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建筑脚手架,具体为一种建筑用脚手架。
技术介绍
1、脚手架是为了保证各施工过程顺利进行而搭设的工作平台,按搭设的位置分为外脚手架、里脚手架,按材料不同可分为木脚手架、竹脚手架、钢管脚手架,按构造形式分为立杆式脚手架。
2、在建筑施工中需要用到脚手架,而现有的脚手架大多是一个钢架整体不方便搬运,降低了脚手架移动的方便性。
3、因此,需要对脚手架进行设计改造,有效的防止其脚手架大多是一个钢架整体不方便搬运。
技术实现思路
1、为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用脚手架,具备方便移动的优点,解决了脚手架大多是一个钢架整体不方便搬运的问题。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用脚手架,包括脚架,所述脚架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箱,所述固定箱内腔的顶部横向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横板,所述横板的左侧和右侧均与固定箱的内侧滑动连接,所述固定箱内壁的背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剪叉杆,所述剪叉杆顶部的前端与横板的背端滑动连接,所述固定箱内腔的底部横向滑动连接有滑板,所述剪叉杆的底部通过转轴与滑板的顶部滑动连接,所述滑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底部通过轴销活动连接有滚轮,所述滚轮的底部贯穿固定箱的底部。
3、作为本技术优选的,所述固定箱内壁的左侧和右侧且对应横板和滑板的位置均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的长度大于横板和滑板的移动距离。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用脚手架,包括脚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架(1)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箱(2),所述固定箱(2)内腔的顶部横向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所述连接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液压杆(4),所述液压杆(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横板(5),所述横板(5)的左侧和右侧均与固定箱(2)的内侧滑动连接,所述固定箱(2)内壁的背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剪叉杆(6),所述剪叉杆(6)顶部的前端与横板(5)的背端滑动连接,所述固定箱(2)内腔的底部横向滑动连接有滑板(7),所述剪叉杆(6)的底部通过转轴与滑板(7)的顶部滑动连接,所述滑板(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8),所述支撑杆(8)的底部通过轴销活动连接有滚轮(9),所述滚轮(9)的底部贯穿固定箱(2)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箱(2)内壁的左侧和右侧且对应横板(5)和滑板(7)的位置均开设有滑槽(10),所述滑槽(10)的长度大于横板(5)和滑板(7)的移动距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板(5)的表面和滑板(7)的顶部均对应剪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箱(2)的底部开设有开口(12),所述开口(12)的宽度大于滚轮(9)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3)底部的左侧和右侧且位于液压杆(4)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加固板(13),所述加固板(13)的内侧与液压杆(4)的表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架(1)的内侧横向固定连接有定位杆(14),所述定位杆(14)与脚架(1)配合使用。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用脚手架,包括脚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脚架(1)两侧的底部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箱(2),所述固定箱(2)内腔的顶部横向固定连接有连接板(3),所述连接板(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液压杆(4),所述液压杆(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横板(5),所述横板(5)的左侧和右侧均与固定箱(2)的内侧滑动连接,所述固定箱(2)内壁的背端通过转轴活动连接有剪叉杆(6),所述剪叉杆(6)顶部的前端与横板(5)的背端滑动连接,所述固定箱(2)内腔的底部横向滑动连接有滑板(7),所述剪叉杆(6)的底部通过转轴与滑板(7)的顶部滑动连接,所述滑板(7)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杆(8),所述支撑杆(8)的底部通过轴销活动连接有滚轮(9),所述滚轮(9)的底部贯穿固定箱(2)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用脚手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箱(2)内壁的左侧和右侧且对应横板(5)和滑板(7)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帆,林光峰,李坤,
申请(专利权)人:保定同益建筑工程设备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