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智能的联网报警探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607831 阅读:46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3 18: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人工智能的联网报警探测装置,其结构包括:定位器、太阳能发电板、探测主机、三摄头、人工智能模块、报警模块;本发明专利技术由定位器进一步改进后,通过承重块上的平行板能避免通电环与垂直柱装入后产生的倾斜,以至于垂直柱上的移动器能通过实心体边缘的牵制衔接柱能与探测主机内部进行稳定的卡合衔接,为此探测主机的三摄头对远距离进行探测时,人工智能模块能根据数字程序对移动环进行控制,使得移动环将带动探测主体在垂直柱上进行滑动,为此能够将三摄头位置进行推动,使得三摄头能够更加接近拍摄的区域,提高了画面探测的清晰度,避免距离过远而导致的画面模糊情况,为此可进一步的提高探测装置的监控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人工智能探测,更具体地说是一种人工智能的联网报警探测装置


技术介绍

1、人工智能是一种结合计算机科学、数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的理论和技术,旨在模拟、延伸和扩展人类智能的新兴技术科学,以至于人工智能在联网后可根据程序的设定进行报警,为此探测装置能够结合人工智能进行使用,使得探测装置能够安装于人类的各类生活环境当中,根据画面监测来收集信息,随后利用人工智能的各种算法技术来判定是否进行报警,从而能够大幅度的提高人类生活的安全系数效果;

2、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的探测装置主要存在以下缺陷:由于当前探测装置的探测位置均为限死形态,以至于所能探测到区域会被限制,从而会降低探测装置的使用强度效果,进而对于远距离发生危险情况时,探测装置会因距离原因而产生的探测画面模糊情况,进而会影响人工智能的信息判定精准度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本专利技术实现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人工智能的联网报警探测装置,其结构包括:定位器、太阳能发电板、探测主机、三摄头、人工智能模块、报警模块,所述定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人工智能的联网报警探测装置,其结构包括:定位器(1)、太阳能发电板(2)、探测主机(3)、三摄头(4)、人工智能模块(5)、报警模块(6),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器(1)上端与探测主体(3)下端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太阳能发电板(2)嵌入于探测主体(3)表层并进行电连接,所述三摄头(4)嵌入于探测主体(3)顶部,所述人工智能模块(5)设置于探测主体(3)的侧边并与之进行电连接,所述报警模块(6)安装于人工智能模块(5)的上方并与之进行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的联网报警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器(16)设有强化盘(161)、实心体(162)、移动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工智能的联网报警探测装置,其结构包括:定位器(1)、太阳能发电板(2)、探测主机(3)、三摄头(4)、人工智能模块(5)、报警模块(6),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器(1)上端与探测主体(3)下端进行固定连接,所述太阳能发电板(2)嵌入于探测主体(3)表层并进行电连接,所述三摄头(4)嵌入于探测主体(3)顶部,所述人工智能模块(5)设置于探测主体(3)的侧边并与之进行电连接,所述报警模块(6)安装于人工智能模块(5)的上方并与之进行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的联网报警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器(16)设有强化盘(161)、实心体(162)、移动环(163)、通腔(164)、牵制衔接柱(165),所述强化盘(161)覆盖于实心体(162)的上下端,所述实心体(162)圆心区域与移动环(163)外层相互重合,所述通腔(164)贯穿于移动环(163)、实心体(162)的圆心区域,所述牵制衔接柱(165)设置于实心体(162)的边缘部位并与探测主体(3)内部边缘进行卡合衔接,所述移动环(163)通过垂直柱(15)的通电环(14)完成与人工智能模块(5)的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人工智能的联网报警探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体(11)设有一号凸块(111)、垂直块(112)、平行板(113)、二号凸块(114),所述一号凸块(111)焊接于垂直块(112)的上端,所述垂直块(112)侧边与平行板(113)边缘进行固定连接,所述二号凸块(114)焊接于平行板(113)的上端部位并相互重合,所述垂直块(112)通过一号凸块(111)完成与探测主体(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礼金蔡深帆曹华娟刘顺彭杜建云张德咏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理工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