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碳化硅粉料合成,尤其涉及一种碳化硅粉料合成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碳化硅(sic)作为第三代半导体材料的典型代表,具有硬度高(仅次于金刚石)、热导率高、热膨胀系数低、禁带宽度大、饱和电子漂移速度高,临界击穿场强大、化学稳定性高、抗辐射能力强等优异性能。这些优异的性能使sic半导体器件能在高温、高压、强辐射的极端环境下工作,在电力电子和微波通信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2、碳化硅粉料在合成过程中,需要先将碳粉、硅粉和结合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再将混合后的物料导入坩埚内进行加热,待冷却后,取出碳化硅粉体进行研磨,而现有的合成装置在使用时,其碳粉、硅粉和结合剂多为一次性加入,后续难以混合均匀,同时碳粉、硅粉和结合剂之间难以实现配比,使用不便,同时现有装置中的搅动方式较为单一,碳粉、硅粉和结合剂的混合效果一般,因此我们提出一种碳化硅粉料合成装置及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碳化硅粉料合成装置及方法。
2、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化硅粉料合成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混合腔(10),所述混合腔(10)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19),所述隔板(19)上贯穿设置有与其转动连接的内筒(20),所述内筒(20)的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位于隔板(19)上方的第一锥齿轮(11),所述混合腔(10)的两侧均设置有导料腔(15),两个所述导料腔(15)上均开设有与混合腔(10)相连通且位于隔板(19)下方的连通孔(21),所述内筒(20)的两侧均设置有导料组件,两个所述导料组件的下方均设置有导剂组件,两个所述导料组件的下方均设置有送料组件,所述混合腔(10)内设置有第一混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化硅粉料合成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部设置有混合腔(10),所述混合腔(10)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隔板(19),所述隔板(19)上贯穿设置有与其转动连接的内筒(20),所述内筒(20)的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位于隔板(19)上方的第一锥齿轮(11),所述混合腔(10)的两侧均设置有导料腔(15),两个所述导料腔(15)上均开设有与混合腔(10)相连通且位于隔板(19)下方的连通孔(21),所述内筒(20)的两侧均设置有导料组件,两个所述导料组件的下方均设置有导剂组件,两个所述导料组件的下方均设置有送料组件,所述混合腔(10)内设置有第一混合组件,所述内筒(20)上设置有与第一混合组件相连接的第二混合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化硅粉料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料组件包括转动连接在导料腔(15)两侧内壁之间的第一转轴(13),所述第一转轴(13)的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导料块(14),所述导料块(14)上开设有多个导料槽(23),所述导料腔(15)的两侧内壁之间固定安装有两个挡片(22),所述导料块(14)位于两个挡片(22)之间,所述箱体(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位于导料块(14)正上方的储料盒(2),所述第一转轴(13)的一端贯穿导料腔(15)的一侧内壁并固定安装有位于混合腔(10)内的第二锥齿轮(12),所述第二锥齿轮(12)与第一锥齿轮(11)啮合连接,所述第一转轴(13)的另一端贯穿导料腔(15)的另一侧内壁并固定安装有位于导料腔(15)外的凸轮(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碳化硅粉料合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剂组件包括设置在凸轮(3)下方且与箱体(1)的侧壁固定连接的矩形盒(5),所述矩形盒(5)的顶部贯穿设置有与其滑动连接的连杆(4),所述连杆(4)位于矩形盒(5)外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与凸轮(3)相抵的抵块(9),所述连杆(4)位于矩形盒(5)内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与矩形盒(5)内壁滑动连接的强磁滑块(25),所述强磁滑块(25)和矩形盒(5)的内顶部之间固定连接有拉簧(24),所述矩形盒(5)上设置有出剂管(6)和进剂管(7),所述箱体(1)上设置有储剂箱(8),所述出剂管(6)和进剂管(7)与矩形盒(5)相连通的一端均位于强磁滑块(25)的下方,所述出剂管(6)和进剂管(7)内均设置有单向阀,所述进剂管(7)远离矩形盒(5)的一端与储剂箱(8)相连通,所述出剂管(6)远离矩形盒(5)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学强,王业星,刘建强,李修凯,李聪聪,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冠华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