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属于太阳能电池,尤其涉及一种背接触电池片、电池组件和光伏系统。
技术介绍
1、太阳能电池发电为一种可持续的清洁能源来源,其利用半导体p-n结的光生伏特效应可以将太阳光转化成电能。两种极性的栅线均形成于电池背面的太阳能电池为背接触电池片。。
2、相关技术中,通常需要将整片背接触电池片切割为多个电池片,再电性连接多个电池片。然而如此,切片步骤较为繁琐,且需要为切片步骤设置设备,导致成本较高。
3、基于此,如何设计背接触电池片以降低成本,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背接触电池片、电池组件和光伏系统,旨在解决如何设计背接触电池片以降低成本的问题。
2、本申请提供的背接触电池片,包括硅片和若干电极结构,所述硅片的背光面形成第一电极区、第二电极区和非电极区,所述非电极区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区和所述第二电极区之间,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区的所述电极结构包括第一边界栅线,位于所述第二电极区的所述电极结构包括第二边界栅线,所述第一边界栅线和所述第二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背接触电池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硅片和若干电极结构,所述硅片的背光面形成第一电极区、第二电极区和非电极区,所述非电极区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区和所述第二电极区之间,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区的所述电极结构包括第一边界栅线,位于所述第二电极区的所述电极结构包括第二边界栅线,所述第一边界栅线和所述第二边界栅线的极性相反,所述第一边界栅线和所述第二边界栅线的断开率均小于或等于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接触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界栅线和所述第二边界栅线的断开率均为0%,所述第一边界栅线和所述第二边界栅线分别在所述非电极区的两侧连续设置。
3.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背接触电池片,其特征在于,包括硅片和若干电极结构,所述硅片的背光面形成第一电极区、第二电极区和非电极区,所述非电极区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区和所述第二电极区之间,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区的所述电极结构包括第一边界栅线,位于所述第二电极区的所述电极结构包括第二边界栅线,所述第一边界栅线和所述第二边界栅线的极性相反,所述第一边界栅线和所述第二边界栅线的断开率均小于或等于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接触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界栅线和所述第二边界栅线的断开率均为0%,所述第一边界栅线和所述第二边界栅线分别在所述非电极区的两侧连续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接触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非电极区的宽度为0.05mm-1.0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接触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界栅线的宽度为10μm-1.5mm。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接触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界栅线的厚度为1μm-20μ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接触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边界栅线的宽度为10μm-1.5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接触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边界栅线的厚度为1μm-20μm。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接触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界栅线和所述第二边界栅线的端部的偏差距离小于或等于3mm。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背接触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边界栅线和所述第二边界栅线的端部的偏差距离为0mm,所述第一边界栅线和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请求不公布姓名,王永谦,谭理想,何达能,陈刚,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富山爱旭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