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激光转印的导电结构及激光转印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62195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6 01:26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用于激光转印的导电结构及激光转印装置,其中,用于激光转印的导电结构包括透明载体、导电浆料体和导电体,透明载体具有第一凹槽,导电浆料体位于第一凹槽内,导电体埋设在导电浆料中。通过激光将该导电结构转印至光伏电池表面,并形成超细栅线,而超细栅线中具有导电体,导电体能与导电浆料体中的导电材料形成更多的接触,且超细栅线中的导电体可辅助导电浆料体中的导电材料直接进行电子传输,因此提高了超细栅线的导电能力,降低了超细栅线的电阻,从而使得光伏电池整体的串联电阻降低,并使得光伏电池的填充因子提高,进而提升了电池光电转换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太阳能电池,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激光转印的导电结构及激光转印装置


技术介绍

1、激光转印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材料沉积技术,相关技术常常采用激光转印技术制备光伏电池栅线,其包括在透明载板沟槽上填充浆料,将填充完浆料的透明载板倒置,并使得填充浆料面置于异质结电池片上方,通过高功率激光照射透明载板背面,激光辐照通过透明载板,热量传导至浆料与载板沟槽接触面,浆料吸热使部分溶剂蒸发并在封闭空间形成蒸汽。当蒸汽压大于浆料与载板之间的附着力时,浆料与载板分离脱落,转移至光伏电池片表面的正对位置,以形成栅线电极。

2、通过激光转印技术能够突破传统丝网印刷的栅线宽度极限,以实现在光伏电池片上印刷更大高宽比的超细栅线,从而能大幅节省导电浆料消耗量,降低电池的生产成本,然而由于异质结电池栅线中的导电材料依靠隧穿效应进行导电,且超细栅线导致栅线中的导电材料之间接触面积较少,从而导致超细栅线的电阻率提高,进而降低了异质结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1、有鉴于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激光转印的导电结构及激光转印装置,以解决相关技术中超细栅线内的导电银颗粒之间的接触面积较少,从而导致超细栅线的电阻率提高,进而降低了异质结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的问题。

2、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激光转印的导电结构,包括:

3、透明载体,具有第一凹槽;

4、导电浆料体,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

5、导电体,埋设在所述导电浆料体内。

6、有益效果:通过激光将该导电结构转印至光伏电池表面,并形成超细栅线,而超细栅线中具有导电体,导电体能与导电浆料体中的导电材料形成更多的接触,且超细栅线中的导电体可辅助导电浆料体中的导电材料直接进行电子传输,因此提高了超细栅线的导电能力,降低了超细栅线的电阻,从而使得光伏电池整体的串联电阻降低,并使得光伏电池的填充因子提高,进而提升了电池光电转换效率。

7、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凹槽的横截面积自开口处至底部逐渐减少。

8、在该导电结构进行激光转印时,第一凹槽与导电浆料体的各个接触面均可产生蒸汽压,从而方便实现导电浆料体从第一凹槽内顺利脱出。

9、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浆料体包括:

10、第一导电浆料层,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底部表面,且所述第一导电浆料层背离所述第一凹槽底部的一侧具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位于所述第一凹槽内,且至少部分所述导电体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内;

11、第二导电浆料层,位于所述导电体背离所述第二凹槽底部的一侧表面,且所述第二导电浆料层覆盖所述第二凹槽。

12、通过第一导电浆料层和第二导电浆料层完全覆盖导电体,避免导电体裸露在外导致的氧化。

13、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导电浆料层背离所述导电体的一侧表面水平设置。

14、当通过激光在光伏电池片表面转印该导电结构时,由于第二导电浆料层背离导电体的一侧表面水平设置,因此第二导电浆料层能更好的与光伏电池表面贴合,以形成稳定宽度的栅线。

15、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二导电浆料层背离所述导电体的一侧表面与所述第一凹槽的开口齐平。

16、通过使得第二导电浆料层背离所述导电体的一侧表面与第一凹槽的开口齐平,可方便控制浆料体的厚度,避免导电浆料体超出第一凹槽,减少导电浆料的用量。

17、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体为金属丝线。

18、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导电体的截面为椭圆形或圆形。

19、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凹槽为倒梯形,所述第二凹槽为凹弧状。

20、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透明载体为聚合物薄膜,和/或,所述导电浆料体包括银包铜、银、树脂中的一种或多种。

21、第二方面,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激光转印装置,包括上述的用于激光转印的导电结构。

22、通过该激光转印装置生成的超细栅线具有更好的导电能力,因此降低了超细栅线的电阻,从而使得光伏电池整体的串联电阻降低,并使得光伏电池的填充因子提高,进而提升了电池光电转换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激光转印的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激光转印的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101)的横截面积自开口处至底部逐渐减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激光转印的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浆料体(200)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激光转印的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浆料层(202)背离所述导电体(300)的一侧表面水平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激光转印的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浆料层(202)背离所述导电体(300)的一侧表面与所述第一凹槽(101)的开口齐平。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激光转印的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体(300)为金属丝线。

7.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激光转印的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体(300)的截面接为椭圆形或圆形。

8.根据权利要求3-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激光转印的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101)的截面为倒梯形,所述第二凹槽(2011)的截面为凹弧状。

9.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激光转印的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明载体(100)为聚合物薄膜。

10.一种激光转印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用于激光转印的导电结构。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激光转印的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激光转印的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凹槽(101)的横截面积自开口处至底部逐渐减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激光转印的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浆料体(200)包括: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用于激光转印的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浆料层(202)背离所述导电体(300)的一侧表面水平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用于激光转印的导电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导电浆料层(202)背离所述导电体(300)的一侧表面与所述第一凹槽(101)的开口齐平。

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哲人叶冬挺沈兵罗志得孔嘉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电气集团恒羲光伏科技南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