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led显示,特别是涉及一种led显示载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1、本技术方案涉及一种透明的led显示装置,如led透明屏幕,现有技术中常见的led透明屏幕为led线屏,led线屏由led显示条一行行排列、以及支撑组件组成。现有技术中还公开一种打孔的led透明屏,如专利cn114863868b公开了一种led载板及其显示设备,可以实现led透明显示,但是打孔的透明屏为了实现更好的透明显示效果,往往孔与孔之间的间距较小,布线空间也就较小,限制了线路的过电流能力,这就导致透明屏远端电压衰减,从而表现出色彩与亮度不均衡,所以这方面也限制了大透明屏方案的实现。
2、除此之外,现有技术中的布线结构下相邻两灯珠rgb排列不一致(如图14),这种不一致必然导致的灯珠色彩显示的不一致,而且人眼很容易识别这种显示的不一致性,所以现有技术中的布线结构对视觉效果的影响比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三种技术方案。
2、第一种技术方案为一种led显示载板,本技术方案中记载了led显示载板的背面设置有加强过电流能力的强化导电部,强化导电部与对应的vdd供电线、gnd电性连接,以此来增强vdd供电线、gnd电性的过电流能力,从而解决了因过电流能力差而导致led显示色彩与亮度不均衡的技术问题。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led显示载板还包含罩体,强化导电部被罩体覆盖在led显示载板的背面且罩体内部灌胶,把强化导电部与vdd供电线、gnd线胶
3、第二种技术方案为一种led显示载板,本技术方案中记载的led显示载板的布线结构之上设置了强化导电部以及覆盖在强化导电部之上的罩体,在本技术方案的这种结构不但解决了led显示载板的过电流能力而且所有灯珠(或叫led发光体)内部的rgb排列相同,不存在灯珠色彩显示不一致的问题。
4、第三种技术方案为包含第一种技术方案或第二种技术方案的一种显示装置。
5、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种技术方案:一种led显示载板,包含led显示载板与强化导电部,所述的led显示载板由多个载板单元组合而成。所述的载板单元包含镂空区与实体区域,当多个所述载板单元组合时相邻载板单元对应位置的镂空区可组合形成一个完整的贯穿孔。
6、进一步地,所述载板单元实体区域的背面设置有第一类子连接线,多条所述的第一类子连接线组合导通形成第一类连接线,多个所述的载板单元排列组合形成第一类连接线导通的led显示载板;所述载板单元实体区域的正面用于设置led发光体。
7、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强化导电部设置在所述第一类连接线之上并与之电性连接,用于加强所述第一类连接线的过电流能力。
8、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led显示载板还包含罩体,所述的罩体把所述强化导电部罩在所述led显示载板的背面。
9、本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罩体与所述强化导电部之间设置有绝缘胶。
10、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类连接线包含vdd供电线与gnd线,所述的vdd供电线与gnd线之上各设置有所述的强化导电部并与之电性连接。
11、进一步地,所述载板单元实体区域的正面设置有第二类子连接线,多条所述的第二类子连接线组合导通形成第二类连接线,所述的第二类连接线为数据信号线。
12、进一步地,所述载板单元实体区域的正面还设置有第一电极引脚、第二电极引脚与第三电极引脚;所述的第一电极引脚与所述vdd供电线电性连接,所述的第二电极引脚与所述gnd线电性连接,所述的第三电极引脚与数据信号线电性连接。
13、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种技术方案:一种led显示载板,包含强化导电部,所述的led显示载板由多个载板单元组合而成,所述的载板单元包含第一载板单元与第二载板单元。
14、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载板单元实体区域背面的第一类子连接线为vdd供电线,所述的第二载板单元实体区域背面的第一类子连接线为gnd线。所述的vdd供电线与gnd线之上各设置有所述的强化导电部并与之电性连接。
15、本实施例中,多个所述的第一载板单元组合形成一行或一列vdd供电线与数据信号线导通的第一子led显示载板;多个所述的第二载板单元组合形成一行或一列gnd线与数据信号线导通的第二子led显示载板,所述的第一子led显示载板与第二子led显示载板排列组合形成所述的led显示载板。
16、在更优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第一子led显示载板与第二子led显示载板交替排列组合形成所述的led显示载板。
17、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罩体把vdd供电线与所述vdd供电线之上设置的强化导电部罩在所述第一子led显示载板实体区域的背面;所述的第二罩体把gnd线与所述gnd线之上设置的强化导电部罩在所述第二子led显示载板实体区域的背面。
18、本专利技术的第三种技术方案为包含第一种技术方案或第二种技术方案的一种显示装置。
19、本专利技术一种led显示载板及显示装置,本技术方案中记载的led显示载板的背面设置加强过电流能力的强化导电部,强化导电部的设置加大了led显示载板的单边供电长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线路过长电压衰减而导致的远端led亮度减弱、色彩失真的技术问题。而且被罩体的设置进一步增强了led显示载板防水能力,上述的这些改进为大幅led透明屏的实现提供了硬件支撑。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LED显示载板,包含LED显示载板与强化导电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ED显示载板由多个载板单元组合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显示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ED显示载板还包含罩体,所述的罩体把所述强化导电部罩在所述LED显示载板的背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显示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罩体与所述强化导电部之间设置有绝缘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显示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类连接线包含VDD供电线与GND线,所述的VDD供电线与GND线之上各设置有所述的强化导电部并与之电性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显示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板单元实体区域的正面设置有第二类子连接线,多条所述的第二类子连接线组合导通形成第二类连接线,所述的第二类连接线为数据信号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LED显示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板单元实体区域的正面还设置有第一电极引脚、第二电极引脚与第三电极引脚;
7.一种LED显示载板,包含强化导电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ED显示载板由多个载板单元组合而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LED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子LED显示载板与第二子LED显示载板交替排列组合形成所述的LED显示载板。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LED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ED显示载板还包含罩体,所述的罩体包含第一罩体与第二罩体;
1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含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LED显示载板或权利要求7-9任一所述的LED显示载板。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led显示载板,包含led显示载板与强化导电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ed显示载板由多个载板单元组合而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显示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led显示载板还包含罩体,所述的罩体把所述强化导电部罩在所述led显示载板的背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显示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罩体与所述强化导电部之间设置有绝缘胶。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led显示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类连接线包含vdd供电线与gnd线,所述的vdd供电线与gnd线之上各设置有所述的强化导电部并与之电性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led显示载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载板单元实体区域的正面设置有第二类子连接线,多条所述的第二类子连接线组合导通形成第二类连接线,所述的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袁楚卓,陈都,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美矽微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