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软管生产,具体为一种软管生产高效降温结构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1、软管生产出后,一般是通过将软管传输到降温机内部,通过在软管表面淋上凉水,来降低软管表面的温度,但是一般软管降温结构是放置在软管成型机的出口处,会因为场地空间有线的缘故导致降温装置的长度较短,或者因为软管传输的速度过快,从而缩短了软管与冷水接触的时间,从而导致对软管降温的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管生产高效降温结构及其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2、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3、本专利技术为一种软管生产高效降温结构及其使用方法,包括主体和两个支撑架,两个支撑架固定连接在主体外壁,主体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后注水架,主体内壁与两个支撑架对应的两处均开设有两个滑槽,还包括:
4、内筒机构,内筒机构包括有两个电机,两个电机分别固定连接在每个支撑架右侧,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往复丝杆,往复丝杆外壁螺纹连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软管生产高效降温结构,包括主体(1)和两个支撑架(102),两个所述支撑架(102)固定连接在主体(1)外壁,所述主体(1)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后注水架(101),所述主体(1)内壁与两个支撑架(102)对应的两处均开设有两个滑槽(10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管生产高效降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所述支撑架(102)底部固定连接有收集架(103),所述后注水架(101)与主体(1)的连接处开设有两个出水口(104),两个所述出水口(104)与主体(1)内部连通,所述后注水架(101)外壁设置有注水口,所述主体(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软管生产高效降温结构,包括主体(1)和两个支撑架(102),两个所述支撑架(102)固定连接在主体(1)外壁,所述主体(1)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后注水架(101),所述主体(1)内壁与两个支撑架(102)对应的两处均开设有两个滑槽(10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管生产高效降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所述支撑架(102)底部固定连接有收集架(103),所述后注水架(101)与主体(1)的连接处开设有两个出水口(104),两个所述出水口(104)与主体(1)内部连通,所述后注水架(101)外壁设置有注水口,所述主体(1)右侧固定连接有前注水架(107),所述前注水架(107)内壁固定连接有定型冷却架(108),两个所述前注水架(107)外壁均设置有注水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软管生产高效降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1)底部靠近前注水架(107)的一端开设有漏水口(106),所述定型冷却架(108)内壁设置有多组出水口,且所述定型冷却架(108)远离主体(1)的一侧设置有对接口,所述前注水架(107)外壁固定连接有两个支撑腿(109),两个所述支撑腿(109)均与收集架(103)外壁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软管生产高效降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筒机构(2)还包括转动连接架(207),所述转动连接架(207)固定连接在软管伸缩喷头(205)远离循环冷却筒(204)的一端,所述往复丝杆(202)转动贯穿滑槽(105),所述往复丝杆套架(203)和滑槽架(206)外壁均与滑槽(105)内壁滑动连接,所述循环冷却筒(204)与主体(1)内壁滑动连接,三组所述软管伸缩喷头(205)等距离分布,且每组所述软管伸缩喷头(205)设置有若干个,所述循环冷却筒(204)远离前注水架(107)的一端设置有水管连接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软管生产高效降温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循环冷却筒(204)内壁设置有托轮机构(3),所述托轮机构(3)包括有支撑条(301),所述支撑条(301)固定连接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少鸿,
申请(专利权)人:艾利美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