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电池的制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适用于将电池坯壳辊轧成型出电池壳初品的电池壳辊轧成型设备。
技术介绍
1、电池是人们生活常见的消费品,按形状可分为柱状(例如圆柱形)电池和扁平软包电池等。其中,柱形电池按横截面的形状来看可分为方形电池和圆形电池等,不管是方形电池还是圆形电池的制造来说,都离不开铝质外壳的成型。
2、目前,现有铝质的方形电池外壳是采用拉伸工艺进行成型,例如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80068540.5所公开的用于制造棱柱形电池单元容器的方法和装置一样,先通过挤制块料来制造单侧敞开挤制的容器;接着,再依次通过第一减薄站和第二减薄站去实现对容器的拉伸减薄,从而获得带有上边缘余料的中间容器;然后,在分离站处,使中间容器的上边缘分离,从而得到电池单元容器。
3、但是,在中国专利申请号201780068540.5所公开的用于制造棱柱形电池单元容器的方法和装置中,从容器到中间容器需要依次经过第一减薄站和第二减薄站才能成型出来,故存在成型工位多、模具使用数量多及制得的电池单元容器强度不足的缺陷。此外,第一减薄站和第二减薄站在对容器拉伸减薄过程中是与容器滑动摩擦,故阻力大而存在成型不便的缺陷。
4、因此,急需要一种电池壳辊轧成型设备来克服上述的一个或多个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1、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成型且成型出来的产品强度更高的电池壳辊轧成型设备。
2、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的电池壳辊轧成型设备包括模座、供电池坯壳套装的冲头及
3、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所有轧辊共同界定出辊轧通道,使得每个轧辊以转动(滚动)方式对跟随冲头移入或移出辊轧通道的电池坯壳相应的侧面进行单次或多次辊轧成型,故阻力小而成型方便;且从电池坯壳成型出电池壳初品只需所有轧辊对跟随冲头移入或移出辊轧通道的电池坯壳辊轧即可,故成型出来的电池壳初品的强度更高。
4、为实现上述的目的,本技术的电池壳辊轧成型设备包括模座和供电池坯壳套装的冲头。所述模座具有至少一对可转动的轧辊及与所述冲头相对应且供所述冲头做移入或移出运动的辊轧通道,所述轧辊的辊轧面形成所述辊轧通道的至少一部分内表面。在所述电池坯壳跟随所述冲头移入或移出所述辊轧通道的过程中所述电池坯壳被成型为电池壳初品。
5、与现有技术相比,由于模座具有至少一对可转动的轧辊及与所述冲头相对应且供冲头做移入或移出运动的辊轧通道,轧辊的辊轧面形成辊轧通道的至少一部分内表面;使得轧辊以转动(滚动)方式对跟随冲头移入或移出辊轧通道的电池坯壳相应的侧面进行单次或多次辊轧成型,相对阻力小和成型方便;且从电池坯壳成型出电池壳初品只需电池坯壳跟随冲头移入或移出辊轧通道即可,故成型出来的电池壳初品的强度更高。
6、较佳地,所述模座上开设有与所述辊轧通道相连通的落料通道。
7、较佳地,本技术的电池壳辊轧成型设备还包括装配于所述模座并位于所述辊轧通道和落料通道之间的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包含一个或多个可于一阻挡位置和一避让位置之间切换的刮挡件及被配置为用于使所述刮挡件由所述避让位置往所述阻挡位置切换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刮挡件与所述模座之间,多个刮挡件呈相邻和/或相对布置,每个所述刮挡件至少对应一个所述弹性。其中,所述电池壳初品在跟随所述冲头朝所述落料通道处移动的过程中顶推所述刮挡件由所述阻挡位置往所述避让位置切换而越过所述刮挡件,则所述弹性件使所述刮挡件由所述避让位置往所述阻挡位置,以阻挡所述电池壳初品跟随所述冲头做移出所述辊轧通道的移动。
8、较佳地,所述辊轧通道沿所述冲头移入所述辊轧通道的方向上的投影为方形,相对的两个所述轧辊之辊轧面各界定出围绕所述轧辊一周的圆环凹槽,所述圆环凹槽的角落处为弧形过渡;或者,所述轧辊用于界定出所述圆环凹槽的辊轧面被过该轧辊之中心线的平面所截得的轮廓为直角轮廓。
9、较佳地,本技术的电池壳辊轧成型设备还包括各固定于所述模座面对所述冲头的一侧且彼此间隔开排列的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之间的间隙设有所述轧辊。
10、较佳地,所述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彼此面对的一侧各开设有嵌入腔,位于所述间隙中的轧辊之末端直接或借助套设于其上的轴承装配于所述嵌入腔中。
11、较佳地,所述轧辊为两两相对布置且共同界定出所述辊轧通道的四个,所述辊轧通道沿所述冲头移入所述辊轧通道的方向上的投影为方形;所述第一安装座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一安装座面对所述第二安装座的一侧的第一安放空间,所述第二安装座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二安装座面对所述第一安装座的一侧的第二安放空间,一个所述轧辊位于所述第一安放空间中且两端可转动地装配于所述第一安装座,另一个所述轧辊位于所述第二安放空间中且两端可转动地装配于所述第二安装座,余下两个所述轧辊位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安装座之间的间隙中且两末端各可转动地装配于所对应的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处。
12、较佳地,所述第一安放空间中的轧辊凸出于所述第一安装座面对所述第二安装座的一侧,所述第二安放空间中的轧辊凸出于所述第二安装座面对所述第一安装座的一侧。
13、较佳地,所述第一安放空间还沿所述冲头移入所述辊轧通道的方向贯穿所述第一安装座面对所述模座的面对侧,所述第一安放空间还沿所述冲头移出所述辊轧通道的方向贯穿所述第一安装座背对所述模座的背对侧,所述第二安放空间还沿所述冲头移入所述辊轧通道的方向贯穿所述第二安装座面对所述模座的面对侧,所述第二安放空间还沿所述冲头移出所述辊轧通道的方向贯穿所述第二安装座背对所述模座的背对侧。
14、较佳地,所述第一安装座的背对侧和面对侧各开设有用于将所述第一安放空间扩大的第一倾斜结构,所述第二安装座的背对侧和面对侧各开设有用于将所述第二安放空间扩大的第二倾斜结构。
15、较佳地,所述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彼此面对的一侧各开设有嵌入腔,所述第一安装座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安放空间连通的第一装配滑槽,所述第一装配滑槽贯穿所述第一安装座面对所述第二安装座的一侧,所述第二安装座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安放空间连通的第二装配滑槽,所述第二装配滑槽贯穿所述第二安装座面对所述第一安装座的一侧,所述第一安放空间中的轧辊之末端直接或借助套设于其上的轴承装配于所述第一装配滑槽中,所述第一安放空间中的轧辊与位于所述间隙中的两个轧辊抵接,所述第二安放空间中的轧辊之末端直接或借助套设于其上的轴承装配于所述第二装配滑槽中,所述第二安放空间中的轧辊与位于所述间隙中的两个轧辊抵接,位于所述间隙中的两个轧辊之末端直接或借助套设于其上的轴承装配于所述嵌入腔中。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壳辊轧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座、供电池坯壳套装的冲头及多个在所述模座上可转动的轧辊,所有所述轧辊共同界定出与所述冲头相对应且供所述冲头做移入或移出运动的辊轧通道,所有所述轧辊在所述电池坯壳跟随所述冲头移入或移出所述辊轧通道的过程中使所述电池坯壳成型出电池壳初品。
2.一种电池壳辊轧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座和供电池坯壳套装的冲头,所述模座具有至少一对可转动的轧辊及与所述冲头相对应且供所述冲头做移入或移出运动的辊轧通道,所述轧辊的辊轧面形成所述辊轧通道的至少一部分内表面,在所述电池坯壳跟随所述冲头移入或移出所述辊轧通道的过程中所述电池坯壳被成型为电池壳初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壳辊轧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座上开设有与所述辊轧通道相连通的落料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壳辊轧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配于所述模座并位于所述辊轧通道和落料通道之间的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包含一个或多个可于一阻挡位置和一避让位置之间切换的刮挡件及被配置为用于使所述刮挡件由所述避让位置往所述阻挡位置切换的弹性件,所述弹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壳辊轧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轧通道沿所述冲头移入所述辊轧通道的方向上的投影为方形,相对的两个所述轧辊之辊轧面各界定出围绕所述轧辊一周的圆环凹槽,所述圆环凹槽的角落处为弧形过渡,或者,所述轧辊用于界定出所述圆环凹槽的辊轧面被过该轧辊之中心线的平面所截得的轮廓为直角轮廓。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壳辊轧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各固定于所述模座面对所述冲头的一侧且彼此间隔开排列的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之间的间隙设有所述轧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壳辊轧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彼此面对的一侧各开设有嵌入腔,位于所述间隙中的轧辊之末端直接或借助套设于其上的轴承装配于所述嵌入腔中。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壳辊轧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轧辊为两两相对布置且共同界定出所述辊轧通道的四个,所述辊轧通道沿所述冲头移入所述辊轧通道的方向上的投影为方形;所述第一安装座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一安装座面对所述第二安装座的一侧的第一安放空间,所述第二安装座开设有贯穿所述第二安装座面对所述第一安装座的一侧的第二安放空间,一个所述轧辊位于所述第一安放空间中且两端可转动地装配于所述第一安装座,另一个所述轧辊位于所述第二安放空间中且两端可转动地装配于所述第二安装座,余下两个所述轧辊位于所述第一和第二安装座之间的间隙中且两末端各可转动地装配于所对应的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壳辊轧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放空间中的轧辊凸出于所述第一安装座面对所述第二安装座的一侧,所述第二安放空间中的轧辊凸出于所述第二安装座面对所述第一安装座的一侧;所述第一安放空间还沿所述冲头移入所述辊轧通道的方向贯穿所述第一安装座面对所述模座的面对侧,所述第一安放空间还沿所述冲头移出所述辊轧通道的方向贯穿所述第一安装座背对所述模座的背对侧,所述第二安放空间还沿所述冲头移入所述辊轧通道的方向贯穿所述第二安装座面对所述模座的面对侧,所述第二安放空间还沿所述冲头移出所述辊轧通道的方向贯穿所述第二安装座背对所述模座的背对侧;所述第一安装座的背对侧和面对侧各开设有用于将所述第一安放空间扩大的第一倾斜结构,所述第二安装座的背对侧和面对侧各开设有用于将所述第二安放空间扩大的第二倾斜结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池壳辊轧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彼此面对的一侧各开设有嵌入腔,所述第一安装座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一安放空间连通的第一装配滑槽,所述第一装配滑槽贯穿所述第一安装座面对所述第二安装座的一侧,所述第二安装座还开设有与所述第二安放空间连通的第二装配滑槽,所述第二装配滑槽贯穿所述第二安装座面对所述第一安装座的一侧,所述第一安放空间中的轧辊之末端直接或借助套设于其上的轴承装配于所述第一装配滑槽中,所述第一安放空间中的轧辊与位于所述间隙中的两个轧辊抵接,所述第二安放空间中的轧辊之末端直接或借助套设于其上的轴承装配于所述第二装配滑槽中,所述第二安放空间中的轧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壳辊轧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座、供电池坯壳套装的冲头及多个在所述模座上可转动的轧辊,所有所述轧辊共同界定出与所述冲头相对应且供所述冲头做移入或移出运动的辊轧通道,所有所述轧辊在所述电池坯壳跟随所述冲头移入或移出所述辊轧通道的过程中使所述电池坯壳成型出电池壳初品。
2.一种电池壳辊轧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模座和供电池坯壳套装的冲头,所述模座具有至少一对可转动的轧辊及与所述冲头相对应且供所述冲头做移入或移出运动的辊轧通道,所述轧辊的辊轧面形成所述辊轧通道的至少一部分内表面,在所述电池坯壳跟随所述冲头移入或移出所述辊轧通道的过程中所述电池坯壳被成型为电池壳初品。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壳辊轧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座上开设有与所述辊轧通道相连通的落料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池壳辊轧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装配于所述模座并位于所述辊轧通道和落料通道之间的下料机构,所述下料机构包含一个或多个可于一阻挡位置和一避让位置之间切换的刮挡件及被配置为用于使所述刮挡件由所述避让位置往所述阻挡位置切换的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设于所述刮挡件与所述模座之间,多个刮挡件呈相邻和/或相对布置,每个所述刮挡件至少对应一个所述弹性件;其中,所述电池壳初品在跟随所述冲头朝所述落料通道处移动的过程中顶推所述刮挡件由所述阻挡位置往所述避让位置切换而越过所述刮挡件,则所述弹性件使所述刮挡件由所述避让位置往所述阻挡位置,以阻挡所述电池壳初品跟随所述冲头做移出所述辊轧通道的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壳辊轧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辊轧通道沿所述冲头移入所述辊轧通道的方向上的投影为方形,相对的两个所述轧辊之辊轧面各界定出围绕所述轧辊一周的圆环凹槽,所述圆环凹槽的角落处为弧形过渡,或者,所述轧辊用于界定出所述圆环凹槽的辊轧面被过该轧辊之中心线的平面所截得的轮廓为直角轮廓。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池壳辊轧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各固定于所述模座面对所述冲头的一侧且彼此间隔开排列的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所述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之间的间隙设有所述轧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壳辊轧成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安装座和第二安装座彼此面对的一侧各开设有嵌入腔,位于所述间隙中的轧辊之末端直接或借助套设于其上的轴承装配于所述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学中,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精锐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