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汽车微震探测领域,尤其是一种无线车辆探测终端。
技术介绍
1、目前,在监狱、边防、公共安全等领域,需要对途径的车辆进行例行检查。其中,在对被检车辆内部是否藏匿有可疑人员进行检测时,需要驾乘人员先将被检车辆进行停靠,之后离开被检车辆,将被检车辆交由检测人员进行检测。当检测人员检测到被检车辆内存在生命特征或生命迹象时,便可确定被检车辆内部藏匿有可疑人员,进而采取相应措施,保障相应领域的安全。而在检查过程中,现有的检测设备普遍采用x射线或红外线探测生命体征,这些设备都不易在车体上布置,就会存在布置时间长,检测效率低的缺陷,而且由于红外线易受到外界的光照、温度等因素的影响,还会出现误报。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无线车辆探测终端。
2、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无线车辆探测终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前端设置有壳体通孔,所述壳体通孔内匹配安装有环形的磁吸件,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嵌在磁吸件中的震动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电池、处理震动加速度传感器所获取信息的控制线路板,所述震动加速度传感器、电池分别和控制线路板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线路板上设置有无线通讯模块,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与控制线路板电性连接的开关。
3、作为优选,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与控制线路板电性连接的显示屏。
4、作为优选,所述电池是可充电电池,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控制线路板电性连接的无线充电触点,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与控制线路板电性连接的充电指示灯。
5、作为优选,所述磁吸件是磁铁或与控制线路板电性连接的电磁吸盘。
6、作为优选,所述壳体是t型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相连接形成有内部空腔的上壳和下壳。
7、作为优选,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与控制线路板电性连接的毫米波雷达模块,所述毫米波雷达模块包括毫米波发射单元和毫米波接收单元,所述毫米波发射单元用于向车内发射毫米波,所述毫米波接收单元用于接收并处理由生命体反射回来的毫米波;所述毫米波雷达模块的输出端连接至控制线路板,并将检测到的毫米波数据发送至控制线路板。
8、作为优选,所述控制线路板上还设置有定位模块。
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该技术通过磁吸件能很便利的吸附在车体的不同位置上并通过震动加速度传感器来对车内是否存在生命体进行检测,减少了布置时间,并通过无线通信将检测结果信息和探测终端的位置信息传递给监控终端,而且还能同时在车体的不同部位分别设置,提高检测的准确度,在检测到有生命体存在时就能很清楚明了的获知生命体在车厢内所处的大致位置,提高了检测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线车辆探测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前端设置有壳体通孔,所述壳体通孔内匹配安装有环形的磁吸件,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嵌在磁吸件中的震动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电池、处理震动加速度传感器所获取信息的控制线路板,所述震动加速度传感器、电池分别和控制线路板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线路板上设置有无线通讯模块,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与控制线路板电性连接的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线车辆探测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与控制线路板电性连接的显示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线车辆探测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是可充电电池,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控制线路板电性连接的无线充电触点,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与控制线路板电性连接的充电指示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线车辆探测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吸件是磁铁或与控制线路板电性连接的电磁吸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线车辆探测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是T型壳体,所述壳体包括相连接形成有内部空腔的上壳和下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线车辆探测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线车辆探测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线路板上还设置有定位模块。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线车辆探测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前端设置有壳体通孔,所述壳体通孔内匹配安装有环形的磁吸件,所述壳体内设置有嵌在磁吸件中的震动加速度传感器,所述壳体内还设置有电池、处理震动加速度传感器所获取信息的控制线路板,所述震动加速度传感器、电池分别和控制线路板电性连接,所述控制线路板上设置有无线通讯模块,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与控制线路板电性连接的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线车辆探测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与控制线路板电性连接的显示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无线车辆探测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是可充电电池,所述壳体上设置有与控制线路板电性连接的无线充电触点,所述壳体上还设置有与控制线路板电性连接的充电指示灯。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青,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拓迈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