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域修复,具体为一种水利工程用水体生态修复装置。
技术介绍
1、水域生态修复是根据生态学原理,采用有关技术手段对受损、退化或被破坏的水域生态系统进行的部分或全部恢复过程。即生态整合性的恢复和管理过程。
2、现有公开专利cn117945568b,公开了一种水体生态修复装置,通过清理组件和往复移动组件的设置,能够在对水体进行生态修复时,同步的对水体内部的杂质进行清理,另外在清理杂质时,环形网可在水平后向上转动时进行自转,同步的还可使收集盒往靠近浮板的方向移动,此时环形网即可把杂质输送至收集盒内部,完成对杂质的收集,并且在收集完成后,收集盒还可自动复位,进一步的实现了连续不断的对水体修复和清理杂质。
3、上述装置在使用时,浮板漂浮于水体上,环形网在绕圆辊公转的过程中将漂浮于水体上的杂质托起,再自转送入收集盒内部,但是由于多个环形网在公转的过程中,会使水体表面产生波纹,并且波纹以环形网为中心向外扩散,使得漂浮在水体上的杂质会被波纹推动逐渐远离环形网,从而使得环形网在公转的过程中,能够托起的杂质较少或者没有,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利工程用水体生态修复装置,包括浮板(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水体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2)包括输送带(201),所述输送带(20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多个成阵列分布的尖锥(202),所述输送带(201)的内侧配合安装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传导辊(203),所述输送带(201)的外侧安装有机架(204),且所述机架(204)与所述浮板(1)固定连接,所述传导辊(203)通过轴承与所述机架(204)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水体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上侧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利工程用水体生态修复装置,包括浮板(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水体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机构(2)包括输送带(201),所述输送带(201)的表面固定安装有多个成阵列分布的尖锥(202),所述输送带(201)的内侧配合安装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传导辊(203),所述输送带(201)的外侧安装有机架(204),且所述机架(204)与所述浮板(1)固定连接,所述传导辊(203)通过轴承与所述机架(204)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水体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上侧的一个所述传导辊(2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驱动电机(205),且所述驱动电机(205)与所述支撑罩(3)固定连接,所述收卷结构(4)包括两个呈对称分布且与所述支撑罩(3)固定连接的支撑座(401),两个所述支撑座(401)之间安装有收卷辊(402),且所述收卷辊(402)通过轴承与所述支撑座(401)转动连接,所述收卷辊(402)的外侧固定套接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齿轮一(4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水体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导辊(203)和所述收卷辊(402)的一端均固定套接有同步轮一(15),两个所述同步轮一(15)的外侧配合安装有同步带一(16),所述清理组件(6)包括固定安装于所述支撑罩(3)上端的支撑导轨(501),所述支撑导轨(501)的内部转动安装有往复螺杆(502),所述往复螺杆(502)的两端均固定套接有齿轮二(503),且所述齿轮二(503)与所述齿轮一(403)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啮合连接,所述往复螺杆(502)的外侧配合安装有滑块(504),且所述滑块(504)与所述支撑导轨(501)之间的连接方式为滑动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水体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块(504)的上端固定安装有导绳管(505),且所述导绳管(505)活动套接于所述缆绳(20)的外侧,所述缆绳(20)的一端与所述浮板(1)固定连接,所述缆绳(20)远离所述浮板(1)的一端与所述收卷辊(402)固定连接,所述缆绳(20)的弯折处分别安装有导轮(12)、导杆(13)和导环(14),所述导轮(12)与所述浮板(1)转动连接,所述导杆(13)与所述支撑罩(3)固定连接,所述导环(14)与所述支撑导轨(501)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水利工程用水体生态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清理组件(6)包括安装于所述导绳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志淮,徐其翔,杨城,薛峰,王鑫,唐雪雁,王力钦,刘懿,徐进,汤井忠,王元忠,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海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