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1798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通风板结构,适用于一服务器。通风板结构包括一外板、一第一内板及一第二内板。外板具有多个通风开孔。第一内板具有多个第一通风开槽及多个第一延伸壁。第二内板位于外板及第一内板之间,且具有多个第二通风开槽及多个第二延伸壁,其中第一通风开槽与第二通风开槽交错排列。各第一通风开槽的一第一上端及一第一下端分别与两第一延伸壁连接,且各第二通风开槽的一第二上端及一第二下端分别与两第二延伸壁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通风板结构,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适用于服务器的通风板结构。
技术介绍
服务器系为网络系统中服务各计算机的核心计算机,可提供网络使用者需要的磁盘与打印服务等功能,同时也可供各客户端彼此分享网络环境内的各项资源。服务器的基本架构和一般的个人计算机大致相同,是由中央处理器(CPU)、内存(Memory)及输入/输出(I/O)设备等部件所组成,并由总线(Bus)在内部将其连接起来,透过北桥芯片连接中央处理器和内存,而透过南桥芯片连接输入/输出设备等。服务器按机箱结构来说大约经历了三个演变过程从早期的塔式机箱到强调集中性能的机架式、再到高密度计算方式的刀片服务器。 在此以机架服务器为例,机架服务器是一种外观按照统一标准设计的服务器,配合机柜统一使用。可以说机架式是一种优化结构的塔式服务器,它的设计宗旨主要是为了尽可能减少服务器空间的占用。很多专业网络设备都是采用机架式的结构,其多为扁平式,就如同抽屉一般。例如交换机、路由器、硬件防火墙这些。机架服务器的宽度为19英寸,高度以U为单位(1U = 1.75英寸=44. 45毫米),通常有1U, 2U, 3U, 4U, 5U, 7U几种标准的服务器。 机柜的尺寸也是采用通用的工业标准,通常从22U到42U不等。机柜内按U的高度有可拆卸的滑动拖架,用户可以根据自己服务器的标高灵活调节高度,以存放服务器、集线器、磁盘阵列柜等网络设备。服务器摆放好后,它的所有i/o线全部从机柜的后方引出(机架服务器的所有接口也在后方),统一安置在机柜的线槽中, 一般贴有标号,便于管理。 基于商业机密的考量,服务器的外壳必须遮蔽内部的构件。然而,服务器的外壳一般都会包括用以散热的通风板结构,且通风板结构具有用以让空气流动的通风开孔。通风开孔会让服务器内部的构件暴露在视线可及的范围。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通风板结构,可遮蔽服务器内部的构件。 本专利技术提出 一种通风板结构,适用于一服务器。通风板结构包括一外板、 一第一 内板及一第二内板。外板具有多个通风开孔。第一内板组装至外板且具有多个第一通风开槽及多个第一延伸壁,其中各第一通风开槽的一第一上端及一第一下端分别与两第一延伸壁连接,且两第一延伸壁定义出一第一开口。第二内板组装至外板而位于外板及第一内板之间,且具有与第一通风开槽交错排列的多个第二通风开槽及多个第二延伸壁,其中各第二通风开槽的一第二上端及一第二下端分别与两第二延伸壁连接,且两第二延伸壁定义出一第二开口,其中第二延伸壁从第二内板朝向第一内板延伸,且第一延伸壁从第一内板朝向第二内板延伸,第一开口在外板的正投影不与第二开口在外板的正投影重叠。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第一通风开槽的一第一宽度大于各第一开口的 一第二宽度,且各第二通风开槽的一第三宽度大于各第二开口的一第四宽度。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外板、第一内板及第二内板实质上相互平行。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第一通风开槽实质上平行于第二通风开槽。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连接于第一上端的部分第一延伸壁实质上相互平 行。行。 行。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连接于第一下端的部分第一延伸壁实质上相互平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连接于第二上端的部分第二延伸壁实质上相互平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连接于第二下端的部分第二延伸壁实质上相互平行。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连接于第一上端的部分第一延伸壁,实质上平行 于连接于第二下端的部分第二延伸壁。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连接于第一下端的部分第一延伸壁,实质上平行 于连接于第二上端的部分第二延伸壁。 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的通风板结构,其第一内板的通风开槽及第二内板的通风开槽 彼此交错排列,且具有多个用以遮蔽视线的延伸壁,而可同时达到通风及遮蔽内部构件的 效果。 为让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 细说明如下。附图说明 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通风板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图1的通风板结构的部分结构立体图。 图3为图1的外板的正视图。 图4为图1的通风板结构的部分结构侧视图。 图5为图1的通风板结构的部分结构侧视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的通风板结构的立体图。图2为图1的通风板结构的部分 结构立体图。图3为图1的外板的正视图。请同时参考图1、图2及图3,本实施例的通风 板结构100包括一外板110、一第一内板120及一第二内板130。 请参考图3,外板110具有多个通风开孔112。请参考图1及图2,第一内板120组 装至外板110且具有多个第一通风开槽122及多个第一延伸壁140。第二内板130组装至 外板110而位于外板110及第一内板120之间,且具有多个第二通风开槽132及多个第二 延伸壁150,其中第一通风开槽122与第二通风开槽132交错排列。 换言之,第一内板120与第二内板130相互遮蔽其第一通风开槽122及第二通风 开槽132,使得通风板结构100具有遮蔽视线的效果。此外,外板110可进一步提升通风板结构100遮蔽视线的效果,且其通风开孔112具有通风效果。 请参考图2,在本实施例中,第一通风开槽122彼此相互平行,且第二通风开槽132 彼此相互平行。此外,第一通风开槽122与第二通风开槽132亦相互平行。各第一通风开 槽122的一第一上端122a及一第一下端122b分别与两第一延伸壁140连接,且第一延伸 壁140从第一内板120朝向第二内板130延伸,其中两第一延伸壁140定义出一第一开口 142。各第二通风开槽132的一第二上端132a及一第二下端132b分别与两第二延伸壁150 连接,且第二延伸壁150从第二内板130朝向第一内板120延伸,其中两第二延伸壁150定 义出一第二开口 152。 图4为图1的通风板结构的部分结构侧视图。请参考图4,第一开口 142在外板 110的正投影A1不与第二开口 152在外板110的正投影A2重叠。换言之,第一延伸壁140 及第二延伸壁150完全阻隔于各相邻的第一通风开槽122与第二通风开槽132之间,且第 一开口 142与第二开口 152是以完全错开的方式来排列,而使通风板结构IOO具有更完整 的遮蔽视线效果。 图5为图1的通风板结构的部分结构侧视图。请参考图5,本实施例的通风板结构 100例如是一服务器50的外壳52的一部分。通风板结构100通过上述的遮蔽视线效果而 可避免服务器50的内部构件54被暴露于视线可及范围。 请参考图5,在本实施例中,外板110、第一内板120及第二内板130为相互平行。 连接于第一上端122a的部分第一延伸壁140彼此相互平行、连接于第一下端122b的部分 第一延伸壁140彼此相互平行、连接于第二上端132a的部分第二延伸壁150彼此相互平 行,且连接于第二下端132b的部分第二延伸壁150彼此相互平行。连接于第一上端122a 的部分第一延伸壁140平行于连接于第二下端132b的部分第二延伸壁150,且连接于第一 下端122b的部分第一延伸壁140平行于连接于第二上端132a的部分第二延伸壁150。 此外,各第一开口 142的一宽度W2小于各第一通风开槽122的一宽度W1,且各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风板结构,适用于一服务器,该通风板结构包括:一外板,具有多个通风开孔;一第一内板,组装至该外板且具有多个第一通风开槽及多个第一延伸壁,其中各该第一通风开槽的一第一上端及一第一下端分别与两该第一延伸壁连接,且该两第一延伸壁定义出一第一开口;以及一第二内板,组装至该外板而位于该外板及该第一内板之间,且具有与该些第一通风开槽交错排列的多个第二通风开槽及多个第二延伸壁,其中各该第二通风开槽的一第二上端及一第二下端分别与两该第二延伸壁连接,且该两第二延伸壁定义出一第二开口,其中该些第二延伸壁从该第二内板朝向该第一内板延伸,且该些第一延伸壁从该第一内板朝向该第二内板延伸,该些第一开口在该外板的正投影不与该些第二开口在该外板的正投影重叠。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通风板结构,适用于一服务器,该通风板结构包括一外板,具有多个通风开孔;一第一内板,组装至该外板且具有多个第一通风开槽及多个第一延伸壁,其中各该第一通风开槽的一第一上端及一第一下端分别与两该第一延伸壁连接,且该两第一延伸壁定义出一第一开口;以及一第二内板,组装至该外板而位于该外板及该第一内板之间,且具有与该些第一通风开槽交错排列的多个第二通风开槽及多个第二延伸壁,其中各该第二通风开槽的一第二上端及一第二下端分别与两该第二延伸壁连接,且该两第二延伸壁定义出一第二开口,其中该些第二延伸壁从该第二内板朝向该第一内板延伸,且该些第一延伸壁从该第一内板朝向该第二内板延伸,该些第一开口在该外板的正投影不与该些第二开口在该外板的正投影重叠。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各该第一通风开槽的一第一宽度大 于各该第一开口的一第二宽度,且各该第二通风开槽的一第三宽度大于各该第二开口的一 第四宽度。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风板结构,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惟孝官长明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