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机械泵,用于水力机循环液流管路系统中。技术背景本专利技术是继水源压力泵供水增压装置(专利号92109632.1)之后进一步改进研制的新泵型。原专利技术虽有增压效果,但出口水压力曲线波谷低于进口水压,因此不能形成连续的工作循环,实用性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针对原专利技术的技术缺陷设计一种在无外界能量输入和进出水口 流量相等的情况下,出口水压始终高于进口水压,使之能够形成自动连续工 作循环的新泵型。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除依旧采用原专利技术的隔膜泵、活塞泵、自动 控制阀以及管路的基本结构形式和隔膜与活塞同歩移动后的空间容积相等时,隔膜大于活塞的受压投影面积的工作原理外,所提出新的技术方案是 在活塞泵两端均设有隔膜泵,并在贯穿于隔膜泵和活塞泵的推杆前端处增设 了星状分支头;在隔膜下面依次增设了压板、压杆以及在机架上增设了摇臂。 每根压杆的前端分别与对应位置的分支头由肖轴铰接,其另一端与对应的摇 臂铰接。这样,可使隔膜泵内液压产生的推力经隔膜、压板全部传递到压杆 上,由于压杆两端受力点力H差的作用,使压杆前端连接的推杆始终能^多得 到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液力增压泵,由活塞泵、隔膜泵、自动控制阀,管路组成,它包括机架、泵盖、分支头、肖轴、推杆、隔膜、压板、压杆、摇臂、活塞、滑轮、阀柄、阀芯、弹簧、进水口、迴水口、排水口、逆止阀、出水管,其特征是:在活塞泵(1)的两端均设有隔膜泵(3);在贯穿于隔膜泵(3)和活塞泵(1)的推杆(7)前端均设有分支头(5);在隔膜(8)下面依次设有压板(9)、压杆(10);在机架(2)上设有摇臂(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液力增压泵,由活塞泵、隔膜泵、自动控制阀,管路组成,它包括机架、泵盖、分支头、肖轴、推杆、隔膜、压板、压杆、摇臂、活塞、滑轮、阀柄、阀芯、弹簧、进水口、迴水口、排水口、逆止阀、出水管,其特征是在活塞泵(1)的两端均设有隔膜泵(3);在贯穿于隔膜泵(3)和活塞泵(...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