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骨盆容积控制外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61241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3 18:19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骨盆容积控制外固定装置,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包括后骨盆裤和前骨盆裤,所述后骨盆裤与人体的腰部及臀部匹配,后骨盆裤内侧面对应人体肾部和坐骨的位置分别设置有肾部扩张球囊和坐骨部扩张球囊,所述前骨盆裤与人体腹部及阴部匹配,本技术通过基于骨盆容积控制理论和“自填塞效应”,通过骨盆解剖学的软性通道,利用在相应位置的扩张球囊,通过向内压迫,从而达到能够快速简便的缩小骨盆容积,在不增加患者创口的情况下,迅速控制因严重骨盆创伤而造成的骨盆容积扩大,从而可以局限血肿的扩散,增加血肿的压力,增强“自填塞效应”以控制出血,从而达到挽救生命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骨盆容积控制外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1、骨盆骨折是目前创伤中较为常见的损伤,其中血流动力学不稳定骨盆骨折患者的死亡率高达40-50%。骨盆骨折出血一般来讲右三个来源,即盆部静脉丛、骨折断端、血管损伤。

2、有研究表明静脉损伤出血占骨盆骨折的80%。对于基层医院和院前急救来说,及时止血,减少失血能为挽救患者生命提供宝贵的时间,目前应用较广的是简易骨盆带,骨盆带在稳定骨折的同时可以形成血凝块并减少出血。

3、骨盆带固定的作用机制:(1)关闭开书样损伤,缩小盆腔容积以达到压迫止血;(2)稳定骨盆环,促进血凝块形成;(3)促进下肢血液回流,起到类似于自体血液回输的效果。

4、但这些措施仅仅能预防骨折断端发生二次移位,对于骨折端和盆腔血管的出血并无更多的益处,也不能缩小骨盆容积,由于骨盆出血有“自填塞效应”,如果能有效减少骨盆容积,则控制骨盆出血效果更为明显。

5、凶险的骨盆动脉出血可以通过介入方法给予处理,但缓慢的静脉出血及骨面渗血,目前暂无有效的手段进行控制,有人提倡使用盆腔填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骨盆容积控制外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后骨盆裤和前骨盆裤,所述后骨盆裤与人体的腰部及臀部匹配,后骨盆裤内侧面对应人体肾部和坐骨的位置分别设置有肾部扩张球囊和坐骨部扩张球囊,所述前骨盆裤与人体腹部及阴部匹配,前骨盆裤内侧面对称设置有两个腹部扩张球囊,腹部扩张球囊分为上部髂前上棘内侧扩张球囊和下部腹股沟部扩张球囊,上部髂前上棘内侧扩张球囊和下部腹股沟部扩张球囊分别对应人体髂前上棘内侧和腹股沟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盆容积控制外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会阴带对应人体阴部的位置开设有阴部预留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盆容积控制外固定装置,其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骨盆容积控制外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后骨盆裤和前骨盆裤,所述后骨盆裤与人体的腰部及臀部匹配,后骨盆裤内侧面对应人体肾部和坐骨的位置分别设置有肾部扩张球囊和坐骨部扩张球囊,所述前骨盆裤与人体腹部及阴部匹配,前骨盆裤内侧面对称设置有两个腹部扩张球囊,腹部扩张球囊分为上部髂前上棘内侧扩张球囊和下部腹股沟部扩张球囊,上部髂前上棘内侧扩张球囊和下部腹股沟部扩张球囊分别对应人体髂前上棘内侧和腹股沟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盆容积控制外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会阴带对应人体阴部的位置开设有阴部预留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骨盆容积控制外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接带包括腰侧带,腰侧带的一端与后骨盆裤的腰侧面连接,后骨盆裤的另一端连接有腰侧公魔术贴,腰侧公魔术贴与腰侧母魔术贴粘贴,腰侧母魔术贴粘贴连接在前骨盆裤的腰侧面。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骨盆容积控制外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骨盆裤的内腿部连接有内腿侧公魔术贴,所述前骨盆裤的内腿部连接有内腿侧母魔术贴,所述内腿侧公魔术贴与内腿侧母魔术贴贴合。

5.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连鸿凯李放金小高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市中心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