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用材料,特别涉及一种生物合成可注射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在肠瘘修复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1、肠瘘是指肠管之间、肠管与其他脏器或者体外出现病理性通道,造成肠内容物流出肠腔,引起感染和器官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其原因可以是先天性的发育缺损,也可以是后天性的炎症、肿瘤、外伤及手术并发症。其中,以手术后并发的肠外瘘最为常见,约占所有肠瘘的75%~85%,且这类肠瘘常较严重和复杂,是胃肠外科常见的急症,发生率2%-40%,病情危急,死亡率可高达36%,是胃肠外科患者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发病早期症状隐匿,但消化液的外渗可引起严重不良反应,一旦进展其病情又迅速恶化,治疗时间窗短,治疗难度大,是胃肠外科医生面临的一大难题。
2、瘘口是肠瘘发生的关键因素,肠瘘的治疗的重点是设法闭合瘘口,在临床上对难以自行愈合的瘘口通常采用介入性的疗法,早期一般是进行手术缝合,而出现严重的水肿和腹腔粘连时则需要进行转流性肠造口或者肠道切除。而以手术缝合的方式对瘘口进行治疗不仅耗时费力,还不可避免的对组织穿刺造成二次伤害,增加了术后感染风险。相比传统缝线,生物粘合剂具有使用便利,操作省时及能预防术后并发症等诸多优势。但由于肠道存在强腐蚀性消化液,以及大量的动态体液交换和分泌,对修复材料的抗腐蚀性和粘合性能等提出更高的特殊要求,导致粘合剂的应用受到限制,目前尚无理想的生物材料能实现肠瘘的理想封堵以及修复。
3、理想生物粘合剂应满足以下要求:1)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无毒性;2)与湿润组织/器官形成牢固粘结;3)适宜的机械
4、综上所述,临床已应用生物粘合剂均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如湿粘性差、不耐消化液腐蚀、质地硬、存在过敏等并发症,无法同时满足应用过程中的所有要求。因此,亟需开发一种使用方便、湿态下高粘附、耐消化液腐蚀的生物粘合剂实现对肠瘘的封堵以及修复。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生物合成可注射粘合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在肠瘘修复中的应用。具体的,本专利技术利用3-羟基丁酸和中长链不饱和羟基脂肪酸单体的共聚物(p(3hb-co-3ha))材料的生物学效应进行功能化构建,开发了一款快速固化、柔韧性好、粘附性强、抗消化液腐蚀且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和降解性能的生物合成可注射粘合剂,并方便与内窥镜结合用于微创手术,为肠瘘修复提供创新、高效的解决方案。
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合成可注射粘合剂,所述生物合成可注射粘合剂包含组分a、组分b、组分c、组分d;
3、所述组分a为3-羟基丁酸和中长链不饱和羟基脂肪酸单体的共聚物;
4、所述组分b为交联剂,所述交联剂为双巯基化合物;
5、所述组分c为光引发剂,所述光引发剂为2-羟基-4-(2-羟乙氧基)-2-甲基苯丙酮、苯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亚磷酸锂、安息香双甲醚、二苯甲醚中的任意一种;
6、所述组分d为溶剂,所述溶剂为乙酸乙酯、叔丁醇、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丙酮中的任意一种。
7、进一步的,所述中长链不饱和羟基脂肪酸单体的链长为八碳至十三碳中的任意一种。
8、优选地,所述链长为八碳、十一碳、十三碳中的任意一种。
9、进一步的,所述双巯基化合物为二硫苏糖醇、双巯基聚乙二醇中的任意一种,其中双巯基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为200、400、1k、2k中的任意一种。
10、优选地,所述双巯基化合物为二硫苏糖醇。
11、进一步的,所述不饱和的羟基脂肪酸单体占所述组分a的摩尔百分比为10%~99%,可以为10%、15%、27%、34%、40%、48%、56%、67%、75%、80%、87%、94%、99%,优选为40-70%。
12、进一步的,所述组分a占所述生物合成可注射粘合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0%~80%,可以为10%、15%、20%、25%、30%、35%、40%、45%、50%、55%、60%、65%、70%、75%、80%,优选为20%-50%。
13、进一步的,所述组分b占所述生物合成可注射粘合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20%,可以为1%、2%、3%、5%、7%、10%、12%、14%、16%、18%、20%,优选为1%-5%。
14、进一步的,所述组分c占所述生物合成可注射粘合剂的重量百分比为0.01%~2%,可以为0.01%、0.03%、0.05%、0.1%、0.2%、0.3%、0.5%、0.7%、1%、1.2%、1.5%、2%,优选为0.05%-0.5%。
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生物合成可注射粘合剂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6、(1)将所述组分a溶于所述组分d中,得到pha成胶前驱液;
17、(2)向步骤(1)所述pha成胶前驱液加入所述组分b和组分c,得到生物合成可注射粘合剂。
18、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所述生物合成可注射粘合剂在制备软组织损伤修复材料中的应用。
19、进一步的,所述软组织损伤修复优选为肠瘘修复。
20、综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达到了以下技术效果:
21、1.相对于传统的粘合剂存在因吸收体液溶胀而粘合失效的缺陷,本申请的生物合成可注射粘合剂经光交联原位固化后与组织紧密粘附,并形成疏水有机凝胶网络,能够有效抵御因体液浸润而发生的过度溶胀,降低了压迫周围组织、神经以及粘合力减弱甚至粘合剂脱落的风险,保证了其在应用过程中的长期稳定性。
22、2.相对于传统粘合剂界面化学共价粘附的机理,本申请的生物合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合成可注射粘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合成可注射粘合剂包含组分A、组分B、组分C、组分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合成可注射粘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长链不饱和羟基脂肪酸单体的链长为八碳至十三碳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物合成可注射粘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巯基化合物为二硫苏糖醇、双巯基聚乙二醇中的任意一种,其中双巯基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为200、400、1k、2k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合成可注射粘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饱和的羟基脂肪酸单体占组分A的摩尔百分比为10%-9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合成可注射粘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A占所述生物合成可注射粘合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0%~8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合成可注射粘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B占所述生物合成可注射粘合剂的重量百分比为1%-20%。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合成可注射粘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分C占所述生物合成可注射粘合剂的重量百分比为0.01%-2%。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合成可注射粘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生物合成可注射粘合剂包含组分a、组分b、组分c、组分d;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合成可注射粘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长链不饱和羟基脂肪酸单体的链长为八碳至十三碳中的任意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生物合成可注射粘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巯基化合物为二硫苏糖醇、双巯基聚乙二醇中的任意一种,其中双巯基聚乙二醇的分子量为200、400、1k、2k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生物合成可注射粘合剂,其特征在于,所述不饱和的羟基脂肪酸单体占组分a的摩尔百分比为10%-9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合成可注射粘合剂,其特征在...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