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罐测试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260313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3 18:13
本技术公开一种碳罐测试台,包括平台和碳罐,所述碳罐上安装有进出组件,所述进出组件包括进口和出口,所述平台的一侧安装有送气组件,所述送气组件包括外筒和导管,所述平台的另一侧安装有抽气组件,所述抽气组件包括气泵和连管,所述平台的底部安装有尾气处理组件,所述尾气处理组件包括稀薄燃气燃烧器和送管,该碳罐测试台能够将碳罐内的汽油蒸汽送管通入到稀薄燃气燃烧器燃烧,并将产生的热量储存到储热罐的内侧,将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向外排出,避免汽油蒸汽外溢到空气中,保护空气环境的安全,利用稀薄燃气燃烧器产生的热量所为加热汽油的热源,无需消耗额外的电能,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适用于碳罐的测试工作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碳罐测试设备,具体为一种碳罐测试台


技术介绍

1、碳罐是油箱内常用的汽油蒸汽吸收设备,能够有效避免汽油蒸汽挥发带来的空气污染,为保障碳罐的正常工作,往往需要对碳罐进行检查工作,专利申请号为cn201922278811.9的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燃油系统检测装置,利用恒压密闭室和换热器模拟环境,将碳罐和油箱组件置于恒压密闭室中,通过fid 检测仪分别连通恒压密闭室和碳罐口,燃油系统中的渗透物排放在恒压密闭室中,fid检测仪通过测试恒压密闭室中的气体测量燃油系统的渗透排放参数,在环境变换过程中,收集气袋收集碳罐口中的排放物,充气膨胀后将排放物送入fid检测仪中进行检测,实现了在同一模拟环境下的碳罐口及燃油系统的同时排放测试,保证了测试精度,大大提高了测试效率,测试十分方便,根据其公开的技术方案来看,现有的碳罐测试设备在使用时,一方面,在检查碳罐对汽油蒸汽的吸附量以及承受压力检测工作时,往往需要一定压力的汽油蒸汽,进而在完成检测工作后,容易造成汽油蒸汽外溢,不利于保障空气环境的安全,另一方面,在进行检测工作时,往往需要加热汽油以模拟汽油在油箱内因高温而产生挥发以及压力升高,需要消耗加热所需的能源,进而增加能源消耗。

2、所以,如何设计一种碳罐测试台,成为我们当前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碳罐测试台,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本技术设计合理,使用时较为方便,适用于碳罐的测试工作使用。

2、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碳罐测试台,包括平台和碳罐,所述碳罐上安装有进出组件,所述进出组件包括进口和出口,所述平台的一侧安装有送气组件,所述送气组件包括外筒和导管,所述平台的另一侧安装有抽气组件,所述抽气组件包括气泵和连管,所述平台的底部安装有尾气处理组件,所述尾气处理组件包括稀薄燃气燃烧器和送管,所述稀薄燃气燃烧器上安装有热量回收组件,所述热量回收组件包括储热罐和通管。

3、进一步的,所述外筒通过螺栓安装在平台的一侧的顶部,所述外筒的内侧焊接有内筒,所述导管的一端穿过外筒的顶部并与内筒的内侧相连通,所述导管的另一端与进口相连通,所述内筒的内侧装有汽油。

4、进一步的,所述进口焊接在碳罐的顶部的一侧,所述出口焊接在碳罐的顶部的另一侧,所述碳罐的顶部焊接有进气阀,所述出口的内侧安装有控制阀,所述进气阀的顶部套设有单向阀,所述单向阀的一侧套设有气球。

5、进一步的,所述气泵通过螺栓安装在平台的另一侧的顶部,所述气泵通过连管与出口相连通。

6、进一步的,所述储热罐通过螺栓安装在稀薄燃气燃烧器的外侧,所述储热罐通过螺栓安装在平台的底部,所述送管的一端与气泵相连通,所述送管的另一端穿过平台的顶部并与稀薄燃气燃烧器相连通。

7、进一步的,所述通管的底端与储热罐的内侧相连通,所述通管的顶端穿过平台并与外筒的内侧相连通,所述储热罐和外筒的内侧均装有软水。

8、进一步的,所述导管、连管和通管上均安装有电磁阀,所述平台的顶部安装有压力检测组件,所述压力检测组件包括气压表一和气压表二,所述气压表一通过螺栓安装在外筒的顶部,所述气压表一与内筒的内侧相连通,所述气压表二通过螺栓安装在平台的顶部,所述气压表二与连管相连通。

9、进一步的,所述平台的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开关组,所述开关组通过电线与电磁阀、气泵和稀薄燃气燃烧器连接。

10、有益效果:1.该碳罐测试台在完成测试工作后,打开碳罐上的出口,并打开连管上的电磁阀,再打开气泵,气泵通过连管对碳罐抽气,使得空气通过单向阀和进气阀进入到碳罐的内侧,将碳罐内的汽油蒸汽在浓度差下置换出,并通过送管通入到稀薄燃气燃烧器的内侧,在经过稀薄燃气燃烧器将汽油蒸汽进行燃烧,并将产生的热量储存到储热罐的内侧,将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向外排出,避免汽油蒸汽外溢到空气中,保护空气环境的安全。

11、2.该碳罐测试台在工作时,打开通管内的电磁阀,将储热罐内的热量通过通管传导到外筒的内侧,并对内筒内的汽油进行加热,以模拟油箱在高温下产生汽油挥发并形成高压汽油蒸汽,打开导管上的电磁阀,高压汽油蒸汽通过导管通入到碳罐的内侧,通过气压表一检测碳罐对汽油蒸汽的吸附效果,同时利用气压表二和气球检测碳罐在高压下是否出现汽油蒸汽通过出口和进气阀产生漏气的状况,在检测工作时,利用稀薄燃气燃烧器产生的热量所为加热汽油的热源,无需消耗额外的电能,减少能源消耗,以达到节能减排的目的。

12、3.该碳罐测试台设计合理,使用时较为高效方便,适用于碳罐的测试工作使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罐测试台,包括平台(1)和碳罐(2),所述碳罐(2)上安装有进出组件,所述进出组件包括进口(3)和出口(4),所述平台(1)的一侧安装有送气组件,所述送气组件包括外筒(6)和导管(7),所述平台(1)的另一侧安装有抽气组件,所述抽气组件包括气泵(8)和连管(9),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1)的底部安装有尾气处理组件,所述尾气处理组件包括稀薄燃气燃烧器(11)和送管(19),所述稀薄燃气燃烧器(11)上安装有热量回收组件,所述热量回收组件包括储热罐(12)和通管(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罐测试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6)通过螺栓安装在平台(1)的一侧的顶部,所述外筒(6)的内侧焊接有内筒(10),所述导管(7)的一端穿过外筒(6)的顶部并与内筒(10)的内侧相连通,所述导管(7)的另一端与进口(3)相连通,所述内筒(10)的内侧装有汽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碳罐测试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3)焊接在碳罐(2)的顶部的一侧,所述出口(4)焊接在碳罐(2)的顶部的另一侧,所述碳罐(2)的顶部焊接有进气阀(5),所述出口(4)的内侧安装有控制阀,所述进气阀(5)的顶部套设有单向阀(16),所述单向阀(16)的一侧套设有气球(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罐测试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8)通过螺栓安装在平台(1)的另一侧的顶部,所述气泵(8)通过连管(9)与出口(4)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碳罐测试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热罐(12)通过螺栓安装在稀薄燃气燃烧器(11)的外侧,所述储热罐(12)通过螺栓安装在平台(1)的底部,所述送管(19)的一端与气泵(8)相连通,所述送管(19)的另一端穿过平台(1)的顶部并与稀薄燃气燃烧器(11)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碳罐测试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通管(13)的底端与储热罐(12)的内侧相连通,所述通管(13)的顶端穿过平台(1)并与外筒(6)的内侧相连通,所述储热罐(12)和外筒(6)的内侧均装有软水。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碳罐测试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管(7)、连管(9)和通管(13)上均安装有电磁阀(18),所述平台(1)的顶部安装有压力检测组件,所述压力检测组件包括气压表一(14)和气压表二(15),所述气压表一(14)通过螺栓安装在外筒(6)的顶部,所述气压表一(14)与内筒(10)的内侧相连通,所述气压表二(15)通过螺栓安装在平台(1)的顶部,所述气压表二(15)与连管(9)相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碳罐测试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1)的一侧通过螺栓安装有开关组(20),所述开关组(20)通过电线与电磁阀(18)、气泵(8)和稀薄燃气燃烧器(11)连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罐测试台,包括平台(1)和碳罐(2),所述碳罐(2)上安装有进出组件,所述进出组件包括进口(3)和出口(4),所述平台(1)的一侧安装有送气组件,所述送气组件包括外筒(6)和导管(7),所述平台(1)的另一侧安装有抽气组件,所述抽气组件包括气泵(8)和连管(9),其特征在于:所述平台(1)的底部安装有尾气处理组件,所述尾气处理组件包括稀薄燃气燃烧器(11)和送管(19),所述稀薄燃气燃烧器(11)上安装有热量回收组件,所述热量回收组件包括储热罐(12)和通管(1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罐测试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筒(6)通过螺栓安装在平台(1)的一侧的顶部,所述外筒(6)的内侧焊接有内筒(10),所述导管(7)的一端穿过外筒(6)的顶部并与内筒(10)的内侧相连通,所述导管(7)的另一端与进口(3)相连通,所述内筒(10)的内侧装有汽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碳罐测试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口(3)焊接在碳罐(2)的顶部的一侧,所述出口(4)焊接在碳罐(2)的顶部的另一侧,所述碳罐(2)的顶部焊接有进气阀(5),所述出口(4)的内侧安装有控制阀,所述进气阀(5)的顶部套设有单向阀(16),所述单向阀(16)的一侧套设有气球(17)。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罐测试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泵(8)通过螺栓安装在平台(1)的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荣峰秦石磊王国亮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翰匠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