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601768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3 18:12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内窥镜装置,包括:照明部,用于发射照明光;摄像部,用于采集经照明光的照射后自目标组织返回的光,并形成初始图像信号;图像输出部,用于基于初始图像信号,输出第一图像信号和第二图像信号,其中,第一图像信号为对应于第一频带光的响应信号,第二图像信号为对应于第二频带光的响应信号,第一频带光的峰值波长位于500nm~550nm的波段范围内,第二频带光的峰值波长位于550nm~600nm的波段范围内;显示部,用于根据第一图像信号和第二图像信号生成内窥镜图像并显示;其中,用于生成内窥镜图像的各个图像信号所对应的频带光均位于450nm以上的波段范围内。该内窥镜装置可以提升内镜下微创治疗的便利性,降低误伤粘膜下大血管进而导致创口难愈合的可能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具体地,涉及一种内窥镜装置


技术介绍

1、内窥镜是一种集光、机、电等技术于一体的医用电子光学仪器,利用内窥镜对体内腔体进行照明和成像,可以在显示器上输出体内腔体的图像,以便进行观察。随着内窥镜技术的发展,其越来越多地帮助人们进行医学诊断。早发现、早诊断是提高癌症临床治疗效果的关键。为此,相关技术中已提出了多种可以凸显浅表微细结构及粘膜浅层血管形态的成像模式,以辅助医生快速识别早期病变。

2、随着内窥镜设备的不断普及,通过从内窥镜的钳道伸出医疗器械对病变组织进行镜下微创治疗的方法也逐渐丰富,如内镜下粘膜剥离术(emr)、内镜下粘膜整片切除术(esd)、内镜下全层切除术(eftr)等。

3、然而,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内窥镜装置所获得的内窥镜图像主要着重于浅表微细血管结构的增强成像。在进行镜下微创治疗的过程中,医生参考上述内窥镜图像来执行治疗操作(例如,切除病灶)时,容易出现误伤粘膜下大血管进而导致创口较难愈合的情况。


技术实现思路

1、考虑到上述问题而提出了本专利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频带光的波段范围大于或等于30nm,和/或,所述第二频带光的波段范围大于或等于30n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频带光在500~550nm的波段范围内具有连续光谱,所述第二频带光在550~600nm的波段范围内具有连续光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频带光和所述第二频带光的半峰宽度在25nm~50n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输出部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频带光的波段范围大于或等于30nm,和/或,所述第二频带光的波段范围大于或等于30n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频带光在500~550nm的波段范围内具有连续光谱,所述第二频带光在550~600nm的波段范围内具有连续光谱。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频带光和所述第二频带光的半峰宽度在25nm~50nm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图像输出部还用于基于所述初始图像信号输出第三图像信号,所述第三图像信号为对应于第三频带光的响应信号,所述第三频带光的峰值波长大于600nm;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内窥镜装置,其特征在于,

7.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森豪蔡丽晶谭钧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开立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