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注塑机、压铸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三板式压铸注塑机动模移动系统。
技术介绍
1、三板式压铸注塑机是压铸和注塑行业常用的机型,现有三板式机器中定动模开合及锁模主要用曲肘连杆扩力法和直接液压法,曲肘连杆扩力法机构复杂,机械机构容易磨损,而直接液压法采取的方法为小压力快速进退油缸和锁模增压油缸组合的方式,当从快进到锁模注射完成后的定动模分离时,定动模之间的分离力在开始时是很大的,往往会达到锁模力的10%左右,而在微小的分离后,由于拔模斜度的存在,定动模之间的分离力就降为零,此时动模的运动只需很小的驱动力即可,而在压铸和注塑机中都有脱模装置,大部分是用脱模油缸驱动脱模板或杆驱动,脱模油缸的脱模力大都在锁模力的5%左右,而脱模总行程中由于拔模斜度的存在,只有脱模开始时的一小段需要锁模力5%左右的锁模,如630吨级的压铸机、注塑机锁模力为630吨,初分离时需要25-50吨力,而顶出油缸压力为25吨,而初分离后中板和动模的驱动力以及初顶出完成后的驱动力小于0.1-1吨,但现有的中板及动模驱动装置的驱动力全程保持初分离时所需力量25-50吨,顶出装置全程保持初顶出时所需的25吨力量。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三板式压铸注塑机动模移动系统,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
2、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有头板、尾板、底座、哥林柱、定模组成定模及固定部分,有中板和动模组成动模部分,有动模部分移动导轨及驱动装置,中板和尾板间有单向锁模压力缸和闸板及驱动
3、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初分离装置有初分离固定座安装在底座上,初分离固定座和中板之间有初分离装置。
4、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初分离装置为斜楔式,由固定斜楔、移动斜楔和推拉缸组成。
5、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初分离装置为微动压力缸,有缸体微动活塞、弹性密封圈和密封圈压板组成。
6、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板上装有工件脱模推杆,中板和尾板间有可变位顶头,当初分离装置进行定动模初分离时,顶头顶住脱模推杆完成工件和动模的初顶出,当初分离和工件初顶出完成后,可变位顶头后退,动模部分被动模移动导轨及驱动装置带动后退,当动模后退到位时,可变位顶头正好将脱模推杆将工件定位在工件脱模位置。
7、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可变位顶头为固定顶头和可卸顶头组成,完成初分离后工件初顶出后可卸顶头移出。
8、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可变位顶头顶杆外圆上有螺纹,套在一轴向固定螺母上,由电机带动螺母旋转从而控制顶杆的轴向位置。
9、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可变位顶头为固定顶头和闸板,初分离脱模顶头组成,初分离前闸板、中板和尾板间初分离脱模顶头和初分离脱模顶头连接杆在初分离脱模顶头移动机构驱动下进入对准工件脱模推杆端面,完成初分离后闸板和初分离脱模顶头移出由固定顶头对工件脱模推杆和工件进行定位
10、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顶头端面和工件脱模推杆端面间有初始间隙,使定模和动模初分离开始时工件留在动模上,初分离总行程=初始间隙+工件初顶出行程。
11、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移动导轨驱动机构为电机丝杆时,螺母外圈和动导轨连接板内孔配合为动配合,两者间有轴向间隙且大于初分离装置的初分离行程。
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有单向压力缸通过可移动闸板锁模完成压铸注塑,在锁模完成后单向压力缸卸荷,用装在定模及固定部分和动模及移动部分之间设置初分离装置,使定模和定模分离,初分离后由移动导轨及驱动装置将动模及移动部分移动到工件脱模位置,因初分离距离很小就可以完成,而移动导轨在相对长的移动距离只需要很小的力量即可完成,可以用数控电机加丝杆或气缸驱动动模移动,在初分离同时用变位顶头通过工件脱模推杆将工件初顶出并借助动模移动完成工件顶出,工件顶出油缸可以取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三板式压铸注塑机动模移动系统,有头板、尾板、底座、哥林柱、定模组成定模及固定部分,有中板和动模组成动模部分,有动模部分移动导轨及驱动装置,中板和尾板间有单向锁模压力缸和闸板及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定模及固定部分与动模部分间有定动模初分离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板式压铸注塑机动模移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初分离装置有初分离固定座安装在底座或哥林柱上,初分离固定座和中板之间有初分离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板式压铸注塑机动模移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初分离装置为斜楔式,由固定斜楔、移动斜楔和推拉缸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板式压铸注塑机动模移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初分离装置为微动压力缸,有缸体微动活塞、弹性密封圈和密封圈压板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板式压铸注塑机动模移动系统,其特征在于:中板上装有工件脱模推杆,中板和尾板间有可变位顶头,当初分离装置进行定动模初分离时,顶头顶住脱模推杆完成工件和动模的初顶出,当初分离和工件初顶出完成后,可变位顶头后退,动模部分被动模移动导轨及驱动装置带动后退,当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板式压铸注塑机动模移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可变位顶头为固定顶头和可卸顶头组成,完成初分离后工件初顶出后可卸顶头移出。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板式压铸注塑机动模移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可变位顶头顶杆外圆上有螺纹,套在一轴向固定螺母上,由电机带动螺母旋转从而控制顶杆的轴向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板式压铸注塑机动模移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可变位顶头为固定顶头和闸板,初分离脱模顶头组成,初分离前闸板、中板和尾板间初分离脱模顶头和初分离脱模顶头连接杆在初分离脱模顶头移动机构驱动下进入对准工件脱模推杆端面,完成初分离后闸板和初分离脱模顶头移出由固定顶头对工件脱模推杆和工件进行定位。
9.根据权利要求5或6或7或8所述的三板式压铸注塑机动模移动系统,其特征在于:顶头端面和工件脱模推杆端面间有初始间隙,使定模和动模初分离开始时工件留在动模上,初分离总行程=初始间隙+工件初顶出行程。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板式压铸注塑机动模移动系统,其特征在于:移动导轨驱动机构为电机丝杆时,螺母外圈和动导轨连接板内孔配合为动配合,两者间有轴向间隙且大于初分离装置的初分离行程。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三板式压铸注塑机动模移动系统,有头板、尾板、底座、哥林柱、定模组成定模及固定部分,有中板和动模组成动模部分,有动模部分移动导轨及驱动装置,中板和尾板间有单向锁模压力缸和闸板及驱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定模及固定部分与动模部分间有定动模初分离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板式压铸注塑机动模移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初分离装置有初分离固定座安装在底座或哥林柱上,初分离固定座和中板之间有初分离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板式压铸注塑机动模移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初分离装置为斜楔式,由固定斜楔、移动斜楔和推拉缸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三板式压铸注塑机动模移动系统,其特征在于:初分离装置为微动压力缸,有缸体微动活塞、弹性密封圈和密封圈压板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板式压铸注塑机动模移动系统,其特征在于:中板上装有工件脱模推杆,中板和尾板间有可变位顶头,当初分离装置进行定动模初分离时,顶头顶住脱模推杆完成工件和动模的初顶出,当初分离和工件初顶出完成后,可变位顶头后退,动模部分被动模移动导轨及驱动装置带动后退,当动模后退到位时,可变位顶头正好将脱模推杆将工件定位在工件脱模位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旭华,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亚微精密机床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