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线通信系统间切换的方案,在无线通信系统间不用相互连接网络,切换时间较短。切换源无线通信系统是在基站一侧可控制数据包的发送定时及/或数据速率的无线通信系统的情况下,移动站在事先向切换源无线通信系统通知与切换目标通信系统通信的定时信息的基础上,开始切换源无线通信系统和切换目标无线通信系统之间的分时通信,被通知的定时信息的切换源无线通信系统根据该被通知的定时信息控制发送定时及/或数据速率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终端及无线基站,特别涉及可在第一移动无线通信系统和第二移动无线通信系统之间切换的无线终端及无线基站,在第一移动无线通信系统和第二移动无线通信系统中,可在无线基站一侧控制无线终端的发送定时。
技术介绍
为应对无线通信需求的急剧增长,新的无线通信系统陆续产生。随之,也实现了各种切换无线通信系统的方法(下面称为,系统间切换)也被实现。系统间的切换,包括移动无线通信系统之间的切换以及移动无线通信系统和固定无线通信系统之间的切换。前者有cdma2000 IxEV-DO和cdma2000 Ix之间的切换,后者有cdma2000IxEV-DO和无线局域网之间的切换。系统间切换的实现方式大分为两种。一种是切换源无线通信系统和切换目标无线通信系统相互独立,无线终端在判断为有必要进行系统间切换时,自动切换通信对象的系统,然后在与切换目标的无线通信系统之间开始通信。另一种是切换源无线通信系统和切换目标无线通信系统通过网络连接,通过切换源无线通信系统,在与切换目标无线通信系统之间事先开始通信之后,进行切换。后者由于事先开始通信,具有切换时间短的优点。非专利文献I中,记载有在cdma2000 IxEV-DO上封装(tunneling) cdma2000 Ix的通信来进行通信的通信方法。非专利文献I :3gpp2、C. S0082 ver I. O、Circuit Services NotificationApplication Specification for cdma2000 High Rate Packet Data无线终端自动切换通信对象的系统后,和切换目标无线通信系统开始通信的方式中,由于在和切换目标通信系统之间进行参数取得/交换、认证等的期间停止数据通信,所以有从用户的视角看来服务的停止时间变长的缺点。另一方面,在切换源无线通信系统上事先和切换目标无线通信系统进行通信之后再切换的方式中,由于事先进行参数取得/交换、认证等,所以有不停止服务的优点。但是,后者有必要事先连接网络,进一步,有必要事先作出在切换源无线通信系统一侧封装与切换目标无线通信系统之间的通信的体系。因此,后者具有能够使用的案例有限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作出的,提供一种方法,通过实现切换目标无线通信系统和切换源无线通信系统之间的分时通信,而无需相互连接网络,在短的切换时间内进行系统间切换。为解决上述课题,在无线基站一侧可对切换源无线通信系统的数据包的发送定时和/或数据速率进行控制的无线通信系统中,无线终端事先对切换目标通信系统通知与切换源无线通信系统通信的定时信息,并切换目标无线通信系统和切换源无线通信系统之间的分时通信,被通知定时信息的切换源无线通信系统根据上述被通知信息控制发送定时和数据速率。上述课题,通过无线终端完成,该无线终端能够选择性地与第一无线通信系统及第二无线通信系统连接,其特征在于,包括射频接收部,将上行高频信号转换为上行基带信号;控制信道解调部,从上述上行基带信号中取出上行控制信息;以及上行分配控制部,根据上述上行控制信息,选择上行发送对象的无线终端;上述上行分配控制部在根据第二无线通信系统的总通信周期、周期内的发送开始时刻、周期内的发送结束时刻以及发送系统切换所耗费的时间判断为第一无线通信系统的上行发送定时与第二无线通信系统的上行发送定时重合的情况下,不选择第一无线通信系统的无线终端。另外,上述上行分配控制部根据第二无线通信系统的总通信周期、周期内的发送开始时刻、周期内的发送结束时刻以及发送系统切换所耗费的时间计算第一无线通信系统在用H-ARQ发送的次数内、上行发送定时与第二无线通信系统的上行发送定时重合的次数,按照重合的次数降低第一无线通信系统的分配数据速率。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相互不连接的两个无线通信系统之间的分时通信。附图说明图I为无线通信系统的框图。图2为无线终端的功能框图。图3为UMB基站的功能框图。图4为EV-DO基站的功能框图。图5为UMB Rev. 0的下行和上行的收发定时图。图6为IxEV-DO Rev. A的下行和上行的收发定时图。图7为无线终端的上行数据发送定时图。图8为三台无线终端和UMB无线基站的定时图。附图标记说明100无线通信系统110 区域200 无线终端(AT)201收发天线202接收天线203切换器210EV-D0用处理模块220 UMB用处理模块230应用处理部240通用控制部300 UMB 无线基站(eBS)350 AGff (Access GateWay :接入网关)400 EV-DO 无线基站(AP)450 PDSN(Packet Data Switching Node :分组数据交换节点)500因特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用实施例来进行说明。并且,在实质相同的部位标注相同的参照号码,不重复说明。在此,在下面的实施例中,以从使用3gpp2进行标准化的 UMB(Ultra Mobile Broadband :超移动宽带)Rev. 0 向 lxEV-DO Rev. A 切换的系统间切换为基础,进行说明。但是,无线通信系统不限于此。UMB Rev. 0 是使用上行 / 下行 OFDMA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Access :正交频分多址接入)的移动无线通信方式。一方面,IxEV-DO Rev.A是如下的移动通信方式,即,其下行为使用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码分多址)和TDMA(Tim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时分多址)的混合,上行则使用CDMA0参照图1,说明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在此,图I是无线通信系统的框图。图I中,无线通信系统100具有UMB用的网络和EV-DO用的网络,分别连接因特网500。并且,在无线通信系统100中,UMB网络的区域包含在EV-DO网络的区域中。UMB网络中,UMB用无线基站eBS (Evolved Base Station :衍生基站)300通过与因特网之间的网关AGW(Access Gateffay :准入网关)连接到因特网500。在EV-D0网络中,EV-DO用无线基站AP (Access point :接入点)400,经由与因特网之间的网关TOSN(PacketData Switching Node :分组数据交换节点)450,连接到因特网500。无线终端AT (AccessTerminal :接入终端)200存在于区域110中,与eBS300和/或AP400-1进行通信。参照图2,说明无线终端的结构。在此,图2是无线终端的功能框图。在图2中,无线终端200包括UMB用处理模块220、EV-DO用处理模块210、通用控制部240、应用处理部230、接收天线202、收发天线201、以及对收发天线201的发送源及接收目的地进行切换的切换器203。UMB用处理模块220和EV-DO用处理模块210共用天线201、202。天线201为收发共用,连接到切换器203,该切换器203用于切换发送UMB和EV-DO中的哪一个信号。天线202为接收专用,连接到UMB和EV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无线终端,其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射频发送部,将第一无线系统的基带信号转换为高频信号; 第一控制信道调制部,将控制信息进行调制而转换为上述基带信号;以及 控制部,控制上述第一控制信道调制部,通过上述第一无线通信系统的基 站控制第一上行发送定时。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真泽史郎,井口道雄,守友崇律,叶山雅夫,
申请(专利权)人:日立通讯技术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