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微通道结构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4261654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3 18: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微通道结构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涉及生物医学工程技术领域,所述具有微通道结构的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获取刺激响应纤维,所述刺激响应纤维在受到刺激后会产生热量;将所述刺激响应纤维和液态主体材料混合,降低温度至低于熔点使其凝固,得固体混合物;刺激所述固体混合物,使所述刺激响应纤维产生热量,局部熔化固体混合物,使至少部分局部熔化的固体混合物所形成的液体互相连通,并延伸至所述固体混合物表面;所述液体包括液态主体材料;去除所述液体,得具有微通道结构的材料。由于纤维呈丝状且互相纠缠接触,熔化后产生的液体相互连通,提升了微通道的通畅性,能较好地控制通道的直径大小,增加了微通道的通路数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医学工程,特别涉及一种具有微通道结构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1、生物组织再生材料是一类专门设计用于引导和促进人体组织再生的医用材料,它们能够模拟天然组织的功能和结构,或者作为支架来帮助患者自身的细胞生长并最终形成新的健康组织。

2、生物材料血管化一直是生物医学领域关注的难题。通过模拟微血管结构制备的材料用于生物体能有效促进组织液递送和组织化再生。多孔结构设计有利于促进生物组织再生材料内部水氧交换,但相比而言,直接在材料内部构建通畅的仿微血管结构来模拟生物体环境更有利于促进细胞的浸透、组织液的交换和免疫细胞的递送。

3、当前,通常有研究者尝试采用牺牲法构建微通道系统,但当前牺牲法制备微通道技术还在探索阶段,并未受到普遍认可;也有研究者采用3d打印法构建微通道,但3d打印的精度有限制,通常难以精细到几十微米级,且过于庞大的微血管网络使打印的时间和技术成本巨大。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具有微通道结构的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旨在提供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微通道结构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微通道结构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刺激响应纤维的直径为20nm~2mm;和/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微通道结构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刺激响应纤维包括光热纤维、声热纤维、电热纤维、电磁场热响应纤维中的任一种;和/或,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微通道结构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包括: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微通道结构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主体材料为可交联材料溶液时,步骤S40包括:...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微通道结构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微通道结构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刺激响应纤维的直径为20nm~2mm;和/或,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微通道结构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刺激响应纤维包括光热纤维、声热纤维、电热纤维、电磁场热响应纤维中的任一种;和/或,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微通道结构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包括: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微通道结构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态主体材料为可交联材料溶液时,步骤s40包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具有微通道结构的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0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江林冯柯鑫
申请(专利权)人:华中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