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通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60082 阅读:16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行动通讯装置,其外壳具有一卡片进出口,并自外壳表面向外壳内部延伸形成一容纳槽,以容纳并供如SIM卡的通讯卡进出,容纳槽用以容纳该通讯卡,容纳槽内的壁面设置一组通讯卡连接器,其以电性连接通讯卡,并与行动通讯装置内部的电路系统电性连接;其中外壳还具有一贯穿孔,此贯穿孔能由外壳的外部贯穿至容纳槽中,以此使外部如触控笔的棒状物件通过贯穿孔伸入容纳槽,以拨动通讯卡的边缘来退出通讯卡,此外,用于戳压一重设电性模块的孔洞也可以设置于此贯穿孔中,以节省行动通讯装置的设计空间。此外,结合该重设电性模块所需的孔洞一并设计,使得该行动通讯装置更能符合轻、薄、短、小的商业设计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行动通讯装置,尤指应用于行动通讯装置中关于用户身 份识别卡的夹持容纳机构。
技术介绍
如行动电话的行动通讯装置,大多都需要一个如用户身份识别卡(SIM Card; Subscriber Identity Model Card)的通讯卡,在能辨识身份的状况下用以 启动及操作行动电话的通讯功能。为容置此通讯卡,须有一个容纳槽(slot),此通讯卡不同于记忆卡的是, 通讯卡不允许热插拔,所以当前大多机种将容纳槽设于电池盖中的电池元件 下方,以防护通讯卡丢失及损坏,也不易于开机状态下被差拔通讯卡。现今行动电话的薄型化设计已成为重要趋势,若将通讯卡置于电池元件 下方会使行动电话的厚度在设计上失去优势。当前,有些机种将容纳槽置于 与电池元件横向的同一平面,以达成薄型化设计的需求,然而卡片进出口仍 于电池盖内部并与电池元件抵触,虽然确保通讯卡不易掉失,但也不易取出 通讯卡。通常而言,通讯卡并不需要经常取出,但随着信息的快速传递以及交通 的便捷,往来于国际间的旅客越来越多,若碰到经常往来数国的商务人士, 必须持有太多通讯卡时,则会觉得换卡很不方便。虽然,也有于外壳外部直接设置卡片进出口的技术,让通讯卡更易于取 出,但当前设计采取按压的进出模式(push push type),此种方式需于容纳槽 周边设置一些相关机构,不仅元件成本较高,此相关机构所占空间也不利于 行动电话轻薄短小的设计。因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应用于行动通讯装置中,关于用 户身份识别卡的夹持容纳机构的设计方式,以改善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行动通讯装置,于该行动通讯装置中关于 用户身份识别卡的夹持容纳机构及其相关的设计方式,除了能方便拿取如用 户身份识别卡的通讯卡之外,此设计方式大幅降低行动通讯装置机构设计所 需的空间,达成轻薄短小的商业设计目的。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行动通讯装置,尤指应用于行动通讯装置中关于用户身 份识别卡的夹持容纳机构。该行动通讯装置包含一外壳、以及一通讯卡连接 器。该外壳具有一卡片进出口 ,该卡片进出口自该外壳表面向该外壳内部延 伸形成一容纳槽。该卡片进出口供一通讯卡进出,该容纳槽用以容纳该通讯卡。该通讯卡连接器设置于该容纳槽内的壁面,用以电性连接置入该容纳槽 中的通讯卡,并位于该行动通讯装置的内部,以电性连接该行动通讯装置内 部的电路系统。其中,该外壳还具有一贯穿孔,该贯穿孔能自该外壳的外部贯穿延伸至 该容纳槽中,以便于外部的棒状物件通过该贯穿孔伸入该容纳槽中,以此拨 动该通讯卡的边缘,来退出容纳于该容纳槽中的通讯卡。此外,该行动通讯装置的内部还包含一重设电性模块(reset module)。该 容纳槽内部具有一孔洞,该孔洞小于该贯穿孔并对应于该贯穿孔的内部端。 该孔洞向该行动通讯装置内部延伸至该重设电性模块,供该棒状物件通过该 贯穿孔伸入该孔洞,以按压操作该重设电性模块。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通过本专利技术行动通讯装置中关于用 户身份识别卡的夹持容纳机构以及其相关的设计方式,利用卡片进出口以及 贯穿孔的开口位置的相对设计方式,除了能方便拿取如用户身份识别卡的通 讯卡之外,此设计方式还可大幅降低行动通讯装置机构设计所需的空间。此 外,结合该重设电性模块所需的孔洞一并设计,使得该行动通讯装置更能符 合轻、薄、短、小的商业设计目的。关于本专利技术的优点与精神可以通过以下的专利技术详述及附图得到进一步 的了解。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行动通讯装置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专利技术行动通讯装置的侧视剖面图; 图3为本专利技术以护盖覆盖卡片进出口的示意图; 图4为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容纳槽实施例的示意图;以及 图5为本专利技术行动通讯装置中结合重设电性模块设计的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ic 行动通讯装置30 卡片进出口 34 通讯卡38 容纳槽42 电池元件46 护盖50 孔洞62外壳32贯穿孔36棒状物件40通讯卡连接器44身份识别电性模块48重设电性模块60止挡凸块6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1,图1为本专利技术行动通讯装置30的外观示意图。本专利技术涉及 一种行动通讯装置30,尤指应用于行动通讯装置30中,关于用户身份识别 卡的夹持容纳机构。现今具有触控面板以及具有多元处理功能的行动通讯装 置30已经越来越普遍,配合本专利技术,附图以一款具有触控面板的行动通讯 装置30的背面附图来举例说明。本专利技术的部分特征示于图1所示的行动通讯装置30外部的外壳32上, 于外壳32上具有一卡片进出口 34以及一贯穿孔36,自卡片进出口 34向外 壳32的内部延伸形成一容纳槽42(图1中未示)。图1中自左至右为容纳槽 42中通讯卡38被棒状物件40(触控笔)拨出的步骤。进一步请参阅图2,图2为本专利技术行动通讯装置30的侧视剖面图。图中 自左向右为容纳槽42中通讯卡38被触控笔拨出的步骤。行动通讯装置30 包含外壳32、以及一组通讯卡连接器44。外壳32具有卡片进出口 34,卡片进出口 34自外壳32的表面向外壳32 的内部延伸形成容纳槽42。卡片进出口 34用以供如用户身份识别卡的通讯卡38进出,容纳槽42用以容纳通讯卡38,若要将通讯卡38置入容纳槽42, 仅需手持通讯卡38自外壳32的外部,通过卡片进出口34,塞入容纳槽42中即可。通讯卡连接器44设置于容纳槽42内的壁面, 一般来说其具有多个端子, 对外用以电性连接置入容纳槽42中的通讯卡38,并且位于行动通讯装置30 的内部,用以电性连接行动通讯装置30内部的电路系统。外壳32还具有贯穿孔36,贯穿孔36自外壳32的外部贯穿延伸至容纳 槽42中,以便于外部的如触控笔或铅笔等的棒状物件40通过贯穿孔36伸 入容纳槽42,以拨动通讯卡38的边缘,来退出置于容纳槽42中的通讯卡 38。以具有触控面板的行动通讯装置30而言,触控笔最佳的为棒状物件40。以附图来说,其中卡片进出口34设置于外壳32较窄扁的侧面,贯穿孔 36设置于相邻所述窄扁侧面的宽形侧面。进一步,行动通讯装置30内还包 含一电池元件46,容纳槽42可与电池元件46共同位于所述宽形侧面的延伸 方向,而与电池元件46为同一横向平面,如此,可使行动通讯装置30的厚 度较薄。于行动通讯装置30的内部,行动通讯装置30还包含一用户身份识别电 性模块(SIM Module; Subscriber Identity Model Module)48 ,此用户身份识别电性模块48即为前述行动通讯装置30内部的电路系统,用以处理用户身份 识别卡的相关信息与功能。请参阅图3,图3为本专利技术以护盖50覆盖卡片进出口34的示意图。如 前述的行动通讯装置30,其中行动通讯装置30还可包含一护盖50,护盖50 连接于外壳32以开合卡片进出口 34。护盖50不论是轴接方式的翻盖,或是 滑轨方式的滑盖皆可,其目的除防护通讯卡38被意外拔除外,也可防止脏 物侵入容纳槽42。进一步,还可将护盖50设计为行动通讯装置30的关机开关,当护盖50 打开时,会同时关闭行动通讯装置30,以避免在行动通讯装置30运行的状 态下,直接拔取如SIM卡的通讯卡38,而造成意外的损害。参阅图4,图4为本专利技术另一种容纳槽42实施例的示意图。如前述的行 动通讯装置30,其中卡片进出口 3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行动通讯装置,该行动通讯装置包含: 一外壳,具有一卡片进出口,该卡片进出口自该外壳表面向该外壳内部延伸形成一容纳槽,该卡片进出口供一通讯卡进出,该容纳槽用以容纳该通讯卡;以及 一通讯卡连接器,设置于该容纳槽内的壁面,用以电性 连接置入该容纳槽中的通讯卡,并与该行动通讯装置内部的电路系统电性连接; 其中,该外壳还具有一贯穿孔,该贯穿孔自该外壳的外部贯穿延伸至该容纳槽中,以便于外部的棒状物件通过该贯穿孔伸入该容纳槽中,以此拨动该通讯卡的边缘。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动通讯装置,该行动通讯装置包含一外壳,具有一卡片进出口,该卡片进出口自该外壳表面向该外壳内部延伸形成一容纳槽,该卡片进出口供一通讯卡进出,该容纳槽用以容纳该通讯卡;以及一通讯卡连接器,设置于该容纳槽内的壁面,用以电性连接置入该容纳槽中的通讯卡,并与该行动通讯装置内部的电路系统电性连接;其中,该外壳还具有一贯穿孔,该贯穿孔自该外壳的外部贯穿延伸至该容纳槽中,以便于外部的棒状物件通过该贯穿孔伸入该容纳槽中,以此拨动该通讯卡的边缘。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动通讯装置,其中该卡片进出口设置于该外壳 较窄扁的侧面,该贯穿孔设置于相邻所述窄扁侧面的宽形侧面。3. 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行动通讯装置,其中该行动通讯装置内包含一电 池元件,该容纳槽与该电池元件共同位于所述宽形侧面的延伸方向,而与该 电池元件为同一横向平面。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行动通讯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徵祺
申请(专利权)人:诚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