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阴极灯管模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1969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冷阴极灯管模块,包括一电极、至少一导线、一灯管及一杯状熔接体。导线连接该电极并穿过杯状熔接体,电极则置入于灯管内部,杯状熔接体则用以熔接灯管的一端,使该电极密封于灯管内部。由此该冷阴极灯管模块通过杯状熔接体的结构,可将电极密封于灯管内部,此结构可适用于各种不同管径的灯管,对于大管径的灯管,只需要将杯状熔接体的边缘向开口外侧进一步延伸即可,不但可以克服传统使用玻璃珠受热不均的问题,且也可以应用于较大直径的金属导线,以加强结构的散热功能。(*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冷阴极灯管模块,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大灯管内 径的冷阴极灯管模块。
技术介绍
冷阴极灯管为一种水银放电灯管,其结构是在灯管内涂布荧光剂,并封 存少许惰性气体及水银,当灯管两端通入电流,水银分子被电子撞击便会产 生紫外线,荧光剂吸收紫外线后,即可发出可见光,而产生的颜色可由荧光剂决定。目前灯管内径4.0mm或以下的冷阴极灯4吏用电极结构,由杯状金 属与金属导线接合,且金属导线的一部分熔接玻璃珠,在灯管端封合时,利 用玻璃珠与玻璃管相互熔接密合。但这样的作法使用于较大灯管内径的冷阴 极灯时,由于电极上玻璃珠直径需随着灯管内径加大,在灯管端封合时容易 因受热不均而无法紧密熔接。此外,在使用大管径的冷阴极灯时需使用更高 的电流操作,所以电极的散热问题也随之变得重要,为了增加电极的散热性 须使用较大直径的金属导线,但大直径的金属导线与玻璃珠本身的密合十分 困难,因此增加了大管径冷阴极灯管制造的困难度。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在于提供一种冷阴极灯管模块,特别是一种适用于大灯 管内径的冷阴极灯管模块,以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即提供一种冷阴极灯管模块,包括一 电极、至少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冷阴极灯管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冷阴极灯管模块包括:电极;至少一导线,连接该电极;灯管,提供该电极置入其中;以及杯状熔接体,用以熔接该灯管的一端,使该电极密封于该灯管内部,且该导线穿过该杯状熔接体。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冷阴极灯管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冷阴极灯管模块包括电极;至少一导线,连接该电极;灯管,提供该电极置入其中;以及杯状熔接体,用以熔接该灯管的一端,使该电极密封于该灯管内部,且该导线穿过该杯状熔接体。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阴极灯管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冷阴极灯管 模块还包括一管体,连接该杯状熔接体。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阴极灯管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杯状熔接体 具有一通孔,该通孔与该管体相连通。4.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阴极灯管模块,其特征在于,该通孔设置于 该杯状熔接体的底部或侧面,且该管体通过该通孔排除该灯管的气体,或通 入气体至该灯管。5. 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阴极灯管模块,其特征在于,该导线延伸于 该通孔及该管体外部。6.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阴极灯管模块,其特征在于,该管体至少一 部分被包覆于该杯状熔接体的开口侧。7.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阴极灯管模块,其特征在于,该杯状熔接体 的开口以相反于该电;f及的方向延伸。8.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世贤郑惟中林茂川杨青纹
申请(专利权)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