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救灾用便携式储能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625644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28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救灾用便携式储能装置,包括储能电池包和防护壳,储能电池包设置在防护壳内,所述防护壳后侧中部设有背垫,所述背垫后侧面的左右两侧连接有盖面,所述盖面与防护壳后侧面之间形成空腔,空腔内部设有背带,所述盖面靠近背垫的一侧边与背垫可转动连接,其余三侧边可以打开将背带取出;所述防护壳前侧设有太阳能发电板,用于为储能电池包充电,所述太阳能发电板角度可调。本技术在防护壳背面两侧设置可打开的空腔,内部放置背带,方便通过背带进行携带,不携带时又可以对背带进行收纳,方便使用,防护壳前侧设置太阳能发电板,可以为储能电池补充电能,从而避免在野外救援时电量不足,满足救灾救援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储能装置,具体是指一种救灾用便携式储能装置


技术介绍

1、储能装置一般指储能电源,在消防救援、救灾工作过程中多数工具都需要用电,且户外救援工作中无法直接连接市电,因此储能电源在救援工作中必不可少。

2、现有技术中的储能电源包括电池包和防护壳,电池包背固定在防护壳内,防护壳上设置提手方便携带,但是较大容量的储能电源重量不容小觑,采用手提方式进行携带十分费力,可能会影响救援人员的行进速度;且现有技术中的储能电源基本都没有设置其他充电结构,户外充电不便,储能电源电量耗尽后便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救灾用便携式储能装置。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救灾用便携式储能装置,包括储能电池包和防护壳,储能电池包设置在防护壳内,所述防护壳后侧中部设有背垫,所述背垫后侧面的左右两侧连接有盖面,所述盖面与防护壳后侧面之间形成空腔,空腔内部设有背带,所述盖面靠近背垫的一侧边与背垫可转动连接,其余三侧边可以打开将背带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救灾用便携式储能装置,包括储能电池包(1)和防护壳(2),储能电池包(1)设置在防护壳(2)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2)后侧中部设有背垫(3),所述背垫(3)后侧面的左右两侧连接有盖面(4),所述盖面(4)与防护壳(2)后侧面之间形成空腔(5),空腔(5)内部设有背带(6),所述盖面(4)靠近背垫(3)的一侧边与背垫(3)可转动连接,其余三侧边可以打开将背带(6)取出;所述防护壳(2)前侧设有太阳能发电板(20),用于为储能电池包(1)充电,所述太阳能发电板(20)角度可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灾用便携式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垫(3)内填充有缓冲...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救灾用便携式储能装置,包括储能电池包(1)和防护壳(2),储能电池包(1)设置在防护壳(2)内,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壳(2)后侧中部设有背垫(3),所述背垫(3)后侧面的左右两侧连接有盖面(4),所述盖面(4)与防护壳(2)后侧面之间形成空腔(5),空腔(5)内部设有背带(6),所述盖面(4)靠近背垫(3)的一侧边与背垫(3)可转动连接,其余三侧边可以打开将背带(6)取出;所述防护壳(2)前侧设有太阳能发电板(20),用于为储能电池包(1)充电,所述太阳能发电板(20)角度可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灾用便携式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垫(3)内填充有缓冲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救灾用便携式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腔(5)前后两侧壁上远离背垫(3)的三侧边均设有磁吸边框(7),前后两磁吸边框(7)相互吸引,将空腔(5)封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救灾用便携式储能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带(6)两端均与防护壳(2)后侧面固定连接,且连接处位于空腔(5)内部上下两端,所述盖面(4)上对应于背带(6)的两端设有缺口(8),背带(6)取出后,其两端被限位在对应的缺口(8)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尚武徐雷鸣吴建湘张少平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鼎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