氮肥基质包膜型缓释化肥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61974 阅读:22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氮肥基质包膜型缓释化肥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氮肥基质包膜型缓释化肥由化肥芯和化肥芯外面包膜组成,包膜是以氨基树脂为连续相、包含氨基树脂与低透肥性有机物的氨基树脂混合体膜层或者是氨基树脂膜层与以氨基树脂为连续相、包含氨基树脂和低透肥性有机物的氨基树脂混合体膜层的复合膜层。包膜中还可以复合有硫磺膜层和/或低透肥性有机物膜层。氨基树脂混合体膜层厚度最好≤整个包膜厚度的1/3。低透肥性有机物可以是低透肥性聚合物和/或低透肥性低分子量有机物。氨基树脂混合体膜层中低透肥性有机物体积分数最好≥60%。本发明专利技术氮肥基质包膜型缓释化肥的主要包膜体为缓释氮肥,成本低,释放期较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包膜型缓释化肥及其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氮肥基质包膜型缓 释化肥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化肥工业领域。二
技术介绍
缓释化肥符合环境保护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将成为今后缓释化肥的主流, 是世界农业化肥的发展方向。但是,现在缓释化肥产品的包膜体多采用对作物无用的 物质,比如环氧树脂、聚氨酯、聚乙烯、聚丙烯、聚氯乙烯等。采用对作物为肥分的 物质进行包膜,开发肥包肥型缓释化肥是包膜型缓释化肥领域的美好期望,然而目前 肥包肥型缓释化肥释放期较短(比如纯粹采用氨基树脂包膜化肥时释放期很短,化肥 芯完全溶出时间往往只有几天),因此无法获得良好的实际应用效果或实用面太窄。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释放期较长的肥包肥型缓释化肥及其制备方法。 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的技术解决方案为 一种氮肥基质包膜型缓释化肥,由化肥芯和化肥芯外包膜组成,包膜是以氨基树脂为连续相、包含氨基树脂与低透肥性有机物的氨基树脂混合体膜层或者是氨基树脂膜层与以氨基树脂为连续相、包含氨基树脂和低透肥性有机物的氨基树脂混合体膜层的复合膜层。对于本专利技术氮肥基质包膜型缓释化肥,包膜中还可以复合有硫磺膜层和/或低透肥性有机物膜层。对于本专利技术氮肥基质包膜型缓释化肥,包膜最好是复合膜层,氨基树脂混合体膜 层厚度最好《整个包膜厚度的1/3。当包膜是氨基树脂膜层与以氨基树脂为连续相、 包含氨基树脂与低透肥性有机物的氨基树脂混合体膜层的复合膜层时,氨基树脂混合 体膜层最好是整个包膜的里层或中间层。对于本专利技术氮肥基质包膜型缓释化肥,氨基树脂混合体膜层中低透肥性有机物体 积分数最好》60%。对于本专利技术氮肥基质包膜型缓释化肥,低透肥性有机物可以是低透肥性聚合物和/或低透肥性低分子量有机物。低透肥性低分子量有机物可以是沥青、松香及其酯、 低分子量古马隆-茚树脂和非极性低分子量有机物等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低透肥性聚 合物可以是聚氯乙烯及其共聚物、聚醋酸乙烯酯及其共聚物、聚丙烯酸酯及其共聚物、 ABS、 丁腈橡胶、聚氨酯、环氧树脂、不饱和聚酯、酚醛树脂、醇酸树脂和非极性聚 合物等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非极性低分子量有机物可以是蜡、低分子量聚烯烃、低 分子量聚苯乙烯、低分子量石油树脂和低分子量芳烃树脂等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非 极性聚合物可以是聚烯烃及其非极性共聚物、聚苯乙烯及其非极性共聚物、顺丁橡胶、 天然橡胶和聚异戊二烯橡胶等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对于本专利技术氮肥基质包膜型缓释化肥,包膜总厚度应》40/zm,最好为 50-220//m。包膜总厚度最好为50~220//m,氨基树脂混合体膜层厚度可以为 l~70//m,氨基树脂膜层厚度可以为0~200//m,硫磺膜层厚度最好为0~60//m,低透 肥性有机物膜层厚度最好为0 30/zm。氨基树脂混合体膜层厚度最好为2 30/zm,氨 基树脂膜层厚度最好为40~200//m。本专利技术氮肥基质包膜型缓释化肥的一种制备方法为氨基树脂膜层采用氨基树脂 预聚物水溶液包覆而成,氨基树脂混合体膜层采用氨基树脂预聚物水溶液与低透肥性 有机物水乳液的混合液包覆而成。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显著优点-(1) 本专利技术采用本身是缓释氮肥的氨基树脂(比如脲醛树脂和三聚氰胺-甲醛树 脂的含氮量分别约为30%和54%,纯尿素的含氮量约为46%)为成膜物对化肥进行 包膜制备包膜型缓释化肥,因此制备的包膜型缓释化肥肥分高,有机包膜体对环境完 全无害(当低透肥性有机物为低透肥性低分子量有机物或者低透肥性可降解聚合物时, 因为低透肥性低分子量有机物和可降解聚合物可以环境降解)或危害小(当低透肥性 有机物为低透肥性非降解聚合物时,但是其用量不大,因此环境危害小),并且主要为 肥分。(2) 本专利技术缓释化肥包膜中存在有氨基树脂混合体膜层,由于该膜层低透肥性 有机物相不透肥或透肥速度小于氨基树脂,使透肥通道减小,氨基树脂混合体膜层对 化肥的透过率低,成为整个包膜中透肥控制膜层;同时,该膜层尽管采用水溶液或水 乳液包膜,但是溶入水相中的化肥会与该膜层中氨基树脂预聚物反应形成氨基树脂而不是形成将是化肥快速溶出通道的纯化肥聚集相,因此采用水乳液进行包膜能保证其 透肥控制特性;特别是,低透肥性有机物也是成膜物,无论低透肥性有机物含量高低, 该膜层都容易包覆形成完整的膜层,因此低透肥性有机物含量可以很高,缓释化肥释 放期可以较长;此外,通过该膜层中氨基树脂体积分数(或者说低透肥性有机物体积 分数)可以很好地控制该膜层透肥速度,即采用氨基树脂通道控释,因此释放期可调 性好且产品释放期稳定、波动小。(3) 由于硫磺膜层和/或低透肥性有机物膜层的透肥速度慢,因此本专利技术缓释 化肥包膜中复合有硫磺膜层和/或低透肥性有机物膜层时释放期可以更长。由于氨基 树脂混合体膜层比氨基树脂膜层的透肥速度慢,因此同氨基树脂膜层与硫磺膜层和/ 或低透肥性有机物膜层复合包膜的缓释化肥相比,本专利技术缓释化肥的释放期更长。(4) 本专利技术缓释化肥制备方法采用氨基树脂预聚物水溶液与低透肥性有机物水 乳液的混合液包覆而成氨基树脂混合体膜层,无论低透肥性有机物含量高低,该膜层 中低透肥性有机物相始终为分散相、氨基树脂始终为连续相,并且包膜过程可以完全 不使用有机溶剂,环保安全,工艺成本低。具体实施例方式本专利技术氮肥基质包膜型缓释化肥,由化肥芯和化肥芯外面包膜组成,包膜是以氨 基树脂为连续相、包含氨基树脂与低透肥性有机物的氨基树脂混合体膜层或者是氨基 树脂膜层与以氨基树脂为连续相、包含氨基树脂和低透肥性有机物的氨基树脂混合体 膜层的复合膜层。本专利技术氮肥基质包膜型缓释化肥的化肥芯,可以是氮肥、磷肥、钾肥或复合肥等。 化肥芯的形状可以是粒状、片状等,但以粒状为佳,最好是球状。对于本专利技术氮肥基质包膜型缓释化肥,包膜中还可以复合有硫磺膜层和/或低透 肥性有机物膜层。即,本专利技术氮肥基质包膜型缓释化肥的包膜,也可以是硫磺膜层与 氨基树脂混合体膜层两者的复合膜层,或者是硫磺膜层、氨基树脂混合体膜层与氨基 树脂膜层三者的复合膜层;也可以是低透肥性有机物膜层与氨基树脂混合体膜层两者 的复合膜层,或者是低透肥性有机物膜层、氨基树脂混合体膜层与氨基树脂膜层三者 的复合膜层;还可以是硫磺膜层、低透肥性有机物膜层与氨基树脂混合体膜层三者的 复合膜层,或者是硫磺膜层、低透肥性有机物膜层、氨基树脂混合体膜层与氨基树脂膜层四者的复合膜层。对于复合有硫磺膜层和/或低透肥性有机物膜层的本专利技术氮肥 基质包膜型缓释化肥,硫磺膜层应为整个包膜的里层或中间层,低透肥性有机物膜层 最好为整个包膜的里层或中间层,此时氨基树脂混合体膜层最好是整个包膜的外层(如 果包膜中有氨基树脂膜层,则最好是氨基树脂膜层为整个包膜的外层)。本专利技术氮肥基质包膜型缓释化肥的包膜最好是复合包膜,氨基树脂混合体膜层只 起调节或控制整个包膜透肥性的作用,同时又可以少使用低透肥性有机物(由于低透 肥性有机物通常是非肥质包膜物,甚至非环境可降解物)。氨基树脂混合体膜层厚度最 好《整个包膜厚度的1/3。当包膜是氨基树脂膜层与以氨基树脂为连续相、包含氨基 树脂与低透肥性有机物的氨基树脂混合体膜层的复合膜层时,由于氨基树脂混合体膜 层是本专利技术缓释化肥释放期的控制层,氨基树脂混合体膜层最好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氮肥基质包膜型缓释化肥,由化肥芯和化肥芯外包膜组成,其特征在于:包膜是以氨基树脂为连续相、包含氨基树脂与低透肥性有机物的氨基树脂混合体膜层或者是氨基树脂膜层与以氨基树脂为连续相、包含氨基树脂和低透肥性有机物的氨基树脂混合体膜层的复合膜层。

【技术特征摘要】
CN 2008-1-27 200810018403.31.一种氮肥基质包膜型缓释化肥,由化肥芯和化肥芯外包膜组成,其特征在于包膜是以氨基树脂为连续相、包含氨基树脂与低透肥性有机物的氨基树脂混合体膜层或者是氨基树脂膜层与以氨基树脂为连续相、包含氨基树脂和低透肥性有机物的氨基树脂混合体膜层的复合膜层。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肥基质包膜型缓释化肥,其特征在于包膜中还复 合有硫磺膜层和/或低透肥性有机物膜层。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氮肥基质包膜型缓释化肥,其特征在于包膜是复合 膜层,氨基树脂混合体膜层厚度《整个包膜厚度的1/3。4. 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氮肥基质包膜型缓释化肥,其特征在于氨 基树脂混合体膜层中低透肥性有机物体积分数>60%。5. 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氮肥基质包膜型缓释化肥,其特征在于低 透肥性有机物是低透肥性聚合物和/或低透肥性低分子量有机物。6. 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氮肥基质包膜型缓释化肥,其特征在于低透肥性低 分子量有机物为沥青、松香及其酯、低分子量古马隆-茚树脂和非极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应宗荣党志敏陈仁康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4[中国|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