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制备厚度可调水凝胶微通道薄膜的口模、挤出装置及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260047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9-03 18:1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水凝胶挤出成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制备厚度可调水凝胶微通道薄膜的挤出装置的口模,包括芯模、芯模夹板、口模腔外板、口模压环和调节螺钉,两块芯模夹板相对地固定在所述口模压环上,所述芯模设置在芯模夹板之间,两端伸出芯模夹板,所述口模压环与变径装置固定连接,所述口模腔外板包括上下两块,固定在两块芯模夹板之间,通过调节螺钉可调节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伺服电机驱动调节螺钉控制口模腔外板上下移动,其一,能够更加精确稳定地控制水凝胶微通道薄膜的厚度;其二,实现了在生产过程中薄膜厚度的连续动态变化,避免了停机导致生产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水凝胶挤出成型,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制备厚度可调水凝胶微通道薄膜的口模、挤出装置及方法


技术介绍

1、水凝胶是一种三维聚合物网络结构,与人体组织相似,其高含水量和与细胞外基质环境的高度相似性使得其在生物医学领域有着良好的应用前景,常作为修复材料用于组织工程中。目前,制备用于组织再生的水凝胶一般使用3d生物打印的方式,成本高且工艺复杂,仅适用于制备需复杂交联方法的高形态复刻度的水凝胶,难以实现水凝胶微通道薄膜的连续高效量产。

2、微通道塑料薄膜是指厚度远小于长度的塑料制品,内部中间含有一排平行微通道,其作为微反应器在微流控和生物检测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但是传统的微通道塑料薄膜由塑料颗粒加入挤出机中熔融挤出成型,制成的产品模量较大,厚度过大且不可调,生物相容性与可降解性较差,并且较高的加工温度会导致细胞失活,限制了其在组织再生领域的应用。

3、水凝胶微通道薄膜结合了微通道塑料薄膜和水凝胶材料的优点,多条平行微通道使血液或细胞快速到达各区域,多孔的材质为细胞附着提供了良好环境,水凝胶微通道薄膜有望作为组织工程血管构建材料或伤口敷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制备厚度可调水凝胶微通道薄膜的挤出装置的口模,包括芯模(10)、芯模夹板(11)、口模腔外板(12)、口模压环(13)和调节螺钉(14),其特征在于,两块芯模夹板(11)相对地固定在所述口模压环(13)上,所述芯模(10)设置在芯模夹板(11)之间,两端伸出芯模夹板(11),所述口模压环(13)与变径装置(4)固定连接,所述口模腔外板(12)包括上下两块,固定在两块芯模夹板(11)之间,通过调节螺钉(14)可调节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模,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口模腔外板(12)之间具有间隙,用于通过水凝胶薄膜,所述间隙大小通过调节螺钉(14)调节。...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制备厚度可调水凝胶微通道薄膜的挤出装置的口模,包括芯模(10)、芯模夹板(11)、口模腔外板(12)、口模压环(13)和调节螺钉(14),其特征在于,两块芯模夹板(11)相对地固定在所述口模压环(13)上,所述芯模(10)设置在芯模夹板(11)之间,两端伸出芯模夹板(11),所述口模压环(13)与变径装置(4)固定连接,所述口模腔外板(12)包括上下两块,固定在两块芯模夹板(11)之间,通过调节螺钉(14)可调节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模,其特征在于,两块所述口模腔外板(12)之间具有间隙,用于通过水凝胶薄膜,所述间隙大小通过调节螺钉(14)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模,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模(10)为一体式,两端通过芯模夹板(11)中间的圆孔实现支撑和密封,所述芯模(10两端连接注气装置(6)在产品中形成微通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模,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模(10)、芯模夹板(11)、口模腔外板(12)、口模压环(13)的材料为塑料、玻璃或石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模,其特征在于,所述芯模夹板(11)内侧与口模腔外板(12)连接处具有芯模夹板半孔(1101),所述芯模夹板半孔(1101)内无螺纹,所述口模腔外板(12)外侧与芯模夹板(11连接处具有口模腔外板半孔(1201),所述口模腔外板半孔(1201)内具有螺纹,多个调节螺钉(14)分布在芯模夹板(11)与口模腔外板(12)的上端和下端连接处,所述调节螺钉(14)攻入部固定在芯模夹板(11)的芯模夹板半孔(1101)内,牙部与口模腔外板半孔(1201)的螺纹配合,所述调节螺钉(14)与伺服控制系统(9)连接,由伺服控制系统(9)控制调节。

6.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穆宗璟许忠斌刘君峰丁佩惠王婧朱科陆国栋
申请(专利权)人:余姚市机器人研究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