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risin多肽、HSANPs@Irisin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2618624 阅读:4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3 18: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Irisin在制备预防/治疗高原肺水肿的制剂中应用;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所提供的HSANPs@Irisin纳米颗粒,通过非侵入性吸入给药可以实现对肺部的靶向递送,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Irisin在血管中易被清除、靶向性低等问题,且具有提高患者依从性和自我给药的优点;同时使用人血清白蛋白作为载体合成纳米颗粒可以增强Irisin在肺部的滞留时间,通过ROS响应性linker作为交联剂的可实现纳米颗粒的可控释放,提高其特异性和有效性。该HSANPs@Irisin纳米颗粒具有刺激响应性,其能够通过非侵入性吸入给药,在高原肺水肿患者的肺部富集,响应ROS(活性氧)微环境,释放Irisin,实现对高原性肺水肿高效和便捷地预防和/或治疗,在高原性肺水肿等高原性疾病的防治中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具体涉及一种irisin多肽、hsanps@irisin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高原肺水肿是指健康人群急性暴露于高海拔环境时发生的一类非心源性肺水肿,低压低氧环境直接刺激肺血管收缩、血管活性物质失平衡、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兴奋、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大量生成,导致出现呼吸困难、咳嗽、发绀、运动不耐受及粉红色泡沫痰等临床表现。然而,用于防治高原肺水肿的药物十分有限。乙酰唑胺和地塞米松是目前国际常用的防治高原肺水肿的药物,但存在明显的副作用,如恶心、呕吐、腹泻和电解质紊乱等,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效果;开发一种高效且安全防治高原肺水肿的药物具有重大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irisin在制备预防或治疗高原肺水肿和高原性疾病的药物中的应用;

2、本专利技术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吸入式刺激响应性hsanps@irisin纳米颗粒及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Irisin在制备预防/治疗高原肺水肿的制剂中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原性肺水肿包括但不限于呼吸困难、紫绀、缺氧、胸痛、肺炎、肺水肿、肺部湿罗音的疾病状态以及高原性肺水肿、高原性脑病的疾病。

3.一种HSANPs@Irisin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HSANPs@Irisin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risin溶液的浓度为1-10mg/ml,所述HSA溶液的浓度为5-15mg/ml,所述HSA溶液和Irisin溶液的体积比为(2-6):1

5....

【技术特征摘要】

1.irisin在制备预防/治疗高原肺水肿的制剂中应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原性肺水肿包括但不限于呼吸困难、紫绀、缺氧、胸痛、肺炎、肺水肿、肺部湿罗音的疾病状态以及高原性肺水肿、高原性脑病的疾病。

3.一种hsanps@irisin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hsanps@irisin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irisin溶液的浓度为1-10mg/ml,所述hsa溶液的浓度为5-15mg/ml,所述hsa溶液和irisin溶液的体积比为(2-6):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hsanps@irisin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去溶剂化法形成纳米颗粒溶液,具体为:在搅拌调节ph后的混合液过程中,以1-3ml/min的滴速持续滴加3-6倍体积的无水乙醇,搅拌10分钟形成纳米颗粒溶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春雨蒋海静梁丽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特色医学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