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家用电器,具体涉及一种吹风附件及吹风机。
技术介绍
1、为了在头发打湿或清洁之后尽快吹干,市场上出现了多种多样的吹风机。吹风机利用风机可以产生吹向头发的气流,头发在气流的作用下能够被加速吹干,从而带来诸多便捷。
2、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同时对生活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人们在追求发丝能够被加速吹干的同时,也追求吹风机不会对发丝造成损伤以对发丝养护,使得市面上的吹风机出现了各种各样与之想适配的吹风附件,以达到不同的功能。
3、现有技术中,市面上为了达到对发丝不会有损伤和柔顺的目的,大多采用梳齿状的吹风附件连接吹风机。但是,因为现有的吹风机吹出来的风都是和发丝的自然状态保持正交状态,会在吹风时造成发丝飞翘的情况。即使有梳齿来进行辅助打理,也难以避免发丝出现飞翘,进而导致发丝受损。
4、因此,有必要对现有技术予以改良以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所述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因此,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解决使用吹风附件的吹风机会造成发丝飞翘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吹风附件,适于连接在吹风机本体的出风口上,包括:
3、壳体,具有与所述出风口连接的进风部和与所述进风部连通的出风部;以及
4、第一导流组件,设置于所述出风部处;所述第一导流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导流件,相邻两个所述第一导流件之间形成有出风流道;每个所述第一导流件包括靠近所述出风部设置的导向部,
5、其中,每个所述导向部具有弧形导向面,所述弧形导向面适于引导由所述出风流道流出的气流沿所述第一导流件的外表面流动。
6、进一步地,所述进风部的进风面积与所述出风部的出风面积比的范围是0.5:1~2:1,或所述出风部的出风面积与所述进风部的进风面积比的范围是0.5:1~2:1。
7、进一步地,所述弧形导向面倾斜设置,所述弧形导向面的任意一条切线与所述第一导流件的外表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8、进一步地,所述弧形导向面的任意一条切线与所述第一导流件的外表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流件的外表面上沿第一方向排布有若干凸起部,相邻两个所述凸起部之间形成导流槽,所述导流槽适于导向所述气流的流向;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平行。
10、进一步地,所述凸起部的凸起高度从所述出风流道的出口向远离所述出风流道的出口方向逐渐减小。
11、进一步地,所述凸起部最高处大于0.5mm;
12、沿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所述壳体具有顶部,所述凸起部的顶部低于所述壳体的顶部。
13、进一步地,所述吹风附件还包括第二导流组件,所述第二导流组件包括第二导流件;沿所述气流的流向,所述第二导流件位于所述第一导流件的后侧;
14、所述第二导流件具有弧形表面,所述弧形表面适于将所述气流导向至第二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为远离所述吹风机本体的方向。
15、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具有与所述进风部连通的第一腔室及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出风部的第二腔室第一腔室,沿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的高度比的范围为0.5:1~2:1。
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的高度比为1:1。
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腔室的高度范围为10~40mm,所述第二腔室的高度范围为10~40mm。
18、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腔室的高度范围为15~25mm。
19、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和/或第一导流件内形成有缓冲腔,所述缓冲腔适于减缓所述气流传递至所述壳体和/或第一导流件的能量。
20、进一步地,所述吹风附件还包括分流件,所述分流件设置于所述进风部,适于将自所述进风部进入至所述壳体内的气流分流至所述出风部处。
21、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吹风机,包括:
22、吹风附件;以及
23、吹风机本体,具有适于吹出气流的出风口,所述吹风附件安装在所述出风口上;
24、其中,所述吹风附件为上述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吹风附件。
2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优点:本申请提供的吹风附件通过设置有壳体以及第一导流组件,壳体具有与吹风机本体的出风口连接的进风部和与进风部连通的出风部,第一导流组件设置在出风部处,第一导流组件包括至少两个第一导流件,相邻两个第一导流件之间形成有出风流道;每个第一导流件包括靠近出风部设置的导向部,吹风机本体在工作模式下产生的气流可以经过进风部进入至出风流道内,并经导向部的导向流向至壳体外,以对吹风附件旁的发丝进行吹干。并且每个导向部具有弧形导向面,使得进入至出风流道内的气流能够在弧形导向面的导向作用下流出时,且能够沿第一导流件的外表面流动,以形成康达效应,使得发丝能够贴合第一导流件的外表面;
26、同时,在吹风机本体处于工作模式时,其可产生热气流,热气流能够对吹风附件进行加热,以使得发丝在贴合第一导流件的外表面时,第一导流件的外表面能够对发丝进行烫熨,进而达到在吹干发丝的同时能够使得发丝整体柔顺,从而避免直接将气流吹向至发丝上而造成的发丝飞翘的情况发生。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吹风附件,适于连接在吹风机本体的出风口上,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部的进风面积与所述出风部的出风面积比的范围是0.5:1~2:1,或所述出风部的出风面积与所述进风部的进风面积比的范围是0.5:1~2: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导向面的任意一条切线与所述第一导流件的外表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吹风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导向面倾斜设置,且相邻两个所述导向部的弧形导向面同向设置,以形成所述出风流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件的外表面上沿第一方向排布有若干凸起部,相邻两个所述凸起部之间形成导流槽,所述导流槽适于导向所述气流的流向;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平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吹风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的凸起高度从所述出风流道的出口向远离所述出风流道的出口方向逐渐减小。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吹风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最高处大于0.5mm;
9.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吹风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内具有与所述进风部连通的第一腔室及连通所述第一腔室和所述出风部的第二腔室,沿所述壳体的高度方向,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的高度比的范围为0.5:1~2:1。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吹风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二腔室的高度比为1:1。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吹风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腔室的高度范围为10~40mm,所述第二腔室的高度范围为10~40mm。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吹风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腔室的高度范围为15~25mm。
13.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吹风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和/或第一导流件内形成有缓冲腔,所述缓冲腔适于减缓所述气流传递至所述壳体和/或第一导流件的能量。
14.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吹风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附件还包括分流件,所述分流件设置于所述进风部,适于将自所述进风部进入至所述壳体内的气流分流至所述出风部处。
15.一种吹风机,其特征在于,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吹风附件,适于连接在吹风机本体的出风口上,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风部的进风面积与所述出风部的出风面积比的范围是0.5:1~2:1,或所述出风部的出风面积与所述进风部的进风面积比的范围是0.5:1~2:1。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导向面的任意一条切线与所述第一导流件的外表面之间的夹角为锐角。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吹风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导向面倾斜设置,且相邻两个所述导向部的弧形导向面同向设置,以形成所述出风流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吹风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件的外表面上沿第一方向排布有若干凸起部,相邻两个所述凸起部之间形成导流槽,所述导流槽适于导向所述气流的流向;其中,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壳体的长度方向平行。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吹风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的凸起高度从所述出风流道的出口向远离所述出风流道的出口方向逐渐减小。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吹风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凸起部最高处大于0.5mm;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吹风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吹风附件还包括第二导流组件,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振杰,唐宏旭,胡国华,熊杰,
申请(专利权)人:追觅创新科技苏州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