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触发热释电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612546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3 18: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光触发热释电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制备化学方程式为Ba(Ti<subgt;0.85</subgt;Zr<subgt;0.15</subgt;)O<subgt;3</subgt;的锆钛酸钡纳米颗粒;S2、将锆钛酸钡纳米颗粒与还原剂混合,经高温处理后得到表面富氧空位锆钛酸钡纳米颗粒;S3、利用聚乙烯亚胺、聚丙烯酸和聚乙二醇对富氧空位钛酸钡纳米颗粒进行生物相容性修饰,得到光触发热释电富氧空位锆钛酸钡纳米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简单、方便、高效率合成具有优良生物相容性的富氧缺陷空位型锆钛酸钡纳米材料的方法,其表面氧空位具有较强的近红外二区光吸收特性,通过光热作用灭活肿瘤,同时锆钛酸钡利用光热效应过程中的温度变化激活热释电效应,产生活性氧进行协同灭活肿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纳米材料,特别是涉及一种光触发热释电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光热治疗是针对多种类型肿瘤的一种非化学疗法干预手段,通过光热转换剂将光能转换成热能来消融局部肿瘤组织,具有可控的照射性、低毒性和高治疗特异性,可协同化疗和免疫治疗等多种疗法。一般而言,彻底消融肿瘤需要超过50℃的温度,然而高温光热处理可能会给附近的健康细胞和组织带来附带损害。因此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42~45℃)有效消融肿瘤对于光热治疗的未来临床应用至关重要。但是在较低温度下由于加热不足,肿瘤细胞热损伤可以通过热休克蛋白得以修复,削弱了低温光热治疗的抗肿瘤功效。

2、活性氧(ros)可以氧化蛋白质,并通过将蛋白质转化为其衍生物,使得其氨基酸侧链损伤,甚至肽链的断裂,从而灭活肿瘤细胞。将具有高活性氧生成能力的材料和光热转换剂结合起来的热释电生物材料如纳米钛酸钡成为一种潜力的抗肿瘤物质。钛酸钡材料是一类重要的热释电材料。在加热和冷却过程中,热释电材料的温度变化使得极化矢量发生改变,引起内建电场,从而在表面产生热释电电荷,热释电电荷可以进一步与周围的氧分子或水分子发生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光触发热释电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具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Ba、Ti和Zr元素的摩尔比为(3~9):1:(0.17~0.1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3中,反应的pH值为11~13,反应时间为24~48h,反应温度为180~2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具体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锆钛酸钡和硼氢化钠的质量比为...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触发热释电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具体包括: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ba、ti和zr元素的摩尔比为(3~9):1:(0.17~0.18);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13中,反应的ph值为11~13,反应时间为24~48h,反应温度为180~22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具体包括: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锆钛酸钡和硼氢化钠的质量比为1:(1~4),热处理温度为425-450℃,热处理时间为90-120min,ar气体流量为0.1~0.2m3/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具体包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艳莉张先增杨震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