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监测巷道顶板沉降变形的光纤传感装置及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616522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3 18:2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监测巷道顶板沉降变形的光纤传感装置及其方法,属于巷道顶板监测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应变传感光缆和中空钢管组件,所述的应变传感光缆的首尾两端均与光纤信号接收器连接;所述的应变传感光缆包括穿设在中空钢管组件内侧的内置式光缆,以及延伸至中空钢管组件外侧的外置式光缆;所述的应变传感光缆的表面等距间隔设置有应变节点传感器。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实现对巷道顶板沉降变形的高密度、定点监测,及时发现潜在的安全隐患,为矿山安全提供更为可靠的保障。同时,该装置的自动化和智能化程度高,可以减少人工测量的需求,降低施工风险,提高工程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巷道顶板监测,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监测巷道顶板沉降变形的光纤传感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1、在矿山开采、地下工程和大型基础设施建设等领域,巷道顶板的稳定性是确保工程安全和施工人员生命安全的关键因素。随着工程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作业环境的日益复杂,传统的顶板沉降变形监测方法已经难以满足现代工程的需求。这些方法通常依赖于人工测量或者有限的自动化传感器,但是传统方法无法提供连续的监测数据,导致监测盲区的存在;同时现有传感器容易受到环境因素的干扰,影响数据的稳定性和准确性;依赖人工进行测量,效率低下,且存在安全风险;自动化监测技术尚未普及,无法实现实时监测和快速响应。

2、基于以上背景,本专利技术专利提出的高密度定点密集分布式应变传感光缆系统,通过在每米布置一个传感节点,该系统能够提供连续的监测数据,有效消除监测盲区,并通过光纤技术提高系统的抗干扰性和数据传输的稳定性。此外,集成的温度补偿模块和先进的数据处理单元,使得系统能够自动校正环境影响,并快速生成准确的监测报告,大大提高了监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技术实现思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监测巷道顶板沉降变形的光纤传感装置,包括应变传感光缆(1)和中空钢管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应变传感光缆(1)的首尾两端均与光纤信号接收器(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监测巷道顶板沉降变形的光纤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应变传感光缆(1)为高密度定点密集分布式应变传感光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监测巷道顶板沉降变形的光纤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应变节点传感器(2)设置有多组,相邻的应变节点传感器(2)的间距为一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监测巷道顶板沉降变形的光纤传感装置及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管封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监测巷道顶板沉降变形的光纤传感装置,包括应变传感光缆(1)和中空钢管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应变传感光缆(1)的首尾两端均与光纤信号接收器(6)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监测巷道顶板沉降变形的光纤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应变传感光缆(1)为高密度定点密集分布式应变传感光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监测巷道顶板沉降变形的光纤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应变节点传感器(2)设置有多组,相邻的应变节点传感器(2)的间距为一米。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监测巷道顶板沉降变形的光纤传感装置及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钢管封口组件(3)的外侧设置有封口外螺纹(303),与之对应的,中空钢管组件(4)的两端均开设有封口内螺纹(400),钢管封口组件(3)与中空钢管组件(4)螺纹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监测巷道顶板沉降变形的光纤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空钢管组件(4)包括第一钢管(401)和第二钢管(402),第一钢管(401)与第二钢管(402)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监测巷道顶板沉降变形的光纤传感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钢管(401)的头部设置有封口内螺纹(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发平黄刚黄小忠刘昊张骥刘明宇印提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马钢矿业资源集团姑山矿业有限公司白象山矿业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