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河海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容能理论的软土渐进破坏蠕变本构模型构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62492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容能理论的软土渐进破坏蠕变本构模型构建方法,针对所采集的软土试样,进行三轴剪切试验、变荷载卸载渐进破坏试验,获得不同应力状态下恒载蠕变曲线,基于软土试样的恒载蠕变曲线,结合容能理论,构建软土渐进破坏蠕变本构模型。本发明专利技术所设计的变荷载卸载渐进破坏过程更符合实际地下工程开挖建设全寿命周期的特点,可以解决现场取样具有空间变异性,以及很难获得完全相同的土样的缺陷,所建立的渐进破坏蠕变本构模型为更准确预测隧道等地下工程全寿命的变形安全提供了新理论和新途径。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对隧道等地下工程的全寿命周期变形设计和施工安全管控具有很好的推广利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工程施工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容能理论的软土渐进破坏蠕变本构模型构建方法


技术介绍

1、软土层中隧道工程等地下工程全寿命变形安全预测不准,主要是软土的流变机理及规律不清楚,而且常规的蠕变试验需要很多组土样,但由于现场土样具有明显的空间变异性,很难获得完全相同的土样,土的流变性与岩石流变性有本质的区别,很难采用岩石试样的蠕变试验方法。

2、本专利技术基于软土内结构塑性理论,提出容能思想,提出了基于改进传统应变控制式三轴剪切仪的软土渐进破坏试验方法,建立了通过一个土样渐进破坏试验获取不同应力状态蠕变本构方程的方法,构建能精确预测不同软土层隧道等地下工程流变变形的软土渐进破坏蠕变本构模型,为更精确预测软土层隧道等地下工程全寿命动态环境下变形安全提供了理论基础。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容能理论的软土渐进破坏蠕变本构模型构建方法,能够为隧道工程等地下工程位移安全预测预警、控制管理和支护结构设计作指导。

2、为实现以上功能,本专利技术设计一种基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容能理论的软土渐进破坏蠕变本构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目标软土层,执行如下步骤S1-步骤S4,构建软土渐进破坏蠕变本构模型,完成软土层及地下结构流变变形的预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容能理论的软土渐进破坏蠕变本构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的变荷载卸载渐进破坏试验的具体步骤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容能理论的软土渐进破坏蠕变本构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设计值σ2的取值范围为0.7~1.0σmax,且大于需要推求的最大恒载蠕变应力值σ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容能理论的软土渐进破坏蠕...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容能理论的软土渐进破坏蠕变本构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针对目标软土层,执行如下步骤s1-步骤s4,构建软土渐进破坏蠕变本构模型,完成软土层及地下结构流变变形的预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容能理论的软土渐进破坏蠕变本构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的变荷载卸载渐进破坏试验的具体步骤如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容能理论的软土渐进破坏蠕变本构模型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设计值σ2的取值范围为0.7~1.0σmax,且大于需要推求的最大恒载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才华于瀚森杨知凡邱志康
申请(专利权)人:河海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