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暖通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气源热泵系统、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1、空气源热泵具有安全高效、节能环保等特点;但是在严寒及寒冷地区,由于温度过低,使得空气源热泵在使用过程中存在能效比低、热泵压缩比大、压缩机排气温度高等缺点,影响空气源热泵在低温环境下运行的稳定性,这使得空气源热泵作为绿色节能设备在寒冷地区的推广受到极大的阻碍。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空气源热泵系统、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空气源热泵在温度较低的环境下运行时,存在能效比低、运行稳定性差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空气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源热泵系统包括第一循环模块、第二循环模块、复合换热器以及喷气增焓模块;所述第一循环模块与所述第二循环模块通过所述复合换热器连接,所述喷气增焓模块设置于所述复合换热器的制冷剂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循环模块之间,所述喷气增焓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循环模块的压缩机连接。
3、可选地,所述第一循环模块包括第一压缩机、四通阀、第一换热器、第一电磁阀、干燥器以及第一汽液分离器;其中:
4、所述第一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四通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四通阀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磁阀的第二端通过所述干燥器与所述复合换热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复合换热器的第二端与所述四通阀的第三端连接,所述
5、可选地,所述第二循环模块包括第二压缩机、第二汽液分离器、第一电子膨胀阀以及第二换热器;其中:
6、所述第二压缩机的排气口与所述第二汽液分离器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汽液分离器的第二端与所述复合换热器的第三端连接,所述复合换热器的第四端通过所述喷气增焓模块与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换热器与所述第二压缩机的进气口连接,所述喷气增焓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压缩机的吸气口连接;其中,所述复合换热器的第三端与第四端位于同一侧。
7、可选地,所述喷气增焓模块包括经济器以及第二电子膨胀阀;其中:
8、所述经济器的第一端与所述复合换热器的第四端连接,所述经济器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与所述复合换热器的第四端连接,所述经济器的第三端与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经济器的第四端与所述第二压缩机的吸气口连接。
9、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空气源热泵系统控制方法,所述空气源热泵系统控制方法应用于如上所述的空气源热泵系统,所述空气源热泵系统控制方法包括:
10、控制第一循环模块运行,并判断当前运行模式是否为制热模式;
11、若当前运行模式为制热模式,则控制第二循环模块以及所述喷气增焓模块运行。
12、可选地,所述控制第二循环模块以及所述喷气增焓模块运行包括:
13、控制所述第二循环模块运行,并将所述第一循环模块中的四通阀换向为制热状态;
14、检测室外温度,并判断所述室外温度是否低于预设温度;
15、若所述室外温度低于预设温度,则控制所述喷气增焓模块运行。
16、可选地,所述控制第一循环模块运行包括:
17、判断当前运行模式是否为制冷模式;
18、若当前运行模式为制冷模式,则控制所述第一循环模块运行,并将所述第一循环模块中的四通阀换向为制冷状态。
19、可选地,所述控制第一循环模块运行包括:
20、判断当前运行模式是否为热水模式;
21、若当前运行模式为热水模式,则控制所述第一循环模块运行,并将所述第一循环模块中的四通阀换向为制热状态。
2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空气源热泵系统控制方法的步骤。
23、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空气源热泵系统控制方法的步骤。
24、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空气源热泵系统、控制方法、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所述空气源热泵系统包括第一循环模块、第二循环模块、复合换热器以及喷气增焓模块;所述第一循环模块与所述第二循环模块通过所述复合换热器连接,所述喷气增焓模块设置于所述复合换热器的制冷剂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循环模块之间,所述喷气增焓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循环模块的压缩机连接。通过设置第一循环模块与第二循环模块组成复叠式空气源热泵,使得能够提高低温环境下的能效比,同时,为了保证复叠式空气源热泵在低温环境下运行的稳定性,进一步增加了喷气增焓模块来降低压缩机的排气温度,从而提高了在低温环境下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源热泵系统包括第一循环模块、第二循环模块、复合换热器以及喷气增焓模块;所述第一循环模块与所述第二循环模块通过所述复合换热器连接,所述喷气增焓模块设置于所述复合换热器的制冷剂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循环模块之间,所述喷气增焓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循环模块的压缩机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模块包括第一压缩机、四通阀、第一换热器、第一电磁阀、干燥器以及第一汽液分离器;其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循环模块包括第二压缩机、第二汽液分离器、第一电子膨胀阀以及第二换热器;其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增焓模块包括经济器以及第二电子膨胀阀;其中:
5.一种空气源热泵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源热泵系统控制方法应用于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源热泵系统,所述空气源热泵系统控制方法包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源热泵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第二循环模块以及所述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源热泵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第一循环模块运行包括: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气源热泵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第一循环模块运行包括: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和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源热泵系统控制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空气源热泵系统控制方法的步骤。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源热泵系统包括第一循环模块、第二循环模块、复合换热器以及喷气增焓模块;所述第一循环模块与所述第二循环模块通过所述复合换热器连接,所述喷气增焓模块设置于所述复合换热器的制冷剂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循环模块之间,所述喷气增焓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第二循环模块的压缩机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循环模块包括第一压缩机、四通阀、第一换热器、第一电磁阀、干燥器以及第一汽液分离器;其中: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循环模块包括第二压缩机、第二汽液分离器、第一电子膨胀阀以及第二换热器;其中: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气源热泵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气增焓模块包括经济器以及第二电子膨胀阀;其中:
5.一种空气源热泵系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源热泵系统控制方法应用于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晨涛,刘金喜,张恩泉,陈斌,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