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斜拉桥建造,具体为一种斜拉桥主墩下塔柱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1、斜拉桥又称斜张桥,是将主梁用许多拉索直接拉在桥塔上的一种桥梁,是由承压的塔、受拉的索和承弯的梁体组合起来的一种结构体系。其可看作是拉索代替支墩的多跨弹性支承连续梁。其可使梁体内弯矩减小,降低建筑高度,减轻了结构重量,节省了材料。斜拉桥主要由索塔、主梁、斜拉索组成。
2、斜拉桥主墩下塔柱通过混凝土浇筑而成,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温度对混凝土有着极大的影响,高温环境下的混凝土可能会导致表层裂缝、裂缝等问题,而低温环境下的混凝土可能无法达到预期强度,影响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因此,如何有效的控制混凝土温度,保障混凝土质量,是本
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斜拉桥主墩下塔柱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温度对混凝土有着极大的影响,高温环境下的混凝土可能会导致表层裂缝、裂缝等问题,而低温环境下的混凝土可能无法达到预期强度,影响混凝土的使用寿命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斜拉桥主墩下塔柱施工方法,该斜拉桥主墩下塔柱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3、s1:施工准备:墩身施工所用模板、架体、小型机具及钢筋等材料通过吊车进行垂直运输;
4、s2:劲性骨架安装:劲性骨架第一次安装3.2m,以后每次安装1节,每节同该节段塔柱混凝土浇筑高度,在后续骨架安装前,先在前节骨架顶面四个角点放出测量控制点,同时校核
5、s3:钢筋绑扎:用全站仪在已经接长、加固的劲性骨架上测放出塔柱的纵、横向轴线,钢筋工根据纵、横向轴线在劲性骨架上焊接主筋定位框架,并在定位框架上准确标示出主筋设计位置,而后进行主筋机械接头连接,每一层箍筋由上而下绑扎,绑扎高度按每次混凝土浇筑高度进行,钢筋绑扎完成后在其内部呈s形焊接冷却管;
6、s4:模板安装:在承台项面放样塔柱四个角点,并用墨线弹出印记,找平塔柱模板底部,清除塔柱钢筋内杂物,模板进行吊装,两肢塔柱最外侧俯斜面模板拆除安装是采用手拉葫芦辅助,防止拆全部约束后自由摆动,且更便于安装就位;
7、s5:混凝土浇筑:混凝土采用泵车入模,混凝土的浇筑采用沿高度均匀分层连续推移的方式进行,混凝土采用插入式高频振动棒垂直点振方式振捣,振捣过程中应避免重复振捣,防止过振,在混凝土浇筑震荡后,通过水泵向冷却管内注入温水或者凉水,对混凝土进行温度调控;
8、s6: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成后,需衔接下一节段钢筋安装,本节模板暂不拆除,养护时在顶部铺设土工布,洒水养护,保证土工布处于湿润状态,待模板拆除提升后再包裹塑料薄膜养护。
9、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的模板是由面板、工字木梁、连接爪、背楞组成,模板外侧配备操作栏杆及防护栏杆,倒角处钢盒子与顺桥向模板固定使用。
10、优选的,所述步骤s2中的劲性骨架采取桁架结构,单肢采用4根立柱,骨架格构立柱采用∠160×160×16角钢做为主受力杆,立柱间连杆及缀杆均采用∠100×100×10角钢,立柱与立柱之间的桁架平连及斜连杆采用∠100×100×10角钢做为主平联,采用连接板焊接,焊缝为三面围焊。
11、优选的,所述劲性骨架在现场加工制作,分段运输吊装。为保证劲性骨架的加工精度,在专用台座上定型靠模制作,编号堆放,劲性骨架杆件先进行下料,并加工成吊装件,再吊装,杆件采用氧割下料。
12、优选的,所述钢筋采用hpb300-10、hrb400-16、20、32mm、hrb500-40mm,主筋直径为的钢筋。
13、优选的,所述钢筋在钢筋加工场下料加工成半成品,然后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安装或绑扎,钢筋垂直运输采用吊车吊装,钢筋加工均采用数控设备进行加工。
14、优选的,所述钢筋与模板之间设置有垫块,垫块强度大于使用部位的结构混凝土强度,钢筋混凝土构件底面采用梅花形垫块,立面采用绑扎圆饼形垫块或者梅花形垫块,垫块相互错开,分散设置在钢筋与模板之间,垫块与钢筋绑扎牢固。
15、优选的,所述步骤s3中钢筋绑扎要求,受力钢筋的连接接头设置在内力较小处,并错开布置,对焊接接头和机械连接接头,在接头长度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直径大于等于25mm的钢筋采用机械连接。
16、优选的,所述劲性骨架分节高度根据塔柱分节高度确定,第一节劲性骨架高度2.3m,劲性骨架起于主墩承台塔座混凝土,止于塔柱钢混结合段底部位置,其余节段劲性骨架高度同该节段塔柱混凝土浇筑高度,劲性骨架顶面标高高出该节段塔柱顶面标高。
17、优选的,所述劲性骨架安装采用施工吊车起吊,现场焊接就位,在浇筑混凝土时,标准节浇高度为5.9m,每次安装时,劲性骨架均有部分结构露出在混凝土面以上。
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在钢筋绑扎完成后,在由钢筋组成的结构的内部焊接冷却管,浇筑混凝土时,通过水泵和管道向冷却管内注入温水或者凉水,对混凝土进行保温,能够有效的避免因外部环境的温度影响混凝土的质量,保障了下塔柱的浇筑质量。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斜拉桥主墩下塔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斜拉桥主墩下塔柱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拉桥主墩下塔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模板是由面板、工字木梁、连接爪、背楞组成,模板外侧配备操作栏杆及防护栏杆,倒角处钢盒子与顺桥向模板固定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拉桥主墩下塔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的劲性骨架采取桁架结构,单肢采用4根立柱,骨架格构立柱采用∠160×160×16角钢做为主受力杆,立柱间连杆及缀杆均采用∠100×100×10角钢,立柱与立柱之间的桁架平连及斜连杆采用∠100×100×10角钢做为主平联,采用连接板焊接,焊缝为三面围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拉桥主墩下塔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劲性骨架在现场加工制作,分段运输吊装。为保证劲性骨架的加工精度,在专用台座上定型靠模制作,编号堆放,劲性骨架杆件先进行下料,并加工成吊装件,再吊装,杆件采用氧割下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拉桥主墩下塔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采用HPB3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拉桥主墩下塔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在钢筋加工场下料加工成半成品,然后运输至施工现场进行安装或绑扎,钢筋垂直运输采用吊车吊装,钢筋加工均采用数控设备进行加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拉桥主墩下塔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与模板之间设置有垫块,垫块强度大于使用部位的结构混凝土强度,钢筋混凝土构件底面采用梅花形垫块,立面采用绑扎圆饼形垫块或者梅花形垫块,垫块相互错开,分散设置在钢筋与模板之间,垫块与钢筋绑扎牢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拉桥主墩下塔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3中钢筋绑扎要求,受力钢筋的连接接头设置在内力较小处,并错开布置,对焊接接头和机械连接接头,在接头长度区段内,同一根钢筋不得有两个接头,直径大于等于25mm的钢筋采用机械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拉桥主墩下塔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劲性骨架分节高度根据塔柱分节高度确定,第一节劲性骨架高度2.3m,劲性骨架起于主墩承台塔座混凝土,止于塔柱钢混结合段底部位置,其余节段劲性骨架高度同该节段塔柱混凝土浇筑高度,劲性骨架顶面标高高出该节段塔柱顶面标高。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斜拉桥主墩下塔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劲性骨架安装采用施工吊车起吊,现场焊接就位,在浇筑混凝土时,标准节浇高度为5.9m,每次安装时,劲性骨架均有部分结构露出在混凝土面以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斜拉桥主墩下塔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斜拉桥主墩下塔柱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拉桥主墩下塔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的模板是由面板、工字木梁、连接爪、背楞组成,模板外侧配备操作栏杆及防护栏杆,倒角处钢盒子与顺桥向模板固定使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拉桥主墩下塔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的劲性骨架采取桁架结构,单肢采用4根立柱,骨架格构立柱采用∠160×160×16角钢做为主受力杆,立柱间连杆及缀杆均采用∠100×100×10角钢,立柱与立柱之间的桁架平连及斜连杆采用∠100×100×10角钢做为主平联,采用连接板焊接,焊缝为三面围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拉桥主墩下塔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劲性骨架在现场加工制作,分段运输吊装。为保证劲性骨架的加工精度,在专用台座上定型靠模制作,编号堆放,劲性骨架杆件先进行下料,并加工成吊装件,再吊装,杆件采用氧割下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拉桥主墩下塔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采用hpb300-10、hrb400-16、20、32mm、hrb500-40mm,主筋直径为的钢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斜拉桥主墩下塔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筋在钢筋加工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亚,方涛,李志堂,刘正祥,欧阳小新,葛世超,肖玉荣,谢冠东,陈宜平,神健航,马华良,张浪标,刘滨,杨炼刚,黄霜霜,靳新宇,薛宇浩,张文博,姜峰,黄雷,冯卓光,
申请(专利权)人:保利长大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