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系统的控制方法及中继站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261041 阅读:13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的控制方法和中继站,中继站进入分布式控制模式,在分布式控制模式下,上述方法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中继站调度网络的无线资源、中继站产生控制消息、中继站通过调度无线资源用于发送控制消息来控制其下属站,其中,下属站包括终端和/或下属中继站。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实现了灾难现场或战争现场的用户的及时沟通、对资源的合理配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通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通信系统的控制方法及中继站
技术介绍
通常,无线通信系统使用电磁波和固定/移动的无线通信终端进行通信,例如,移 动无线电话或附有无线通信卡的笔记本电脑等,均可简称为终端。 一般地,终端都位于系统 的无线覆盖范围内,并且,分配给终端的电磁波频率被分成多个载波频率作为无线通信信 道。无线通信系统通过基站并利用指定无线信道在一定地理范围内提供无线覆盖,这个地 理范围称为小区。通常,从理论上讲,基站应该位于小区的中央。 为了扩大系统覆盖范围或者扩展系统容量,可以将一个或多个中继站设置在支持 多跳中继的基站与终端之间,在下文中,将包含中继站的无线通信系统简称为系统。中继站 可以用于中继基站到终端(下行)或终端到基站(上行)的信号。采用中继站之后,可以 有效地提高通信链路信号传输质量,从而达到扩大系统覆盖范围或增加系统容量的目的。 终端通过一跳或多跳中继站接入基站的通信路径称为中继路径,与终端直接相连 的中继站称为接入中继站,接入中继站和终端的通信链路称为接入链路。在中继路径上,接 入中继站可以通过其他的中继站与基站进行通信,中继站之间以及中继站和基站之间的通 信链路称为中继链路。中继站可以是固定、漫游、或者移动的。如图1A与图1B所示,图1A 为包含一个中继站的系统,图1B为包含两个中继站的系统。其中,在图1A中,终端1和终 端2为中继站的下属站,基站通过中继站与终端1和终端2进行交互;在图1B中,终端1和 终端2为中继站1的下属站,终端3、中继站1为中继站2的下属站,基站通过中继站2和中 继站1与终端1和终端2进行交互,基站通过中继站2和终端3进行交互。 目前,中继站的工作模式都是集中式控制,S卩,下属站的网络进入、网络退出以及 数据传输路径的管理等都是由基站控制。但是在救灾或者战争等紧急场景中,基站常常会 被毁损而无法正常工作或者根本就没有基站,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系统仍然是基站主导的 集中式控制,就无法进行有效地通信管理,进而可能会导致通信中断等异常。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在集中式控制模式下,基站毁损时无法进行通信管理的问题而提出本专利技术,为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通信系统的控制方法及中继站,以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的控制方法,中继站进入分布式控制模式,在分布式控制模式下,方法包括以下至少之一中继站调度网络的无线资源、中继站产生控制消息、中继站通过调度无线资源用于发送控制消息来控制其下属站,其中,下属站包括终端和/或下属中继站。 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中继站,包括扫描单元,用于扫描下行信道 的同步信息;控制单元,用于在满足预定条件的情况下,控制中继站进入分布式控制模式, 预定条件为扫描单元在所有频率范围或预定时间内没有在下行信道扫描到同步信息;分布式控制单元,用于实现中继站在分布式控制模式下的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调度单 元,用于调度通信系统中的无线资源;控制消息单元,用于产生并发送控制消息给下属站; 管理单元,用于控制下属站;其中,下属站包括终端和/或下属中继站。 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至少之一,本专利技术通过具有分布式控制功能的中继站实现 对紧急场景下通信网络的控制,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由于中继站的工作模式而导致的无法 实现在紧急场景下通过中继站控制通信系统的问题,进而实现了灾难现场或战争现场的用 户的及时沟通、对资源的合理配置。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 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A、图IB是根据相关技术的包含中继站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A、图2B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紧急场景下的只有中继站的通信系统的示意 图; 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装置实施例的中继站的框图; 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装置实施例的中继站中的分布式控制单元的结构框图; 图5A、5B、5C分别是根据本专利技术装置实施例的中继站的接入网络控制模块、数据 传输控制模块、退出网络控制模块的框图; 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方法实施例的下属站为终端时的接入网络的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专利技术方法实施例的下属站为中继站时的接入网络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 功能概述 如上所述,在目前的集中式控制模式下,如果作为控制站的基站被毁损而无法正 常工作,则将会导致通信管理的失效。而中继站具有便于携带和供电方便(例如,可以用太 阳能电池供电)等诸多优点,因此,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中,考虑使用中继站来进行紧急组 网。具体地,在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在紧急情况下,使用具有分布式控制功能的中继站来管理 系统,具体地,调度通信系统中的无线资源、产生控制消息、控制下属站等。为了实现该功 能,可以为中继站建立一种系统结构或为其设置一种分布式控制模式,使用该系统结构或 借助于该分布式控制模式,来实现对通信系统的控制。 图2A和图2B示出了示例性的基站毁损场景,图2A中为一个中继站的场景,图2B 中为两个中继站的场景。其中,图2A中的中继站为系统的控制站,终端1和终端2是中继 站的下属站;图2B中的中继站2为系统的控制站,中继站1和终端3为中继站2的下属站, 终端1和终端2为中继站1的下属站。可以看出,虽然基站被毁坏而无法对其下属站进行 管理和控制,但是此时,可以通过本专利技术中继站来进行通信网络的控制。在紧急场景中,本 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中继站具有分布式控制的功能,即,在无基站控制的情况下,紧急模式下 分布式的控制的中继站可以独立控制下属站的接入、退出以及通信路径等。 上述的场景可以是灾害场景,中继站能够接入救援人员或瓦砾下的伤者的移动设 备,方便救援人员了解伤者的位置伤情等信息,也可以让救援人员彼此沟通,传递灾情,调配资源。上述场景也可以是战争场景,借助于中继站,能够临时接入所有战斗小组的移动终端,用于控制战斗区域的通信网络的通信管理,实现统一指挥、协调行动。 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不冲突,本申请中的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装置实施例 基于图2A或图2B所示的场景,在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中继站,图3为该中继站 的框图,如图3所示,优选地,该中继站包括扫描单元2、控制单元4、分布式控制单元6。以 下对上述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扫描单元2,用于扫描下行信道的同步信息。控制单元4,连接至扫描单元2,用于 在满足预定条件的情况下,控制中继站进入分布式控制模式,预定条件为扫描单元2在所 有频率范围或预定时间内没有在下行信道扫描到同步信息,此时,证明作为控制站的基站 已经毁损,无法进行通信系统控制。在控制中继站进入分布式控制模式后,将由中继站作为 控制站来进行通信系统的控制。 可以看出,扫描单元2是用于在所有频率范围或预定时间内判断周围是否还有未 被毁坏的基站,如果还有未毁损的基站,则该中继站进入普通接入模式,执行现有技术中的 中继站的操作即可;如果基站均被毁损,则如上所述,控制单元4控制中继站接入分布式 控制模式,在该模式下,中继站可以调度系统中所有的无线资源、产生系统中的所有控制消 息、控制和管理下属站,这里的下属站可以是终端,也可以是普通中继站,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通信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中继站进入分布式控制模式,在所述分布式控制模式下,所述方法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中继站调度网络的无线资源、所述中继站产生控制消息、所述中继站通过调度所述无线资源用于发送所述控制消息来控制其下属站,其中,所述下属站包括终端和/或下属中继站。

【技术特征摘要】
一种通信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中继站进入分布式控制模式,在所述分布式控制模式下,所述方法包括以下至少之一所述中继站调度网络的无线资源、所述中继站产生控制消息、所述中继站通过调度所述无线资源用于发送所述控制消息来控制其下属站,其中,所述下属站包括终端和/或下属中继站。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站进入分布式控制模式的条件包括所述中继站在所有频率范围或预定时间内没有在下行信道中扫描到同步信息。3.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下属站包括以下至少之一 对所 述下属站接入网络的控制、对所述中继站与所述下属站之间的数据传输控制、对所述下属 站退出网络的控制。4.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下属站接入网络的控制包括以下 至少之一 接收所述下属站发送的测距码,并向所述下属站发送反馈消息以实现与所述下属站的 同步;接收来自所述下属站的基本能力报告消息; 处理所述下属站发起的注册过程;为接入网络的终端设置标识符,并将接入网络的所述终端的拓扑信息和所述标识符广 播给所述中继站的所有下属中继站。5. 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下属站为所述下属中继站,则对 所述下属站接入网络的控制还包括向所述下属中继站发送配置消息。6.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中继站与所述下属站之间的数据 传输控制包括以下至少之一用户消息的广播控制,所述中继站将用户消息周期或非周期的广播给所述下属站,其 中,所述用户消息中携带有接入网络的所有终端的终端标识;数据传输路由控制,所述中继站为数据传输建立连接,通过所述连接接收来自发送终 端的数据并解析所述数据后将所述数据发送至接收终端;自动呼通控制,如果所述终端在预定时间内接收到的持续呼叫次数超过预定值,则所 述中继站控制所述终端自动接受呼叫。7. 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继站接收并解析来自发送终端的 数据后,所述方法还包括设置用于标识所述数据的传输路径的连接标识符;将所述发送终端的拓扑信息和所述连接标识符广播给所述中继站的所有下属中继站。8. 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下属站退出网络的控制包括 所述中继站更新用于标识所述下属站的用户信息;在所述下属中继站的下属站退出所述网络的情况下,所述中继站向所述下属中继站发 送用于指示释放本地占用资源的消息。9. 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所述下属站为所述下属中继站,则对所述下属站退出网络的控制还包括所述中继站控制所述下属中继站的下属站切换到其他下属中继站...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扬
申请(专利权)人: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