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线束扣位功能的新型集成母排隔离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2448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27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带线束扣位功能的新型集成母排隔离板,包括:隔离板本体,隔离板本体上设有一排泄漏引导孔,泄漏引导孔前后侧分别横向设有至少两个用于固定线束的扣体,扣体内部具有横向通孔,扣体顶部设有将其分割为第一扣件与第二扣件并呈倾斜状以使线束倾斜置入其内的过线口;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隔离板本体上设置扣体,并在扣体上设置过线口,当线束横向置于隔离板本体上需要置于扣体内时,将扣体位置的一段线束倾斜并与过线口一样的倾斜状态,并通过过线口置于扣体上的横向通孔内,然后将线束拉直,当隔离板本体发生震动引起线束上下移动也不会导致线束与扣体发生脱离,使得线束具有较好固定效果,保证线束固定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隔离板相关,特别涉及一种带线束扣位功能的新型集成母排隔离板


技术介绍

1、隔离板是储能电池和动力电池上不可缺少的核心部件,往往影响着产品的可靠性与安全性,因此隔离板的结构设计成为储能设备上重要环境。

2、中国专利cn215387152u公开了一种多功能线束隔离板,参照中国专利cn215387152u中附图1与附图4所示,多功能线束隔离板包括线束隔离板单体3,所述线束隔离板单体3包括固定扣31和避让孔32,每个所述避让孔32的两侧分别设有一个用于固定线束的限位卡34,所述限位卡包括第一限位卡341和第二限位卡342,第一限位卡和第二限位卡在一方向上均呈l型,所述第一限位卡和第二限位卡对应的l型与所述线束隔离板单体的底壁共同形成的开口分别呈相对设置。由中国专利cn215387152u中附图4所示,第一限位卡341和第二限位卡342是错开设计的,多根单独的线束通过第一限位卡和第二限位卡固定后,当隔离板发生震动就会引发线与第一限位卡和第二限位卡发生脱离现象,并不能对线束起到较好的固定效果,为此,如何设计出一种能够稳定固定线束的隔离板成为急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线束扣位功能的新型集成母排隔离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离板本体,所述隔离板本体上设有一排泄漏引导孔,所述泄漏引导孔前后侧分别横向设有至少两个用于固定线束的扣体,所述扣体内部具有横向通孔,扣体顶部设有将其分割为第一扣件与第二扣件并呈倾斜状以使线束倾斜置入其内的过线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线束扣位功能的新型集成母排隔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件上部的后端与第二扣件上部的前端左右正对或者第一扣件上部的后端位于第二扣件上部前端的后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带线束扣位功能的新型集成母排隔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体呈倒置的U型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线束扣位功能的新型集成母排隔离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隔离板本体,所述隔离板本体上设有一排泄漏引导孔,所述泄漏引导孔前后侧分别横向设有至少两个用于固定线束的扣体,所述扣体内部具有横向通孔,扣体顶部设有将其分割为第一扣件与第二扣件并呈倾斜状以使线束倾斜置入其内的过线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线束扣位功能的新型集成母排隔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件上部的后端与第二扣件上部的前端左右正对或者第一扣件上部的后端位于第二扣件上部前端的后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带线束扣位功能的新型集成母排隔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扣体呈倒置的u型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线束扣位功能的新型集成母排隔离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扣件上部的后侧面与第二扣件上部的前侧面平行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带线束扣位功能的新型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金荣
申请(专利权)人:国宣电气技术中山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