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涂布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627010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29
一种涂布装置,包括正面涂布机构、背面涂布机构、多个导辊和模式控制模块;其中,背面涂布机构,布设于正面涂布机构的上方,且相对正面涂布机构位于基材传输的下游工位;正面涂布机构和背面涂布机构,均为凹版涂布机构;模式控制模块,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正面单面涂布指令,控制正面涂布机构对基材的正面进行涂布;响应于接收到背面单面涂布指令,控制背面涂布机构对基材的背面进行涂布;响应于接收到双面涂布指令,控制正、背面涂布机构对基材的正、背面进行涂布。由此,不仅能够实现单、双面涂布模式的快速且自动的切换,有效提高了应用的灵活性和普适性,而且通过凹版涂布方式还能够提高单、双面涂布的效率和质量,实现高品质高功能性薄膜的制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涂布,特别是涉及一种涂布装置


技术介绍

1、随着高功能性薄膜材料及应用发展,通过一个涂布装置一次性完成双面涂布的涂布装置,由于集成度好、便捷性高而备受关注。

2、然而,随着用户对薄膜材料的性能要求和多样化需求越来越高,现有技术存在一定弊端。一方面,灵活性和普适性不足。即,由于不同的工序或产品,有的需要单面涂布,有的需要双面涂布,而现有技术中的涂布装置无法进行单、双面涂布模式的快速或自动切换。另一方面,不能兼顾涂布效率和质量。尤其是有的双面涂布,需要快速涂布,才能确保双面湿膜快速传送至烘箱,进入预设可靠的高温环境,来实现高品质高功能性薄膜的制备。

3、基于此,如何实现一种灵活性高、普适性好,并能兼顾提高涂布效率和质量的涂布装置,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涂布装置,不仅能够实现单、双面涂布模式的快速且自动的切换,有效提高了应用的灵活性和普适性,而且通过凹版涂布方式还能够提高单、双面涂布的效率和质量,实现高品质高功能性薄膜的制备。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涂布装置,包括正面涂布机构、背面涂布机构、多个导辊和模式控制模块;

3、其中,所述背面涂布机构,布设于所述正面涂布机构的上方,且相对所述正面涂布机构位于基材传输的下游工位;所述正面涂布机构和所述背面涂布机构,均为凹版涂布机构;

4、所述模式控制模块,用于响应于接收到正面单面涂布指令,控制所述正面涂布机构对所述基材的正面进行涂布;并响应于接收到背面单面涂布指令,控制所述背面涂布机构对所述基材的背面进行涂布;以及响应于接收到双面涂布指令,控制所述正面涂布机构对所述基材的正面进行涂布,并控制所述背面涂布机构对所述基材的背面进行涂布。

5、可选地,所述凹版涂布机构,包括:

6、用于容置浆料的液槽;

7、与所述浆料部分接触的凹版辊,所述凹版辊上设有凹槽图案;和,

8、刮刀,用于刮除所述凹版辊上的部分浆料。

9、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凹版涂布机构为所述正面涂布机构,所述凹版涂布机构还包括:

10、背辊,定位于所述凹版辊的上方;

11、背辊升降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背辊的升降。

12、进一步可选地,所述背辊升降控制单元还用于:

13、响应于接收到所述正面单面涂布指令或所述双面涂布指令,控制所述背辊下降,以使所述背辊接触所述基材的背面,并将所述基材按压至所述凹版辊上;

14、并响应于接收到所述背面单面涂布指令,控制所述背辊上升,以使所述背辊和与所述背辊接触的基材,与所述凹版辊间隙设置。

15、可选地,所述凹版涂布机构还包括:压力控制单元;

16、所述压力控制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背辊的实际压力值,并响应于所述实际压力值与目标压力值的差值绝对值大于阈值,控制所述背辊升降控制单元运行,以将所述实际压力值调整为所述目标压力值。

17、可选地,所述凹版涂布机构为所述正面涂布机构,所述凹版涂布机构还包括:

18、两个侧压辊,分别设于所述凹版辊的左上方和右上方,以通过接触所述基材的背面下压所述基材,使所述基材与所述凹版辊相接触;

19、侧压辊升降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两个侧压辊中至少一个侧压辊的升降。

20、进一步可选地,所述侧压辊升降控制单元还用于:

21、响应于接收到所述正面单面涂布指令或所述双面涂布指令,控制所述至少一个侧压辊下降,以使所述两个侧压辊之间的基材受压,且部分与所述凹版辊相接;

22、并响应于接收到所述背面单面涂布指令,控制所述至少一个侧压辊上升,以使所述两个侧压辊之间的基材与所述凹版辊间隙设置。

23、可选地,所述正面涂布机构和所述背面涂布机构之间,设有第一导辊;所述第一导辊与所述背面涂布机构相邻布置;

24、所述装置还包括:导辊升降控制单元,用以调整所述第一导辊的高度。

25、进一步可选地,所述导辊升降控制单元还用于:

26、响应于接收到所述背面单面涂布指令或所述双面涂布指令,控制所述第一导辊下降至第一位置,以使所述基材与处于运行状态的背面涂布机构相接触;

27、响应于接收到所述正面单面涂布指令,控制所述第一导辊上升至第二位置,以使所述基材与所述背面涂布机构间隙设置。

28、可选地,所述正面涂布机构和所述背面涂布机构,分别包括一架台,并分别通过相应的架台与所述装置的主体框架可拆卸连接。

29、本申请的一种涂布装置,通过设有背面涂布机构120和正面涂布机构110,实现同装置一次性双面整合涂布,简化工序、操作简便快捷。并通过背面涂布机构120,布设于正面涂布机构110的上方,且相对正面涂布机构110位于基材40传输的下游工位,实现装置的空间优化布局,提高了空间利用率。

30、还设置通过正面涂布机构110对基材正面进行涂布,通过背面涂布机构120对基材背面进行涂布。在运行时,当接收到正面单面涂布指令时,自动控制进行正面涂布,而不进行背面涂布;当接收到背面单面涂布指令时,自动控制进行背面涂布,而不进行正面涂布;当接收到双面涂布指令时,自动控制进行双面涂布,即实现一次性双面涂布。从而能够实现单、双面涂布模式的快速且自动的切换,有效提高了应用的灵活性和普适性。

31、此外,由于正、背面涂布机构均采用凹版涂布机构,不仅涂布效率高,而且成膜质量好,附着力佳,从而能够提高单、双面涂布的效率和质量,实现高品质高功能性薄膜的制备。

32、本申请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申请而了解。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正面涂布机构、背面涂布机构、多个导辊和模式控制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版涂布机构,包括:用于容置浆料的液槽;与所述浆料部分接触的凹版辊,所述凹版辊上设有凹槽图案;和,刮刀,用于刮除所述凹版辊上的部分浆料。

3.根据权利要求2 所述的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版涂布机构为所述正面涂布机构,所述凹版涂布机构还包括:背辊,定位于所述凹版辊的上方;以及,背辊升降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背辊的升降。

4.根据权利要求3 所述的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辊升降控制单元还用于:

5.根据权利要求3 所述的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版涂布机构还包括:压力控制单元;所述压力控制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背辊的实际压力值,并响应于所述实际压力值与目标压力值的差值绝对值大于阈值,控制所述背辊升降控制单元运行,以将所述实际压力值调整为所述目标压力值。

6.根据权利要求2 所述的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版涂布机构为所述正面涂布机构,所述凹版涂布机构还包括:

>7.根据权利要求6 所述的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压辊升降控制单元还用于:

8.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涂布机构和所述背面涂布机构之间,设有第一导辊;所述第一导辊与所述背面涂布机构相邻布置;所述装置还包括:导辊升降控制单元,用以调整所述第一导辊的高度。

9.根据权利要求8 所述的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辊升降控制单元还用于:

10.根据权利要求1-9 任一项所述的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正面涂布机构和所述背面涂布机构,分别包括一架台,并分别通过相应的架台与所述装置的主体框架可拆卸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正面涂布机构、背面涂布机构、多个导辊和模式控制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的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版涂布机构,包括:用于容置浆料的液槽;与所述浆料部分接触的凹版辊,所述凹版辊上设有凹槽图案;和,刮刀,用于刮除所述凹版辊上的部分浆料。

3.根据权利要求2 所述的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版涂布机构为所述正面涂布机构,所述凹版涂布机构还包括:背辊,定位于所述凹版辊的上方;以及,背辊升降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背辊的升降。

4.根据权利要求3 所述的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辊升降控制单元还用于:

5.根据权利要求3 所述的涂布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版涂布机构还包括:压力控制单元;所述压力控制单元,用于获取所述背辊的实际压力值,并响应于所述实际压力值与目标压力值的差值绝对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宗宝欧阳俊波乔静龙云波李莲花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淇新智能装备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