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化膜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60480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3 18:14
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碳化膜防护装置,包括基座、四个万向轮、把手、四个防护套筒、防护结构、限位结构和升降结构;四个所述万向轮分别固定连接于基座底端四角,所述基座上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四个所述防护套筒均转动连接于基座的上表面,所述防护结构固定连接于防护套筒内部,所述限位结构位于基座内部,所述升降结构转动连接于防护套筒底部。本技术与现有的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技术可以解决无法对碳化膜进行完全防护和无法对不同尺寸的碳化膜筒进行防护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实用涉及碳化膜防护,具体涉及一种碳化膜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1、碳化膜大多是用碳氢化合物在真空下高温热分解的碳沉积在绝缘基体上制成的,碳化膜又叫石墨烯膜,这种材料通常可以用作保温材料,也可以生活中使用的发热材料使用,碳化膜在运输过程通常卷为筒状进行运输,在运输过程中需要防护装置对其进行保护。

2、现有技术中的专利号为cn218477541u的专利公布了一种膜片弹簧运输装置,包括运输装置本体,运输装置本体包括底盘,底盘的上端面粘接有缓冲垫,缓冲垫上端设置有若干传动机构,传动机构包括传动柱,传动柱的底端贯穿缓冲垫与底盘的上端面连接,传动柱的外侧上下两端均开设有若干滑动槽,传动柱的内部底端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输出端套设有双向丝杆,双向丝杆的顶端与传动柱的顶端转动连接,双向丝杆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顶升机构。通过伺服电机的自锁效果,以及双向丝杆与滑块的自锁效果,使得滑块在受到抖动的时候,也不会在双向丝杆上产生移动,进而使得与其通过连接杆铰接的夹持板不会产生松动,进而提高对膜片弹簧内圈的夹持效果。

3、但是现有技术中的专利存在以下几种缺点:

4、(1)现有技术中的专利在运输过程中将碳化膜圆筒套接于夹持板外侧,并通过传动结构减少在运输过程中对膜的破坏,但由于碳化膜的外部需要进行防护,所以在运输过程中无法对碳化膜进行完整的保护;

5、(2)由于碳化膜出厂时所卷的圆筒大小不同,所述需要不同尺寸的防护套筒,现有技术中的专利在运输时的传动机构为固定连接于底盘上,无法快速更换传动结构,也就无法快速更换防护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1、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碳化膜防护装置,它能够解决无法对碳化膜进行完全防护和无法对不同尺寸的碳化膜筒进行防护的问题。

2、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的一种碳化膜防护装置,包括基座、四个万向轮、把手、四个防护套筒、防护结构、限位结构和升降结构;四个所述万向轮分别固定连接于基座底端四角,所述基座上表面一侧固定连接有把手,四个所述防护套筒均转动连接于基座的上表面,所述防护结构固定连接于防护套筒内部,所述限位结构位于基座内部,所述升降结构转动连接于防护套筒底部。

3、进一步,所述防护结构包括若干个防护腔、减震弹簧和防护块,所述防护套筒腔体内壁上设有若干个防护腔,所述防护腔腔体一侧内壁上设有减震弹簧,所述减震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护块。

4、进一步,所述限位结构包括限位腔、限位弹簧、拉伸柱、限位块和若干个限位孔,所述基座的两侧均设有两个限位腔,所述限位腔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弹簧,所述拉伸柱穿过限位腔且其中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所述防护套筒底部设有若干个限位孔,所述拉伸柱插接于限位孔内。

5、进一步,所述基座上表面设有四个固定槽,所述固定槽内壁为螺纹状,所述防护套筒底部也为螺纹状且其与固定槽内壁相配合。

6、进一步,所述升降结构包括升降仓、电机、螺纹丝杆、升降圈、导轨和滑块,四个所述防护套筒腔体底部均设有升降仓,所述升降仓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驱动轴上固定连接有螺纹丝杆,所述防护套筒两侧内壁上均设有导轨,所述升降圈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导轨内,所述升降圈套接于螺纹丝杆外侧且其与螺纹丝杆相配合。

7、进一步,所述防护块为橡胶材料制成。

8、进一步,所述拉伸柱一侧设有防滑花纹。

9、本技术与现有的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10、(1)本技术上设有防护结构,在使用时直接将卷成筒状的碳化膜插接于防护套筒内部,此时由于防护套筒内部设有减震弹簧和由橡胶制成的防护块,可以将插入防护套筒内部的碳化膜筒的外壁紧紧夹持住,在运输时首先防护套筒可以保护碳化膜不受外界的损害,然后由减震弹簧和防护块对碳化膜进行第二重保护,实现对碳化膜的保护;

11、(2)本技术上设有限位结构,在需要快速拆装防护套筒时,只需要转动防护套筒,由于防护套筒与固定槽内壁的螺纹相互配合,使得防护套筒可以快速安装在固定槽内,同时拉动拉伸柱,使得限位块压紧限位弹簧,从而使得拉伸柱缩回限位腔内,待防护套筒转动连接于固定槽内,拉伸柱会在限位弹簧的作用下将拉伸柱插入防护套筒底部的限位孔内,从而实现对防护套筒的固定同时也实现了防护套筒的快速拆装;

12、(3)本技术上设有升降结构,在碳化膜运输到指定位置后,只需要打开电机,电机会带动螺纹丝杆一起转动,由于螺纹丝杆与升降圈的相互配合,使得升降圈可以在升降仓内升降,从而将碳化膜从防护套筒中顶出,方便取出碳化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化膜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四个万向轮(2)、把手(3)、四个防护套筒(4)、防护结构(5)、限位结构(6)和升降结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化膜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结构(5)包括若干个防护腔(501)、减震弹簧(502)和防护块(503),所述防护套筒(4)腔体内壁上设有若干个防护腔(501),所述防护腔(501)腔体一侧内壁上设有减震弹簧(502),所述减震弹簧(5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护块(5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化膜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6)包括限位腔(601)、限位弹簧(602)、拉伸柱(603)、限位块(604)和若干个限位孔(605),所述基座(1)的两侧均设有两个限位腔(601),所述限位腔(601)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弹簧(602),所述拉伸柱(603)穿过限位腔(601)且其中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604),所述防护套筒(4)底部设有若干个限位孔(605),所述拉伸柱(603)插接于限位孔(605)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化膜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上表面设有四个固定槽(8),所述固定槽(8)内壁为螺纹状,所述防护套筒(4)底部也为螺纹状且其与固定槽(8)内壁相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化膜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结构(7)包括升降仓(701)、电机(702)、螺纹丝杆(703)、升降圈(704)、导轨(705)和滑块(706),四个所述防护套筒(4)腔体底部均设有升降仓(701),所述升降仓(701)底部固定连接有电机(702),所述电机(702)的驱动轴上固定连接有螺纹丝杆(703),所述防护套筒(4)两侧内壁上均设有导轨(705),所述升降圈(704)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706),所述滑块(706)滑动连接于导轨(705)内,所述升降圈(704)套接于螺纹丝杆(703)外侧且其与螺纹丝杆(703)相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碳化膜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块(503)为橡胶材料制成。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碳化膜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拉伸柱(603)一侧设有防滑花纹(9)。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化膜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1)、四个万向轮(2)、把手(3)、四个防护套筒(4)、防护结构(5)、限位结构(6)和升降结构(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化膜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护结构(5)包括若干个防护腔(501)、减震弹簧(502)和防护块(503),所述防护套筒(4)腔体内壁上设有若干个防护腔(501),所述防护腔(501)腔体一侧内壁上设有减震弹簧(502),所述减震弹簧(50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护块(5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化膜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结构(6)包括限位腔(601)、限位弹簧(602)、拉伸柱(603)、限位块(604)和若干个限位孔(605),所述基座(1)的两侧均设有两个限位腔(601),所述限位腔(601)一侧固定连接有限位弹簧(602),所述拉伸柱(603)穿过限位腔(601)且其中部固定连接有限位块(604),所述防护套筒(4)底部设有若干个限位孔(605),所述拉伸柱(603)插接于限位孔(605)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宜辉王修忠陈涛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绿洲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