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洋微塑料治理用光催化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42607301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3 18:16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海洋微塑料治理用光催化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光催化陶瓷材料包括载体和纳米ZnO,所述纳米ZnO负载在所述载体上;所述纳米ZnO具有六方纤锌矿结构,所述载体为多孔陶瓷,所述多孔陶瓷的体积密度为0.5~0.9g/cm<supgt;3</supgt;,气孔率为65~70%,比表面积为100~130m<supgt;2</supgt;/g。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的多孔陶瓷材料气孔率高,比表面积大,多孔结构能有效吸附水环境中的微塑料颗粒,抑制微塑料扩散;纳米ZnO负载在多孔陶瓷材料上,纳米ZnO颗粒尺寸小,在可见光区域的光响应范围大,能有效降解微塑料。同时,微塑料降解后不会产生有害物质,不会对环境造成二次污染,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海洋工程的环境修复与治理陶瓷材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海洋微塑料治理用光催化陶瓷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1、海洋塑料污染是工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现阶段所面临的严峻海洋环境问题。就目前来说,国内外的政府、公众都对海洋生态环境的治理表现出高度关注,以微塑料污染为代表的海洋污染问题已然成为炙手可热的话题。事实证明,微塑料已进入海洋食物链,可在海洋生物体内富集并随食物链传递,已威胁到海洋生态系统的健康与稳定,并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潜在影响,浮游动物、底栖动物、鱼类、鸟类和海洋哺乳均存在直接或间接摄食微塑料的情况。摄入体内的微塑料对部分海洋生物造成毒性效应,影响生物的生长、繁殖和存活等。微塑料容易吸附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等,随之带来的复合污染可能对海洋生物造成更为复杂的影响。此外,微塑料还容易附着微生物,在洋流的作用下,微生物可随着微塑料进行长距离的迁移,造成外来物种入侵以及病原体的传播。因此,在这种现实状况下,对海洋微塑料提出有效的治理措施就显得尤为必要。

2、目前,海洋微塑料的治理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从源头杜绝污染,研发可替代性产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洋微塑料治理用光催化陶瓷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载体和纳米ZnO,所述纳米ZnO负载在所述载体上;所述纳米ZnO具有六方纤锌矿结构,所述载体为多孔陶瓷,所述多孔陶瓷的体积密度为0.5~0.9g/cm3,气孔率为65~70%,比表面积为100~130m2/g。

2.权利要求1所述海洋微塑料治理用光催化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海洋微塑料治理用光催化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纳米ZnO按照如下步骤制备得到:首先将Zn(CH3COO)2·2H2O溶于水中并加入碱溶液,搅拌后进行超声处理,然后将超声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洋微塑料治理用光催化陶瓷材料,其特征在于,包括载体和纳米zno,所述纳米zno负载在所述载体上;所述纳米zno具有六方纤锌矿结构,所述载体为多孔陶瓷,所述多孔陶瓷的体积密度为0.5~0.9g/cm3,气孔率为65~70%,比表面积为100~130m2/g。

2.权利要求1所述海洋微塑料治理用光催化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海洋微塑料治理用光催化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纳米zno按照如下步骤制备得到:首先将zn(ch3coo)2·2h2o溶于水中并加入碱溶液,搅拌后进行超声处理,然后将超声处理后的物料加入反应釜中,在140~180℃下进行2~4h的水热反应,反应结束后取釜底的沉淀,沉淀经离心、洗涤后干燥,即得到所述纳米zno。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海洋微塑料治理用光催化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溶液的浓度为2~4mol·l-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海洋微塑料治理用光催化陶瓷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碱溶液为naoh溶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晓虹张欣怡吴建锋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