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腰椎锻炼,具体为一种脊柱外科腰椎康复锻炼装置。
技术介绍
1、腰椎是脊柱运动的枢纽,腰椎间盘和后方的小关节组成三关节复合体,对腰椎骨性结构的稳定性起决定作用,腰椎在康复期间需要使用到腰椎康复锻炼装置,加快腰椎的恢复。
2、然而现有的柱外科腰椎康复锻炼装置,功能性单一,只能够辅助患者做一种腰椎康复动作,无法将多种腰椎康复动作结合对患者腰椎康复锻炼,导致对患者腰椎康复锻炼效果差的情况,并且患者在锻炼的过程中,容易出现移动的情况,导致辅助装置无法作用到患者的情况,导致患者无法得到锻炼,而且患者在做腰椎康复锻炼时,无法对腰椎处的肌肉进行放松,不利于患者的腰椎康复锻炼。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柱外科腰椎康复锻炼装置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脊柱外科腰椎康复锻炼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脊柱外科腰椎康复锻炼装置,包括床板,所述床板底部的两侧均固定有支撑立柱,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脊柱外科腰椎康复锻炼装置,包括床板(1),所述床板(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有支撑立柱(2),所述支撑立柱(2)之间固定有加强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槽(4),所述第一通槽(4)内的左端通过第一转轴(5)转动安装有活动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柱外科腰椎康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6)的顶部开设有第三通槽(17),所述第三通槽(17)的内部安装有腰椎支撑块(18),所述活动板(6)的底部位于第三通槽(17)的下方固定有U型杆(24),所述U型杆(24)的内部固定有固定板(20),所述固定板(2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脊柱外科腰椎康复锻炼装置,包括床板(1),所述床板(1)底部的两侧均固定有支撑立柱(2),所述支撑立柱(2)之间固定有加强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通槽(4),所述第一通槽(4)内的左端通过第一转轴(5)转动安装有活动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柱外科腰椎康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6)的顶部开设有第三通槽(17),所述第三通槽(17)的内部安装有腰椎支撑块(18),所述活动板(6)的底部位于第三通槽(17)的下方固定有u型杆(24),所述u型杆(24)的内部固定有固定板(20),所述固定板(20)的内壁通过轴承转动安装有第三转轴(21),所述第三转轴(21)的内部安装有螺纹杆体(22),所述螺纹杆体(22)的顶部与腰椎支撑块(18)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三转轴(21)的下端与第二伺服电机(23)顶部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伺服电机(23)的底部固定于u型杆(24)内的底部,所述腰椎支撑块(18)底部的一侧固定有限位杆(19),所述限位杆(19)的下端贯穿固定板(20)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脊柱外科腰椎康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腰椎支撑块(18)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内腔(25),所述第二内腔(25)的顶部开设有通孔(26),所述第二内腔(25)的一侧固定有第三伺服电机(27),所述第三伺服电机(27)的输出端固定有第四转轴(28),所述第四转轴(28)的端部与第二内腔(25)的内壁转动连接,所述四转轴(28)的外侧嵌套有推块(29),所述推块(29)的端部贯穿有固定杆(30),所述固定杆(30)的端部与第二内腔(25)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推块(29)的顶部接触有升降块(31),所述升降块(31)的顶部固定有按摩杆(32),所述按摩杆(32)的上端位于通孔(26)的内部,所述按摩杆(32)的下端嵌套有弹簧(33),所述弹簧(33)的上端和下端分别与第二内腔(25)的顶部和升降块(31)的顶部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脊柱外科腰椎康复锻炼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1)顶部的一侧固定有竖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佳佳,杨赛帅,黄家乐,吴春帅,崔志明,徐冠华,傅嘉伟,
申请(专利权)人: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