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ArgumentOutOfRangeException: 索引和长度必须引用该字符串内的位置。 参数名: length 在 System.String.Substring(Int32 startIndex, Int32 length) 在 zhuanliShow.Bin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铸造,特别涉及铝合金车架压力铸造装置。
技术介绍
1、低压铸造装置是铝合金低压铸造的通用设备,可广泛应用于汽车、摩托车、仪表、纺织机械与航空航天工业中铝合金铸件的生产,为了使副车架通过低压铸造装置铸造出来,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铝合金副车架低压铸造装置。
2、如申请号为202110843710.0的中国专利中所公开的副车架低压铸造装置。包括三个安装框,三个所述安装的顶部一侧外壁焊接有安装板,且三个安装板相对一端外壁分别设置有同一个安装环,安装环底部外壁设置有电机,三个安装板底部一侧外壁设置有支撑板,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爪型升降机构,且爪型升降机构的底部设置有下压板,下压板的一侧外壁设置有两个滑套板,该专利技术虽然保证了铸件在铸造时的稳定性,有利于促进铸造过程中的密封性。但是其仅能一次性铸造一个车架,生产效率较低,不利于批量生产,因此如何提高车架的铸造效率,是当下低压铸造模具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解决上述车架铸造效率低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铝合金车架压力铸造装置,包括上模座、下模座、固定在所述上模座上的模芯、固定在所述下模座上的模腔,以及固定在所述下模座四角上的导柱,所述上模座的四角开设有滑动配合在四根所述导柱上的导孔;
2、所述模腔为左右对称的两个,所述模芯相对应所述模腔也为两个,所述下模座的顶面上开设有左右两组轨道,左侧所述模腔的底面上设有第一滑轨,所述第一滑轨滑动配合在左侧的所述轨道上,右侧所述模腔的底面上设有第二滑轨,所述
3、两所述轨道前后开设;两所述模腔的相对端为平面,且两所述模腔相对端的平面滑动贴合在一起;
4、左后侧的所述导柱上通过轴承安装有第一齿轮,左侧的所述模腔的外壁面上安装有第一齿条,所述第一齿轮啮合在所述第一齿条上;
5、右前侧的所述导柱上通过轴承安装有第二齿轮,右侧的所述模腔的外壁面上安装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轮啮合在所述第二齿条上;所述上模座上开设有与所述模腔相通的进料孔;
6、所述第一齿轮和所述第二齿轮上均固定有垂直在所述导柱外围上的套管,所述上模座的底面上固定有两个分别位于两所述套管上方的驱动套,两所述套管的内壁面上自上向下均开设有一条渐开线槽,两所述驱动套的底端各设有一个滑柱,一个滑柱滑动配合在一个所述套管的渐开线槽内,另一个滑柱滑动配合在另一个所述套管的渐开线槽内,所述上模座相对于所述下模座升降动作时,通过所述驱动套带动所述滑柱升降。
7、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渐开线槽的底端设有垂直部,所述垂直部的底端接近所述套管的底端,所述滑柱沿着所述渐开线槽下降时,使得所述套管旋转,而当所述滑柱沿着所述渐开线槽下降至所述垂直部内时,所述套管旋转停止。
8、作为进一步优选的,两所述模腔的外侧开设有阶梯槽,所述第一齿条和所述第二齿条分别固定在所述阶梯槽内。
9、作为进一步优选的,两所述模腔的型腔在两所述模腔的贴合面之间开设有流体引流通道,所述上模座和所述下模座合模时,所述进料孔接近在所述流体引流通道的上方并且与所述流体引流通道上下相通,所述两所述模腔的邻近侧均分所述流体引流通道,使所述流体引流通道在两所述模腔上各有对称的一部分,所述流体引流通道的两部分均向着两所述模腔的贴合端方向逐渐向上倾斜。
10、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导孔内镶嵌有导套,所述导柱滑动配合在所述导套内。
11、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上模座上开设有第一吊槽,所述下模座上开设有第二吊槽。
12、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滑柱为圆柱形,所述滑柱的外圆面上开设有u形卡槽,所述u形卡槽滑动卡接在所述渐开线槽内。
13、作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套管与其所在的所述滑柱之间形成间隙,所述间隙的宽度大于所述驱动套的外径,所述驱动套下降时能够沿着所述间隙插入所述套管内,所述上模座的底面落在所述套管的顶面上时,两所述模腔沿着相对端的平面前后运动并将所述流体引流通道的左右两部分合并在一起,同时使两所述模芯分别落入两所述模腔内。
14、本专利技术相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15、本铸造装置能够一次性成型两个车架,适应于批量生产,提高工作效率。具体体现在:首先,下模座上的模腔为左右对称的两个,为了与两个模腔匹配,上模座上的模芯也为左右对称的两个;其次,下模座的顶面上开设有左右两组轨道,左侧模腔的底面上设有第一滑轨,第一滑轨滑动配合在左侧的轨道上,右侧模腔的底面上设有第二滑轨,第二滑轨滑动配合在右侧的轨道上;两轨道前后开设;两模腔的相对端为平面,且两模腔相对端的平面滑动贴合在一起。上模座带着两个模芯与下模座上的两个模腔合模后,能够在两个模芯内一次性成型铸造出两个车架,而且这两个车架左右分布,由于这两个模腔能够沿着轨道前后滑行,因此将左侧的模腔向后滑行,将右侧的模腔向前滑行,能使这两个车架一前一后分别出料,由于能够一次性铸造两个车架,因此提高了工作效率,这两个模腔共用一个溶液进料通道向这两个模腔同时进料并铸成车架时,通过两个模腔一前一后式的出料方式,能够使这两个车架以共同的进料通道处快速分割,节省了进料通道,铸造前提高了铝合金溶液的进料效率,同样提高了铸造效率。
16、在上模座上的底面上安装了驱动套,在导柱上安装了齿轮,在齿轮上安装了套管,在套管上开设了渐开线槽,滑柱装配在渐开线槽并连接在了驱动套上,上模座带着两个模芯与下模座上的两个模腔合模或相对于两个模腔向上分模时,能够将动力传递到这些部件上,由这些部件带动左右模腔自动完成出料、断料动作,不需要额外向两模腔上安装动力。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技术保护点】
1.铝合金车架压力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1)、下模座(2)、固定在所述上模座(1)上的模芯(3)、固定在所述下模座(2)上的模腔(4),以及固定在所述下模座(2)四角上的导柱(5),所述上模座(1)的四角开设有滑动配合在四根所述导柱(5)上的导孔(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车架压力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渐开线槽(14)的底端设有垂直部(141),所述垂直部(141)的底端接近所述套管(12)的底端,所述滑柱(15)沿着所述渐开线槽(14)下降时,使得所述套管(12)旋转,而当所述滑柱(15)沿着所述渐开线槽(14)下降至所述垂直部(141)内时,所述套管(12)旋转停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合金车架压力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模腔(4)的外侧开设有阶梯槽(20),所述第一齿条(9)和所述第二齿条(11)分别固定在所述阶梯槽(20)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铝合金车架压力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模腔(4)的型腔在两所述模腔(4)的贴合面之间开设有流体引流通道(43),所述上模座(1)和所述下模座(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铝合金车架压力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孔(6)内镶嵌有导套(61),所述导柱(5)滑动配合在所述导套(61)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铝合金车架压力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座(1)上开设有第一吊槽(16),所述下模座(2)上开设有第二吊槽(1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铝合金车架压力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柱(15)为圆柱形,所述滑柱(15)的外圆面上开设有U形卡槽(151),所述U形卡槽(151)滑动卡接在所述渐开线槽(14)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铝合金车架压力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2)与其所在的所述滑柱(15)之间形成间隙(18),所述间隙(18)的宽度大于所述驱动套(13)的外径,所述驱动套(13)下降时能够沿着所述间隙(18)插入所述套管(12)内,所述上模座(1)的底面落在所述套管(12)的顶面上时,两所述模腔(4)沿着相对端的平面前后运动并将所述流体引流通道(43)的左右两部分合并在一起,同时使两所述模芯(3)分别落入两所述模腔(4)内。
...【技术特征摘要】
1.铝合金车架压力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模座(1)、下模座(2)、固定在所述上模座(1)上的模芯(3)、固定在所述下模座(2)上的模腔(4),以及固定在所述下模座(2)四角上的导柱(5),所述上模座(1)的四角开设有滑动配合在四根所述导柱(5)上的导孔(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车架压力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渐开线槽(14)的底端设有垂直部(141),所述垂直部(141)的底端接近所述套管(12)的底端,所述滑柱(15)沿着所述渐开线槽(14)下降时,使得所述套管(12)旋转,而当所述滑柱(15)沿着所述渐开线槽(14)下降至所述垂直部(141)内时,所述套管(12)旋转停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铝合金车架压力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模腔(4)的外侧开设有阶梯槽(20),所述第一齿条(9)和所述第二齿条(11)分别固定在所述阶梯槽(20)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铝合金车架压力铸造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所述模腔(4)的型腔在两所述模腔(4)的贴合面之间开设有流体引流通道(43),所述上模座(1)和所述下模座(2)合模时,所述进料孔(19)接近在所述流体引流通道(43)的上方并且与所述流体引流通道(43)上下相通,所述两所述模腔(4)的邻近侧均分所述流体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晓娇,王晔,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鼎升车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