负载的晶格应变CuO电催化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晶格应变CuO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性甘油电氧化体系的pH≥13,其为KOH、NaOH、LiOH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碱性水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晶格应变CuO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甘油电氧化反应在质子交换膜隔开的H型电解池中进行;采用三电极体系,工作电极与参比电极置于阳极反应室中,对电极置于阴极反应室中,参比电极采用汞/氧化汞,对电极为石墨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晶格应变CuO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晶格应变CuO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晶格应变CuO制备过程应在1.65~1.95 VRHE的电位下进行,时间为0.5~1小时。
6.一种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晶格应
7.一种权利要求6所述的晶格应变CuO电催化剂在甘油电氧化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晶格应变CuO电催化剂在碱性甘油电氧化体系中电氧化甘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晶格应变CuO电催化剂在甘油电氧化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晶格应变cuo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碱性的甘油电氧化体系中,阳极室中加入cu盐得到含有甘油铜配合物的电解液,使用泡沫镍或碳纸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导电基底作为电极,在给定电位下电解一定时间,得到在导电基底上负载的晶格应变cuo电催化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晶格应变cuo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性甘油电氧化体系的ph≥13,其为koh、naoh、lioh中的一种或二种以上的碱性水溶液;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晶格应变cuo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甘油电氧化反应在质子交换膜隔开的h型电解池中进行;采用三电极体系,工作电极与参比电极置于阳极反应室中,对电极置于阴极反应室中,参比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岗,齐伟,李云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