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铣刀领域,具体为一种手机外壳铣刀。
技术介绍
1、手机外壳是连接手机前屏和后盖的部分,也是手机使用时重要的握持部位,这就要求手机边框的成型精度要高,且成型后边角要圆滑舒适,通常需要通过铣刀对手机壳进行雕刻。
2、现有的手机外壳在生产时大多是通过铣床控制铣刀,通过编程使得铣刀按照工人的设想对原料进行雕琢,操作简单,且工作效率较高。
3、现有技术中铣刀,其刀杆与刀盘之间连接通常采用多个螺栓螺母等,工人在对其进行拆卸时,需要将多组螺栓进行拆卸,较为繁琐不便,不利于二者的快速拆装不便维护更换,会降低对刀刃更换的工作效率,增大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1、基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手机外壳铣刀,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技术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手机外壳铣刀,包括固定板和铣刀,所述固定板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外杆,且外杆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内杆,所述内杆的内部活动安装有丝杆,且丝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齿轮,所述内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一端活动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与齿轮相啮合的齿条,所述连接杆的外部套设有第二弹簧,且内杆与限位块之间通过第二弹簧相连接,所述固定板的内部开设有用于放置铣刀的放置槽,且铣刀的内部开设有与限位块相匹配的限位槽,所述固定板的一端设置有对限位块进行限制的限位组件。
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有限位块、限位槽、齿轮、压板和限位杆等部件,在需要对铣
4、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一滑槽、把手、压板、第二滑槽、限位杆、第一弹簧和限位孔,所述丝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把手,且丝杆的外部活动安装有压板。
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丝杆与把手固定连接,使得转动把手即可驱动丝杆进行转动,用于驱动丝杆一端套设的压板进行移动,控制限位杆的位置。
6、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板的内部活动安装有限位杆,且限位杆的外部套设有第一弹簧,所述固定板与限位杆之间通过第一弹簧相连接。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弹簧对限位杆施加拉力,防止限位杆在限位块还没进入到限位槽内部时落下,影响限位块的移动。
8、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内杆的内部开设有供压板移动的第一滑槽,所述外杆的内部开设第二滑槽,且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大小相同。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滑槽与第二滑槽为压板的上下移动提供空间,同时通过第一滑槽与限位滑槽可对压板进行限位,防止压板跟随丝杆进行转动。
10、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外杆与内杆的内部均开设有为限位块提供移动空间的通孔,且通孔的直径大于限位块的直径。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孔的设置,使得限位块可通过通孔离开外杆的内部,不会阻挡限位块的移动。
12、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块的一端开设有与限位杆相配合的限位孔。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块的一端开设的限位孔,使得限位杆位置下降时会进入到限位孔内部,从而对限位块进行固定和限位,防止在对原料进行雕刻时,铣刀的位置发生偏移。
14、综上所述,本技术主要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5、本技术通过设置有限位块、限位槽、齿轮、压板和限位杆等部件,在需要对铣刀进行固定时,只需将铣刀放入放置槽内部,转动把手驱动限位块进行移动,进入到铣刀内部的限位槽里,从而将固定板和铣刀进行连接,转动把手时,压板下移驱动限位杆进入到限位槽内部,将铣刀牢牢的进行固定,与传统的通过多组螺栓进行固定的铣刀相比,本技术通过多角度的限位与固定,保证在对原料进行打磨时,铣刀的角度不会发生变化,雕刻过程更加的稳定,同时对铣刀的更换和拆卸更加的方便快捷,降低工人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机外壳铣刀,包括固定板(1)和铣刀(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外杆(3),且外杆(3)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内杆(4),所述内杆(4)的内部活动安装有丝杆(7),且丝杆(7)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齿轮(12),所述内杆(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杆(17),且连接杆(17)的一端活动安装有限位块(14),所述限位块(1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与齿轮(12)相啮合的齿条(13),所述连接杆(17)的外部套设有第二弹簧(18),且内杆(4)与限位块(14)之间通过第二弹簧(18)相连接,所述固定板(1)的内部开设有用于放置铣刀(2)的放置槽(20),且铣刀(2)的内部开设有与限位块(14)相匹配的限位槽(19),所述固定板(1)的一端设置有对限位块(14)进行限制的限位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机外壳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一滑槽(5)、把手(6)、压板(8)、第二滑槽(9)、限位杆(10)、第一弹簧(11)和限位孔(16),所述丝杆(7)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把手(6),且丝杆(7)的外部活动安装有压板(8)。
3.根据权利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手机外壳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杆(4)的内部开设有供压板(8)移动的第一滑槽(5),所述外杆(3)的内部开设第二滑槽(9),且第一滑槽(5)与第二滑槽(9)大小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手机外壳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杆(3)与内杆(4)的内部均开设有为限位块(14)提供移动空间的通孔(15),且通孔(15)的直径大于限位块(14)的直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手机外壳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块(14)的一端开设有与限位杆(10)相配合的限位孔(16)。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机外壳铣刀,包括固定板(1)和铣刀(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外杆(3),且外杆(3)的内部活动安装有内杆(4),所述内杆(4)的内部活动安装有丝杆(7),且丝杆(7)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齿轮(12),所述内杆(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连接杆(17),且连接杆(17)的一端活动安装有限位块(14),所述限位块(1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与齿轮(12)相啮合的齿条(13),所述连接杆(17)的外部套设有第二弹簧(18),且内杆(4)与限位块(14)之间通过第二弹簧(18)相连接,所述固定板(1)的内部开设有用于放置铣刀(2)的放置槽(20),且铣刀(2)的内部开设有与限位块(14)相匹配的限位槽(19),所述固定板(1)的一端设置有对限位块(14)进行限制的限位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机外壳铣刀,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一滑槽(5)、把手(6)、压板(8)、第二滑槽(9)、限位杆(10)、第一弹簧(11)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艳林,侯俊敏,李勇,黄日斯,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华彩光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